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順
生態規劃是根據生態規律及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對一定地域生態平衡的維系、保護所作的安排、打算。按不同層次劃分,有全國性、區域性和局部地區的生態規劃;按不同類型劃分,有城市生態規劃、農村生態規劃、牧區生態規劃、海洋生態規劃等。
生態規劃的最終目的是提出區域發展的方案與途徑,目前尚無統一的工作程序。園林新思路的城市生態發展規劃,是基于眾多實踐項目中為解決共性問題,提出的初步思路方法,立足生態發展,解決產業造血,完成資金籌措和收益平衡。君山區素有“勝境名區”“洞庭明珠”之美譽,堪稱岳陽市的“綠肺”和“花園”。近年來,君山區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品牌開始在全國嶄露頭角,“生態明珠”君山將再一次借力吹響項目建設的號角。
本文通過分析君山區發展條件、生態資源和生態規劃面臨的問題,基于發展路徑、規劃管理、發展模式、投融資體系等角度,探討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產業發展和生態修復規劃具體實施方式,為后續的生態發展實踐,提供重要的借鑒意義。
君山區地處湖南省北部,岳陽市西部,北依長江,南繞洞庭,通過洞庭湖大橋與岳陽樓區相連。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無霜期長。地貌多樣、交相穿插,整個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境內最高海拔點為君山鄉上清溪村之小木嶺,海拔497.6米;最低海拔點為永濟鄉之臣子湖,海拔21.4米。一般海拔在40~60米之間。
(1)區位優越,交通便捷
君山城區為岳陽市中心城區之一,與岳陽樓區僅一橋之隔,具有吸引國外和沿海技術、資金和產業轉移的有利條件。南傍洞庭、北依長江,通江達海,省道306、202線貫穿全境,杭瑞高速公路和荊岳鐵路即將實施,洞庭湖大橋將君山城區與岳陽樓區連成一體,東可接京廣鐵路和京港澳高速,區位優越,交通便捷。
(2)國家政策大力扶持
一是生態建設機遇。“十一五”期間,國家在濕地保護、污染處理、循環經濟發展、林網建設等方面將進一步增加投入。二是洞庭湖區蓄洪安全建設機遇。三是城區一體化建設機遇。“十一五”期間,岳陽市實施城區一體化戰略,君山城區基礎設施、城市交通等將與市中心同步發展。
(3)具有優良的生態資源
土地肥沃,開發成本低。農民人均耕地數量較高,主要農作物和養殖業區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區地勢平坦、建筑密度低、空閑用地較多,開發成本低。
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君山自然風光秀麗,春賞奇花異草,夏觀浩瀚洞庭,秋賞漁歌秋月,冬觀濕地候鳥,君山是旅游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閑的勝地。
城鎮化率低,生態環境優良。依然保留著濃郁的鄉村氣息,農業優勢凸顯。
(4)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君山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臺、36亭、48廟。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圖”、新石器遺址。
(1)發展生態規劃,面臨的問題
缺少系統的生態規劃,指導后續生態建設和發展。
(2)發展生態產業,面臨的問題
缺少自己的品牌,原住民發展一產經濟回報低,積極性低;缺少高尖端的技術和高效的管理方式;尚未和三產有效結合,產業附加值比較低、產業鏈較短。
(3)發展生態旅游,面臨的問題。
游客以短途客流為主;游客以中青年為主;游客停留時間短,當日往返為主,旅游配套較弱;旅游項目未能很好利用當地的生態、農業和文化資源優勢
國發〔2012〕43號文明確提出要“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分別從水域生態修復、產業轉型發展、宜居家園建設、民生事業改善、基礎設施支撐5個方面提出了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君山規劃工作重點是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突出生態,以發展現代農業、生態旅游、新型城鎮化產業為重點,同時保障當地民生,改善居住環境。以下重點探討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產業發展和生態修復規劃三方面。
(1)美麗鄉村發展路徑
應從五個可實施路徑進行發展。①高品質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原生生態環境,劃定生態控制范圍;治理環境破壞區,指出可能的發展方向;發展生態系統,整體提升環境品質。②特色化景觀風貌建設:甄選風貌面,建設景觀綠線,營造標志性節點。③復合型社會文化建設:保護本土文化;發揚傳統文化;融合現代文明和未來文化,創新成復合新文化。④多樣化富民路徑建設:拓寬產業發展路徑,在一般鄉村產業基礎上結合時代趨勢尋找突破,增加就業崗位。⑤高質量生活服務建設:對服務設施的對象、內容詳細分類;每一項提出具體的提升策略;整體融合,整體跨越。
(2)規劃管理建議
成立美麗鄉村規劃委員會,美麗鄉村所有規劃都需經委員會論證審批后方能建設。建立鄉村規劃師制度,精心培訓一批對鄉村發展有熱心、對鄉村規劃建設事業有責任感的規劃設計師,專門從事鄉村規劃及建設。
(3)投融資體系
要按照“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變,統籌使用、各司其職、形成合力”的原則,加大對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的整合力度。劃定專項資金重點用于美麗鄉村建設。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不同經濟成分和各類投資主體以獨資、合資、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經濟項目開發。
支持民間資本以BT、BOT等形式,參與農村安全飲水、污水治理、沼氣凈化等工程建設。積極探索依法取得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生態項目特許經營權、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權以及林地、礦山使用權等作為抵押物進行抵押貸款,引導金融資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
保障農民參與鄉村開發建設的權益,逐步開放以土地資源參股等各種方式進行投資。
(1)現有農業資源
岳陽君山區是洞庭湖明珠,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良好的氣候條件有利于發展高效農業。
(2)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①農產品優質率低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盡管全區在發展農業生產中十分重視發展優質農產品,而且農產品品質已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離市場的要求相距甚遠。
②生產效益低,農業結構有待調整
由于受傳統農業的影響,農民重視產中,忽視產前、產后,特別是產后的加工與銷售,導致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緩慢,農業技術結構與農村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化水平不高。
③服務體系較差
由于傳統農業重視產品生產,忽視農業商品經濟,農業服務體系特別是產前、產后服務體系及政策不配套,致使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缺乏像品牌包裝、標準制定等服務體系,導致農產品長期處在一種低檔的市場上,效益難以發揮。
(3)高效農業發展主要模式
①設施農業模式
設施農業是指區別于露天種植、養殖形式的有設施的農業項目。設施農業使農業生產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生物潛能,有效地拓展了農業生產的新時空,豐富了農產品市場。設施農業的發展有利于產業集聚,從而輻射周邊地區發展;有利于保障糧食安全,提高種植效益。
②優勢農產品模式
由于農業生產本身表現出強烈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各區域農業發展依據自身資源優勢,突出重點產業和重點地區,遵循經濟非均衡發展的規律,有利于提高農業資源的配置效率。隨著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為適應市場需求,必須要調整生產結構,優化生產力布局,優勢農產品模式應運而生。
③產業化經營模式
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市場為導向,依靠各類龍頭企業和組織,在各利益主體之間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將生產、加工、銷售緊密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推動農業向專業化、市場化和現代化轉變,實行一體化經營。
(4)資金籌措
一是積極主動爭取國家和省、市對示范區開發的支持,爭取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示范區項目的立項;二是在不違反政策規定使用范圍的前提下,將農業開發資金、銀行貸款造林資金、財政信用資金、農業切塊資金、科技發展基金等,實行統一使用、統籌安排;三是開展多形式、多渠道融資,國家投入的資金實行以撥改貸、以獎代投,不斷增強資金投入的生機和活力;四是廣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積極引進外資,并爭取金融部門對示范區建設的中長期貸款。
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按照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要求,為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打牢基礎、建立機制、謀好開局。綜合施策,換來“綠水青山”;呵護江湖,堅守“生態家底”;礦山轉型,撫平“大地傷痕”。改善大江大湖水質為中心,推進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推動東洞庭湖濕地、采砂破壞區域、湖區砂石碼頭堆場、黑臭水體周邊、退養規模化養殖場等地的生態修復。
(1)緊跟區域總體規劃,編制專項規劃,申請財政支持
規劃項目資金來源:首先要爭取國家、湖南省給予項目和治理資金方面的支持。在積極爭取國家、省的投資支持,加大地方財政環保投入的同時,地方已擬采取多種形式、開拓多種渠道,積極部署地方自籌、市場化運作和社會融資。充分調動各類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對環境保護投入的積極性,明確政府、污染企業和個人都負有污染治理的投資責任,努力建立健全政府、相關企業和個人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
(2)根據地方特色,申請國家項目,獲得國家資金補助
濠河作為君山區主城區主要水系之一,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環境背景,可以通過申請國家級濕地公園,爭取國家補助資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前期需要編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由林業部門負責。后期每年可申請國家配套濕地公園保護與恢復資金,由濕地管理委員會和林業部門負責。
(3)結合已有規劃,細化對口項目,爭取已有資金傾斜
以《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為契機,按照規劃中水域生態修復和構建君山城市綠地生態系統要求,可申請生態修復類項目主要有:①君山區水利調控優化工程,由水利部門負責;②濠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由環保部門負責;③美麗鄉村工程,由住建部門負責。項目資金來源:爭取通過原有規劃傾斜部分資金,其余部分地方自籌。
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上,園林設計者要開拓新思維,站在城市生態規劃發展的全局角度,穩步前行,發揮設計統籌和協調引領各專業的重要角色,除了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內容,在城市生態發展實踐路徑、規劃設計管理、發展模式和資金籌措方面,也需做好規劃協調。助力生態規劃、城市規劃、美麗鄉村建設和水生態環境修復等各項生態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用園林景觀新思維做好城市生態發展規劃,守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創造最大的生態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