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風

城市更新是指將城區內廢棄或者是老舊住宅進行改造。將城區中廢棄的住宅重新利用以及對舊住宅進行改造,能夠減少城市資源的浪費,有利于促進城市建筑更加規范。城市更新的背景下,需要將廢棄住宅和舊住宅進行外部或者是內部設計,也可以叫做公共空間設計。公共空間是人們生活和活動的主要載體,也與城市建設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設計人員應該熟練掌握設計原則以及設計要點,保證公共空間設計質量。
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主要是針對城市中各種開放性場所,能夠讓人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城市特色。城市公共空間要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對集體活動的需求,能夠為人們提供娛樂和休息的場所。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公共空間設計師也針對這一問題不斷地進行思考以及探索。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要保證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能夠為人們提供較大的便利,不僅如此,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還要融入城市特征,打造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建筑。
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為了能夠保證城市空間設計質量,城市空間設計師能夠發現城市空間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合適的解決措施。缺乏人性化是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師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設計風格往往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各項公共設施也更加貼合年輕人需求,沒有充分考慮年齡較小人群和老年人這些受眾,不能為這部分人群提供較為合適的活動空間。還有部分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為了能夠更加符合當下潮流,在設計時只考慮了設計的美觀性,并沒有考慮設計的便利性,給人們的活動造成了一定困難。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一般針對的是老舊建筑的設計和改造。需要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人員在現有建筑基礎之上再次進行設計,但是大部分設計師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對新設計與舊設計的協調性考慮得不全面,導致新的公共空間設計較為突兀,造成城市建筑設計不協調,美觀性較差的情況。還有部分城市區域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會利用具有文化特色的雕像進行公共空間的裝飾,但是由于雕像風格與城市公共空間風格不一致,也會出現城市建筑設計不協調的情況。除此之外,部分設計人員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對于公共空間道路寬度欠缺考慮,使街道過寬或者過窄,影響公共空間設計美觀性。
城市更新其主要目的是能夠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改造,向人們展示城市新面貌。現階段,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師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一般會選擇較為歐洲風的設計風格,這種風格設計雖然具備較強的美觀性,但是不能夠充分展示城市特色,難以達到城市更新的目的。有部分城市公共區域進行公共空間改造時,會將原有建筑進行拆除,之后再對公共空間重新建設,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減少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不協調性,但是也難以保存城市舊建筑中所蘊含的城市特色,導致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城市特色的缺失。

圖1 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案例
城市更新的背景下,為了能夠保證公共空間設計質量,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公共空間設計要保證自身的實用性。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師,在進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時,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要保證公共空間的實用性。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公共空間應該能給人們提供一個較為舒適的休息環境,緩解人們生活中和工作上的壓力。公共空間設計要能夠保證具有充足的休息區域,避免公共空間人流量較多,休息區域較少,出現部分人沒有位置可坐的情況。
公共空間設計除了遵循實用性原則之外,設計人員還要充分考慮公共空間的經濟性,減少資金的浪費。設計人員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要對公共空間中所用到的建筑材料,進行大致的預算,避免購買較多的建筑材料,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除了要考慮建筑材料之外,還要對建筑中所需要的人力資源進行考慮,盡量按照公共空間設計作出人力的合理規劃,避免出現人員過多,資金損耗較為嚴重的情況,也可以避免人力資源過少,施工人員工作壓力較大,導致施工不當出現施工問題,影響公共空間設計質量。設計人員也要針對設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補救措施,能夠盡量減少資金的投入。
公共空間設計還要遵循地域性原則,要能夠尊重城市建筑所在區域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特征,保證整個公共空間地理區域的整齊和流暢性,減少對公共空間地理構造的破壞。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師,要對公共空間中的自然光線以及自然景觀進行仔細研究,能夠將自身的設計與這些自然因素相互結合,保護城市地域的同時也能夠設計出別樣的公共空間風格。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師也可以在公共空間設計中融入城市特色,保證城市公共空間美觀性的同時,體現城市公共空間的地域性。
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不僅要保證美觀性,還要保證整個公共空間的生態環境健康。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師,可以將能夠凈化環境、減少噪音等作用的植物融入到公共空間的設計中,給人們營造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娛樂和休息區域,緩解人們身上的壓力。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師要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生態環境進行分析,合理利用好每一株植物,促進植物能夠發揮出自身價值,凈化公共空間環境。公共空間設計師在進行公共景觀設計時,要能夠將城市文化以及各種因素考慮到設計范圍之內,重視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特征的體現,除了要具有美觀性的同時,還要能夠緩解人們的生活壓力。
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需要有科學的規劃方案,以增加城市公共空間的合理性。公共空間的設計需要設計人員進行全面性的考慮,要能夠保證公共空間的合理性,設計人員需要較為詳細的設計規劃,能夠考慮到公共空間各個細節,以保證公共設計能夠在實際施工中實現。公共空間設計人員要能夠對公共空間設計中的各項數據進行嚴格把控,避免出現數據錯誤導致公共空間設計施工難以進行的情況。
城市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要能夠考慮多個群體,讓城市全體居民能夠跟緊城市建設的步伐,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風格除了要能夠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還要能夠讓兒童和老年人更易于接受。城市公共空間可以增加兒童游樂設施,或者是較為舒適的老年人專用座椅,兒童游樂設施可以讓兒童進行活動,舒適的老年人座椅充分考慮到了老年人的身體情況,能夠緩解老年身體上的壓力,為人們的生活提供較多的便利。
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應該進行多元化考慮,需要城市更新中的各個部門合作進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環節,政府應該給予城市公共空間建設大力支持,并且能夠為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提供資金。城市公共空間應該從人們的實際需求出發,在進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之前,可以采用網絡問卷等形式對人們的需求進行調查,再根據相關數據進行公共空間設計。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完畢之后,公共空間設計人員要根據公共空間的實際使用情況,提出公共空間優化方案,不斷提升公共空間各項設施水平。
城市的發展往往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現代化城市的快速發展與變化過程中,其原本的平衡與穩定狀態必將遭受破壞,比如當前的生活需求和以往的公共空間限制之間就存在一定矛盾。在當前的城市更新背景下,改造公共空間需要著重將城市的過往融入到現代化生活當中,并充分結合歷史文化,用發展前進的眼光來構建公共空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城市就是法國的巴黎。巴黎屬于一個生長型的城市,在每一個時代背景下,城市都會帶著歷史變為現代,城市內部的公共空間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既能夠迎合歷史,也能夠符合現代人們的生活需求。城市公共空間在改造過程中必須充分結合歷史文化,嚴禁出現創造“假古董”的問題;也不能夠畏懼新時期現代化元素的充分引入,現在的也必將變為歷史。怎樣的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才屬于成功的城市更新?對于這個問題似乎早有答案,那就是既需要富含歷史韻味,帶有城市以往的記憶與回憶,也需要符合現代人們的日常交往和休閑需求。
城市公共空間屬于人們日常生活與交往的重要平臺,其中聚集著大量性別、需求、年齡與興趣不同的人群,活動內容十分復雜。公共空間屬于城市當中的一個最重要也是最混合的多元化空間。城市公共空間的快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另一方面也需要符合現代人們的生活需求,所以在構建公共空間過程中,應當充分融合多樣化設計的理念。多樣化屬于一個城市的“天性”,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街道與居民居住區域,都具有豐富的多樣化特征,而失敗城市當中的多樣化則明顯不足。就怎樣維持城市的多樣化來說,在當前的城市更新背景下,設計城市公共空間需要基于城市居民日常生產生活的角度出發,設計一個多層次、開放型、功能豐富的空間體系,結合城市的布局與功能,研究現代化城市當中公共活動的具體特征與類型,而后確定公共空間的布點與限行要素,最終按照次序與邏輯關系完成城市公共空間的構建。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公共空間在設計過程中開始融合人本主義思想。公共空間作為人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需要從人的使用與活動需求出發進行設計建設,任何一種精美卻缺少人活動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都屬于不成功、不完善的設計。要充分認識到,城市公共空間屬于人的空間,因此其尺度應當是宜人的,空間也應當是利于人使用與活動的。為充分體現出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人文關懷,可以對街道進行人性化設計與改造,比如減縮機動車道,將更多車道空間留給行人,同時設置兒童游樂場、垃圾桶、休息座椅等真正為人服務的設施。人作為公共空間當中的主角,在當前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必須要時刻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不能夠過分保護歷史或經濟效益從而忽略了人本身的體驗,缺少人活動的公共空間設計是不完善、不成功的。
綜上所述,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空間的設計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保證城市公共區域美觀性的同時,還要能夠體現城市特色,并且公共空間設計要能夠照顧到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為人們提供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