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西醫結合防治小兒腹瀉專家共識

2022-12-08 07:26:00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消化學組
世界中醫藥 2022年21期
關鍵詞:小兒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消化學組

小兒腹瀉是兒童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疾病,為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統計,該疾病的全球年發病例數和年致死例數分別高達17億及52.5萬,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2]。在我國,全部人口的腹瀉病發病率為0.17~0.70次/人年,5歲以下兒童的發病率為2.50~3.38次/人年[3]。近年來,WHO先后推出了小兒腹瀉控制規劃及診斷治療方案,我國也在不斷完善小兒腹瀉的診療方案,尤其是低滲口服補液鹽(Reduced Osmolarity-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RO-ORS)及鋅劑的推廣應用,極大減少了該病的病死率,但隨著衛生和生活環境的改變,非感染性腹瀉尤其是過敏性腹瀉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將現代醫學的病與中醫的證相結合,運用病證結合的方法,選擇最為恰當的治療措施,是提高小兒腹瀉尤其是遷延性、慢性腹瀉臨床療效的有效措施,而規范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也是臨床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消化學組組織小兒消化領域的中西醫專家共同制定了《中西醫結合防治小兒腹瀉專家共識》。本共識將中醫、西醫在小兒腹瀉的診斷、治療及預防方面的研究結合起來,突出臨床實用性,促進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的規范化,以期為小兒腹瀉的合理診療提供新的臨床思維和決策參考,進一步提高小兒腹瀉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水平。

1 小兒腹瀉概述

小兒腹瀉是以大便性狀改變、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4],屬于中醫脾系疾病“泄瀉”范疇。中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易致脾胃功能失調出現泄瀉;西醫認為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成熟,消化功能不夠完善,腸黏膜的防御功能差,且因兒童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消化系統的負擔較重,加之正常的腸道菌群尚未建立,故容易出現腹瀉[5]。中西醫均認為本病的發生和小兒消化系統的生理病理特點密切相關,西醫研究發現腹瀉無論何種病因,均與腸黏膜吸收及分泌障礙有關,都會出現水、電解質代謝異常;而中醫認為無濕不成瀉,濕邪的現代機制研究也證實會引起水液代謝功能障礙,導致腹瀉[6]。

西醫認為本病的致病因素復雜多樣,按病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7]。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均是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其中以病毒感染,尤其是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感染最為常見[4];中醫認為外感風、寒、暑、熱之邪與濕邪相合而導致腹瀉,其中又以濕熱致瀉最多見。病毒性腸炎和濕熱瀉臨床都以水樣便為主,非感染性腹瀉主要包括食餌性、癥狀性、過敏性以及其他腹瀉[7]。中醫認為小兒脾胃虛弱,運化功能較差,過飽、過饑或者是不恰當的喂養方式均會損傷脾胃,引起傷食瀉[8],故飲食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和傷食瀉具有相關性。此外,中醫還認為脾胃虛弱、脾腎陽虛均可引起腹瀉。中西醫結合全面分析小兒腹瀉病因,更有助于臨床的對因治療。

小兒腹瀉按照病程分類,2周以內的為急性腹瀉,2周至2個月的為遷延性腹瀉,2個月以上的為慢性腹瀉。按照病情分類,以胃腸道癥狀為主,無脫水及中毒癥狀的為輕型;胃腸道癥狀較重,同時出現輕度、中度脫水和(或)有全身中毒癥狀的為中型;出現重度脫水或出現明顯中毒癥狀的為重型[9]。參照小兒腹瀉的中、西病因及發病機制,中醫辨證為風寒瀉、濕熱瀉及傷食瀉者,多屬于急性腹瀉;脾虛瀉及脾腎陽虛瀉多屬于遷延性、慢性腹瀉。感染性腹瀉多為風寒瀉及濕熱瀉;非感染性腹瀉,多為傷食瀉、脾虛瀉以及脾腎陽虛瀉。小兒腹瀉輕型多屬于泄瀉常證;若出現中、重度脫水和并發癥者,多屬于泄瀉變證中的氣陰兩傷證和陰竭陽脫證。

2 診斷

2.1 病史 有乳食不節、飲食不潔,抗生素應用史或感受外邪等病史。

2.2 臨床表現

2.2.1 消化道癥狀 大便性狀改變,如稀便、水樣便、黏液及膿血便;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次;可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其中大便性狀的改變為必備條件,大便次數為輔助條件)[9-10]。

2.2.2 全身癥狀 發熱、煩躁、精神萎靡或嗜睡,嚴重者可出現驚厥、昏迷、休克,伴有心、腦、肝、腎等其他器官、系統受累表現。慢性腹瀉者可有消瘦、乏力、水腫、身高和體質量增長緩慢等營養不良或生長發育遲緩等表現。

2.2.3 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可見不同程度脫水、代謝性酸中毒、低鉀血癥、低鈉或高鈉血癥,也可出現低鈣血癥、低鎂血癥等。

2.3 輔助檢查

2.3.1 糞便常規及培養 侵襲性細菌感染時,糞便中可見較多白細胞、膿細胞、紅細胞;消化不良引起者,糞便中可見黃白色奶塊或脂肪球;真菌感染者,糞便中可見念珠菌、真菌孢子、假菌絲;黏液膿血便或糞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者,可行糞便細菌培養發現致病菌;食物過敏、壞死性腸炎時,糞便中可見大量紅細胞,應行相關檢查鑒別;食物蛋白誘導的直腸結腸炎、小腸結腸炎綜合征及炎癥性腸病等,可反復出現膿血便,應注意鑒別[11]。

2.3.2 血液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多提示侵襲性細菌感染,應注意腹瀉早期可出現應激性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可能提示寄生蟲感染或過敏性疾病。血生化、電解質及血氣分析,可明確有無酸堿平衡紊亂、電解質紊亂、脫水的性質[11]。

2.3.3 其他病原學檢測方法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直接免疫熒光分析、核酸擴增技術或分子序列分析等方法,可檢出糞便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小圓病毒、冠狀病毒等以協助病原體診斷[11]。

2.3.4 過敏原檢測 遷延性、慢性腹瀉患兒病因不清或考慮食物過敏因素引起者,可行此檢查以協助診斷[11]。

2.3.5 電子結腸鏡、小腸鏡檢查 慢性腹瀉或難治性腹瀉等,可應用電子結腸鏡、小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11]。

2.3.6 其他 糞便pH值、乳糖氫呼氣試驗、尿半乳糖檢測等可輔助診斷糖源性腹瀉??;基因檢測可協助診斷基因相關腸道疾病[11]。

3 治療

小兒腹瀉的西醫治療主要是預防和糾正脫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控制感染,解除腸道的異常狀態,主要包括飲食療法、補液和藥物治療等。中醫治療以辨證論治為原則,運脾化濕,實證祛邪,虛證扶正,恢復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包括內治法和外治法,內治法主要有中藥湯劑、丸劑、散劑、膏劑等,外治法采用推拿、中藥貼敷、針灸等。中西醫2種治療方案均有其優勢,將二者合理結合,可以優勢互補,達到標本兼治、提高療效、減輕患兒痛苦及家庭經濟負擔之目的。

3.1 補液

3.1.1 口服補液 是預防和治療輕度、中度脫水的首選方法。目前推薦RO-ORS或米湯加鹽溶液(每500 mL大米湯加細鹽1.75 g)[4,7],對大米過敏的患兒不推薦使用。從患兒腹瀉開始就應口服足量的液體以預防脫水,預防脫水的液體用量建議:在每次排便后補充適量液體(<6個月者:50 mL/次;6個月至2歲者:100 mL/次;2~10歲者:150 mL/次;10歲以上患兒可隨意),直至腹瀉停止;輕度、中度脫水者:口服補液用量(mL)=體質量(kg)×(50~75)mL,4 h內分次服完后再次評估脫水情況,調整補液方案[4]。

3.1.2 靜脈補液 適用于重度脫水或不能耐受口服補液的中度脫水者。重度脫水有休克表現應先擴容,采用生理鹽水或含堿的等張糖鹽混合液20 mL/kg,于30~60 min內輸入,快速增加血容量以改善循環,擴容后再次評估脫水情況,如休克狀態未糾正,可重復使用等張液1~2次;待休克糾正后,再次評估脫水情況,根據脫水的程度和性質選擇合適方案(等滲性脫水選用2∶3∶1液,低滲性脫水選用4∶3∶2液),繼續靜脈滴注補充累積損失量(糾正重度脫水的累積損失量按100 mL/kg計算),先補2/3量。補液過程中注意檢測血糖,避免低血糖;每1~2 h評估1次患兒脫水情況,一旦患兒可以口服,盡量改為口服補液;患兒有尿時即補充鉀,濃度大多為0.2%,不超過0.3%[4,7]。常用混合溶液的簡便配制見表1。

表1 常用混合溶液的簡便配制(mL)

3.1.3 鼻飼管補液 無靜脈輸液條件的重度脫水患兒推薦應用,使用鼻胃管,液體選擇RO-ORS,速度以20 mL/(kg·h)補充,總量不超80 mL/kg,每1~2 h評估脫水情況。

3.2 飲食管理

3.2.1 繼續飲食 對于伴有嘔吐的患兒,輕型不禁食,可保持原有的飲食譜,繼續飲食,適量減少脂肪和不易消化食物的攝入,給患兒足夠的飲食以補充營養,可以少量、多次進食[11];嘔吐嚴重者可禁食,一般不超過8 h,嘔吐好轉時,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12]。母乳喂養的繼續母乳,人工喂養的繼續配方乳;6個月以上者,以流食和半流食為主,可選用菜粥或爛面條等,但應由少到多喂養;可加不含山梨醇的新鮮水果汁或水果補鉀;避免給患兒喂食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11,13]。

3.2.2 營養飲食 糖源性腹瀉采用去乳糖飲食,可采用去乳糖的配方奶粉或豆奶粉,或豆漿(配制方法:100 mL豆漿加5~10 g葡萄糖),按需要的奶量喂服[7]。過敏性腹瀉根據食物過敏原的檢測結果進行嚴格飲食管理,避免攝入過敏食物,但不應該限制已經耐受的食物;母乳喂養者乳母也應回避過敏原;牛奶蛋白過敏者可選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1]。

3.2.3 靜脈營養 適用于不能耐受口服營養物質伴有重度營養不良及低蛋白血癥的重癥腹瀉患兒[7]??刹捎渺o脈營養:100 g/L脂肪乳2~3 g/(kg·d)、復方結晶氨基酸2.0~2.5 g/(kg·d)、葡萄糖12~15 g/(kg·d)、電解質及多種維生素,液體120~150 mL/(kg·d),熱量209~376 J/(kg·d),通過外周靜脈輸入,總液量在24 h內均勻輸入,好轉后改用口服。

3.3 鋅劑 治療補鋅有助于急性和慢性腹瀉患兒的臨床預后,減少疾病復發,急性、慢性腹瀉都推薦使用[4]。6個月以下可每天可補充元素鋅10 mg,6個月以上可每天補充元素鋅20 mg,療程10~14 d。

3.4 微生態制劑 目前多種益生菌在腹瀉患兒中應用,普遍認為益生菌可縮短腹瀉病程[14],推薦強度依次為A、B、C和D。1)急性腹瀉使用益生菌可縮短病程,減少住院時間[15],推薦使用布拉酵母菌散(A)、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A)、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B)、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B)、酪酸梭菌活菌散劑(B)、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B)、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B)、復合乳酸菌腸溶膠囊(B)、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B)和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腸溶膠囊(B)。2)遷延性及慢性腹瀉病在治療同時使用益生菌可減輕癥狀、縮短病程[15],推薦使用布拉酵母菌散(B)、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B)、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腸溶膠囊(B)、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B)、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B)、酪酸梭菌活菌散劑(B)、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C)和復合乳酸菌腸溶膠囊(C)。3)乳糖不耐受所致腹瀉使用益生菌可明顯縮短療程和住院時間,推薦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B)、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B)、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B)和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B)。4)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使用益生菌能明顯減少AAD的發生率、減輕發病的程度[15],推薦使用布拉酵母菌(A)、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A)、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膠囊(A)、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A)、酪酸梭菌活菌散劑(B)、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B)和地衣芽孢桿菌(B)。

3.5 蒙脫石散 適用于急性及遷延性腹瀉,可減少腹瀉的次數和量[7]。用法和用量:每袋3 g,兒童1歲以下1袋/d,分3次服;1~2歲,1~2袋/d,分3次服;2歲以上,2~3袋/d,分3次,服用時將本品倒入半杯溫開水(約50 mL)混勻快速服完。

3.6 抗感染治療

3.6.1 抗病毒藥物的應用 病毒是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主要病原體,常為自限性,且尚無針對胃腸道感染的病毒的藥物,不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且不應使用抗菌藥物[4]。

3.6.2 抗生素的應用 原則上抗生素應慎用,推薦用于有特異病原體的患兒,并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生素[7]。1)水樣便腹瀉者(排除霍亂后)多為病毒或非侵襲性細菌感染,一般不用抗菌藥物。如有明顯中毒癥狀但不能完全以脫水解釋者,尤其是重癥患兒、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應使用抗菌藥物[7]。2)黏液膿血便者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應使用抗生素。不同地域致病菌和耐藥情況不同,病原菌尚未明確時,應根據本地流行病學現狀選擇抗菌藥物,待病原菌明確后,再根據藥敏結果結合病情給予針對性抗感染治療。另外,應注意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腸炎為一種自限性疾病,使用抗生素一般不能縮短病程或住院時間,反而有誘發溶血尿毒癥綜合征的風險,不建議使用抗生素[4]。

3.6.3 抗寄生蟲藥物的應用 藍氏賈第鞭毛蟲和阿米巴感染者可用甲硝唑、替硝唑治療;隱孢子蟲感染主要見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使用大蒜素等治療[16]。

3.6.4 抗真菌藥物的應用 真菌性腸炎應根據病情停用原用抗菌藥物,并結合臨床情況及病原體結果選用抗真菌藥物。

3.7 中醫辨證治療

3.7.1 濕熱瀉 證候表現: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瀉勢急迫,次頻量多,氣味臭穢,或夾少許黏液,腹痛陣發,發熱,煩躁哭鬧,食欲不振,口渴喜飲,或伴惡心、嘔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指紋紫。治法:清腸解熱,化濕止瀉。主方: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常用藥:葛根、黃芩、黃連、車前子、木香、焦山楂、甘草等。加減:惡心、苔膩加藿香、佩蘭;嘔吐加竹茹、制半夏。注:該證型夏、秋季多見,適用于急性腹瀉,癥見大便次數多,便質稀,氣味腥臭,伴發熱、口渴、小便量少而黃等[10]。

3.7.2 風寒瀉 證候表現:大便清稀,夾有泡沫,臭氣不甚,腹痛腸鳴,或伴惡寒發熱、鼻塞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淡紅。治法:疏風散寒,化濕和中。主方: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藿香、蘇葉、防風炭、制半夏、陳皮、蒼術、茯苓、甘草等。加減:腹痛甚、里寒重,加木香、干姜;腹脹、苔膩,加厚樸、大腹皮;食滯者,去甘草、大棗,加雞內金、焦山楂;夾有乳滯者,可加炒谷芽、炒麥芽。注:該證型適用于急性腹瀉,癥見大便次數多,便質稀,無明顯臭味,或伴有流清涕、咳嗽、痰液清稀等呼吸道癥狀者[10]。

3.7.3 傷食瀉 證候表現:大便稀溏,夾有食物殘渣或乳塊,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脘腹脹滿,便前腹痛,瀉后痛減,腹痛拒按,噯氣酸餿,或有惡心、嘔吐,不思乳食,夜臥不寧,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實或指紋滯。治法:運脾和胃,消食化滯。主方:保和丸加減。常用藥:焦山楂、焦神曲、陳皮、制半夏、雞內金、茯苓、連翹等。加減:腹痛加木香、白芍;腹脹加萊菔子、厚樸;嘔吐加藿香、生姜;傷乳者,可加炒谷芽、炒麥芽。注:該證型適用于食餌性腹瀉或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癥見便中帶有不消化食物殘渣,同時伴大便酸臭、腹脹、口中異味等消化不良癥狀者[10]。

3.7.4 脾虛瀉 證候表現: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后即瀉,時輕時重,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緩弱或指紋淡。治法:健脾益氣,滲濕止瀉。主方:參苓白術散加減。常用藥:黨參、茯苓、白術、蒼術、山藥、炒扁豆、薏苡仁、砂仁、木香、焦山楂等。加減:腹冷,大便不消化物者,加炮姜;久瀉不止,無積滯者,加肉豆蔻、石榴皮。注:該證型適用于遷延性、慢性腹瀉或出生后、病后伴發的腹瀉,癥見大便稀、無明顯臭味,排便時間常在進食后不久者,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面無光澤等慢性消耗或營養不良表現者[10]。

3.7.5 脾腎陽虛瀉 證候表現:久瀉不止,大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見形寒肢冷,面白無華,精神萎靡,寐時露睛,脫肛,小便色清,舌淡苔白,脈細弱或指紋色淡。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17]。主方: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常用藥:黨參、白術、炮姜、制附子、吳茱萸、煨肉豆蔻、補骨脂、焦山楂、甘草等。加減:脫肛加黃芪、升麻;久瀉滑脫加訶子、石榴皮、赤石脂。注:該證型適用于小兒慢性腹瀉或難治性腹瀉,癥見大便質地清稀,或伴有不消化食物殘渣但無明顯酸臭味,同時伴有怕冷、四肢涼、精神不振或營養不良等表現者[10]。

3.7.6 氣陰兩傷瀉 證候表現:瀉下過度,質稀如水,心煩不安或精神萎靡,皮膚干燥或枯癟,目眶及囟門凹陷,哭時無淚,口渴引飲,小便短少,甚至無尿,唇紅而干,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治法:健脾益氣,酸甘斂陰。主方:人參烏梅湯加減。常用藥:人參、烏梅、白芍、蓮子、木瓜、山藥、石榴皮、蘆根、炙甘草等。加減:瀉下無度,加山楂、訶子、赤石脂;口渴引飲,加石斛、玉竹、麥冬。注:該證型適用于小兒急慢性腹瀉出現中-重度脫水,但末梢循環尚可者,可配合應用此證治療方法進行輔助治療[10]。

3.7.7 陰竭陽脫瀉 證候表現:瀉下不止,量多次頻,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蒼白或青灰,四肢厥冷,哭聲微弱,哭時無淚,尿少或無尿,舌淡無津,脈沉細欲絕。治法:挽陰回陽,救逆固脫。主方: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加減。常用藥:人參、麥冬、五味子、白芍、制附子、煅龍骨、煅牡蠣、炙甘草等。加減:泄瀉不止者,加訶子、石榴皮等。注:該證型見小兒急慢性腹瀉出現重度脫水表現者,為重型,以西醫補液療法為主要治療方法,可配合應用此證治療方法進行輔助治療[10]。

3.8 中成藥 根據文獻檢索,在現有證據基礎上,推薦以下藥物。見表2。

表2 推薦用中成藥

3.9 推拿療法 常用穴位及手法:推脾經、揉板門、清小腸、推大腸、運內八卦、運土入水、揉中脘、揉天樞、摩腹、揉龜尾、推七節骨、揉脾俞、揉胃俞、揉腎俞、揉足三里、捏脊等,1次/d[23]。具體操作參考:1)濕熱瀉,補脾經、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2)風寒瀉,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龜尾;3)傷食瀉,揉板門、清大腸、補脾經、摩腹、運內八卦、揉中脘;4)脾虛瀉,推三關、補脾經、補大腸、摩腹、推上七節骨、捏脊;5)脾腎陽虛瀉,補脾經、摩腹、推上七節骨、補腎經、揉足三里。推拿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消化功能,恢復脾胃功能[24]。

3.10 穴位貼敷 1)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細末。1~2 g/次,用姜汁調成膏狀,敷于臍部,外用膠布固定,2~4 h/次,1次/d;或者使用小兒腹瀉貼,貼于臍部,1貼/次,24 h換藥1次。用于風寒瀉、脾虛瀉、脾腎陽虛瀉[10]。2)可按中醫辨證論治原則,開具中藥處方,將處方中藥物研末,或取中藥顆粒劑,取適量,用黃酒調制成膏狀,敷于神闕、脾俞、中脘等穴。2~4 h/次,1次/d[13]。

3.11 針灸治療 1)針法:可取天樞、中脘、足三里、脾俞。發熱配曲池,嘔吐配內關、上脘,腹脹配下脘,傷食配四縫。實證瀉之,虛證補之,1~2次/d。2)灸法:取中脘、神闕、足三里。隔姜灸或艾條灸。1~2次/d。用于脾虛及脾腎陽虛瀉[10]。

4 預防

1)合理喂養,提倡母乳喂養,添加輔食時注意由少到多,每次限1種,逐步增加,適時斷奶;人工喂養者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代乳品;避免因嬰兒大便次數多而懷疑其消化能力,從而不按時添加輔食[9]。2)注意飲食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不吃變質食品,不要暴飲暴食;飯前、便后要洗手,乳具、餐具要衛生[9]。3)加強戶外活動,注意氣候變化,防止感受外邪,避免腹部受涼[9]。4)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基于中國輪狀病毒的流行特征、疾病負擔,根據產品說明書盡早(6周齡)開始在中國嬰兒推薦常規接種與流行病毒株型別相匹配的疫苗,在感染風險增高之前盡早完成免疫程序[25]。5)對于素體脾胃虛弱的小兒,采用中醫治未病理論進行健康指導,可通過食療、健脾助運推拿、中藥膏方、穴位貼敷等方法進行體質調理,增強脾胃功能,減少小兒腹瀉的發病率[9]。6)避免長期濫用抗生素或止瀉劑[9]。7)加強衛生宣傳,保證宣傳與預防措施的落實。集體機構出現感染性腹瀉流行,應積極治療,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9]。

主要起草單位(按指南主要起草人、參與起草人及審閱專家姓氏拼音順序排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北京、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省兒童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深圳市兒童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云南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

共識制定專家(按姓名首字漢語拼音排列):

崔紅、陳艷霞、董麗、馮曉純、郭凱、韓新民、冀曉華、江遜、姜之炎、金玉、李小芹、李新民、李雙杰、李在玲、馬路一、毛娜、毛志芹、彭玉、秦艷虹、謝曉麗、王朝霞、王孟清、王有鵬、王紅娟、吳力群、吳振起、熊磊、肖和印、閆慧敏、楊愛君、楊敏、楊燕、楊作成、楊兵賓、虞堅爾、鐘雪梅。

猜你喜歡
小兒
小兒腹瀉不要慌,中醫貼敷來相幫
基層中醫藥(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4
小兒厭食莫急躁 辨證施治有良效
夜盜小兒(下)
幽默大師(2020年11期)2020-11-26 06:12:18
夜盜小兒
幽默大師(2020年10期)2020-11-10 09:07:20
小兒感冒莫掉以輕“心”
小兒涵之三事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46
小兒咳嗽不要一味止咳
小兒呼吸道感染治愈后咳嗽總不好怎么辦
如何辨識小兒咳嗽
小兒推拿退熱作用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久久伊人|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日韩第九页| 一级片一区|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大香伊人久久|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Jizz国产色系免费|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亚洲精品你懂的| 欧美日本二区| 亚洲精品你懂的| 国产色婷婷|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日韩精品|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日韩高清欧美| 无码国产伊人| 日本影院一区| 久久青草视频| 国产视频欧美| 国产一在线观看| 丝袜国产一区|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97成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国产在线啪|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 99re在线免费视频|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国产白浆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亚洲三级成人|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视频 第一页| 欧美色香蕉|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日韩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址|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中文字幕第1页在线播|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日本91在线|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狠狠亚洲五月天| a毛片免费看| 91网在线|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国产丝袜啪啪| 成人欧美日韩|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