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潮鈺 羅 兵 瞿剛波 楊 也 楊家福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以關節軟骨進行性退變、關節基質崩解和繼發骨質增生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關節性疾病,在其好發部位中,膝關節最容易受到累及[1]。膝關節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是一種以膝關節疼痛、腫脹畸形以及行走障礙為主要癥狀的慢性進展性骨科常見病[2,3]。根據多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數據,年齡、性別、體質量等是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重要發病因素,并且此病的發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在中國60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為35%~50%,中老年人群占比較多,女性好發率高于男性,尤其以絕經后女性多見[4-6]。然而在美國,骨關節炎的總體患病率為15%,其中膝骨關節炎患病率超過40%,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超過68%[7]。目前對于此病早期患者,西醫治療多采用緩解或消除膝關節疼痛、改善腫脹畸形、盡力恢復行走功能的方法進行干預治療,常見于使用非甾體抗炎藥、解熱鎮痛藥、軟骨保護藥以及硫酸軟骨素等藥物進行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對減輕骨關節炎的疼痛、改善關節腫脹畸形有較好的療效,但該藥會抑制關節軟骨生長,故長期應用會延緩骨關節炎的病程,除此之外,非甾體抗炎藥作為一種環氧化酶抑制劑,雖能夠發揮解熱、抗炎、鎮痛的作用,但也存在消化道不良反應[8-10]。中醫特色治療此病有獨特的優勢,靈仙活絡軟膏是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楊家福教授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創新的自制中藥膏劑,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本文通過靈仙活絡軟膏外擦聯合紅外線理療與洛索洛芬鈉凝膠膏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進行對比,觀察2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20年4月—2021年6月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傷科門診及住院患者按就診順序進行收集,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51例。2組各有1例因出現皮膚過敏反應而脫落。2組患者入組前在性別、年齡、部位、程度分級、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例,
1.2.1 西醫診斷標準參考《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診斷標準[11]:①年齡≥50歲;②1個月內有反復膝關節疼痛;③晨僵時間≤30 min;④行走活動時有骨摩擦感(音);⑤立位或負重位X線片提示膝關節邊緣骨贅,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或(和)囊性改變。符合①+②+③+④條或①+③+④條或①+⑤條,即可診斷為膝關節骨關節炎。根據Kellgren Lawrence(k-L)放射學診斷標準將其分為5級[12]:0級:無改變(正常);Ⅰ級:輕微骨贅形成;Ⅱ級:有明顯骨贅,但并未累及關節間隙;Ⅲ級:關節間隙中度狹窄;Ⅳ級:關節間隙重度狹窄,軟骨下骨硬化。
1.2.2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膝骨關節炎中醫診療指南(2020版)》[13]制定:①證型:氣滯血瘀證;②癥狀:肢體關節刺痛,痛處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活動不利;③舌脈:舌質紫暗甚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膩,脈弦緊或澀。
1.2.3 納入標準①滿足上述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診斷標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積極配合治療觀察者;②近4周內未服用其他藥物或未使用手術等其他方式進行治療者;③年齡50~80歲者;④X線檢查K-L分級在Ⅱ級以下者(包括Ⅱ級);⑤隨訪時間在4周及其以上者。
1.2.4 排除標準①沒有按規定用藥治療,臨床資料不全者;②不愿意配合臨床治療觀察者;③痛風、風濕和類風濕患者;④兼有心腦血管、肝腎功能損害和/或造血系統等嚴重基礎性疾病或為精神病患者;⑤膝關節有嚴重發育畸形者;⑥骨髓炎、骨腫瘤及骨結核引起的骨關節炎患者或由外傷引起的創傷性關節炎患者。
1.3.1 治療組自制靈仙活絡軟膏外擦患處膝關節并聯合紅外線理療治療(威靈仙20 g,川牛膝15 g,皂角刺15 g,蘇木15 g、秦艽15 g,獨活15 g,制川烏(煮制 先煎)6 g,制草烏(先煎)6 g,路路通(凈制)15 g,防風 10 g,海風藤15 g,海桐皮 15 g,醋乳香(醋炙)10 g,絲瓜絡 20 g,舒筋草 15 g,伸筋草15 g,醋沒藥(醋炙)10 g,冰片(凈制,研成細粉)5 g。院內制劑室制備成軟膏成品)。規格:50 g/支,根據膝關節疼痛范圍調整用量,平均用量0.1 g,每天1次,紅外線理療時間控制在15~30 min,7 d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4個療程。
1.3.2 對照組洛索洛芬鈉凝膠膏(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0 g:100 mg×2貼)外敷患處膝關節并聯合紅外線理療治療,用量1貼,1 d一次(治療時間同治療組)。
1.4.1 采取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進行疼痛評分[14]疼痛程度按照10 cm刻度來量化,輕微疼痛能忍受(1~3 cm),疼痛影響睡眠尚能忍受(4~6 cm),疼痛影響食欲和睡眠不能忍受(7~8 cm),劇烈疼痛難以忍受(9~10 cm)。
1.4.2 參照Lysholm的評分標準來進行功能評分根據疼痛(25分)、不安定度(25分)、閉鎖感(15分)、腫脹度(10分)、跛行(5分)、樓梯攀爬(10分)、蹲姿(5分)、使用支撐物(5分)的綜合表現來評分,分值越低所代表的膝關節的功能越好[15]。
1.4.3 臨床綜合療效評定按照計算公式:(治療開始前積分-治療結束后積分)/治療開始前積分×100%,統計出臨床療效改善百分率。評定結果設定為4個等級:①痊愈:臨床癥狀消失,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改善百分率≥90%。②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膝關節功能基本恢復,勞作能力恢復;改善百分率<90%,≥60%。③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膝關節功能明顯改善,勞作能力部分恢復;改善百分率<60%且≥30%。④無效:無改善或帶有惡化趨勢;改善百分率<30%。
1.5 不良反應監測治療期間隨時監測,嚴格記錄不良反應。

2.1 疼痛 功能評分治療前,2組患者VAS評分、Lysholm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個療程后,2組患者的VAS評分、Lysholm功能評分較治療前均有下降(P<0.05),可見2組治療后均可改善疼痛及功能,但2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者療效相當。治療4周后,2組在VAS評分及Lysholm功能評分上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疼痛、功能積分低于對照組,可見4周后治療組較對照組患者的膝關節疼痛緩解及功能恢復更好。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 Lysholm評分比較 (分,
2.2 臨床綜合療效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痊愈顯效率分別是68.0%、48.0%,總有效率分別是92.0%、80.0%,可見治療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3 隨訪本次臨床研究隨訪病例共計102,脫落2例。不良反應監測:隨訪期間,2組各有1例出現皮膚過敏反應(局部出現紅斑伴瘙癢),占總數1.96%,2組過敏現象均于停藥后好轉。
膝關節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種骨科常見多發病,影響廣大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群居多,男女均可發病,目前尚缺乏根治性療法[16,17]。膝關節骨關節炎以“膝關節疼痛”為主癥,辨證隸屬于中醫學“膝骨痹”的范疇,中國歷代醫家對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早在《素問·長刺節論》曾云:“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名曰骨痹”,首次提出骨痹之病名;《素問·痹論》曰:“風寒濕雜至,合而為痹”,闡釋風、寒、濕邪為主要病因,并按其病因病機分為行痹、痛痹、著痹,對骨痹有了進一步認識[18]。隨后,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突出此病多由先天或后天稟賦不足、年老體衰以及房逸失節而導致腎虛骨失養;或因肢體損于外、氣血瘀滯于內,風寒、濕熱、毒邪乘虛侵入骨骼關節,外邪滯留骨骼關節發為骨痹[19]。膝關節骨關節炎是以膝關節疼痛、關節腫脹、畸形以及活動受限為主要癥狀的慢性進展性疾病,長期威脅中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僅讓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也加大了國家的醫療負擔。因此,一旦確診該病,應該重視早期治療。
西醫治療通常以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為主,雖能一時減輕關節疼痛,但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病情且不良反應較大,而中醫中藥治療此病歷史悠久,毒副作用少[20]。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骨科名老中醫楊家福教授自擬經驗用方創新研制成膏劑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其中以威靈仙為君藥,故而取名曰:靈仙活絡軟膏。該軟膏中主要成分威靈仙,本品性辛、咸、溫,通行膀胱經,性善走,有通經絡、祛風濕、止痹痛之功,能開通經絡,通達關節,是治療風濕頑痹之常用藥[21]。臣藥為:制川烏、制草烏、乳香、沒藥、獨活、防風、路路通、蘇木、絲瓜絡、海風藤、伸筋草、舒筋草、秦艽、皂角刺、冰片,海桐皮為佐藥,川牛膝既為使藥,又為引經藥。并根據多年中醫臨床實踐,歸納總結出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經驗:認為中老年膝骨關節炎多因年老體衰,形氣不充,加之外邪侵襲,而致體內氣機不通,血行不暢,不通則痛為主,兼有肝腎不足,筋骨失養,不榮則痛。因而治療兼顧肝腎脾胃等重要臟腑,確立了行氣活血,祛瘀止痛,輔以補益肝腎,祛濕除痹的治療原則。與此同時,中藥膏劑能長時間與病變處緊密接觸,生物相容性良好,具備外形美觀、攜帶方便、制作簡便、易于吸收、穩定性高等優勢[22];紅外線理療常用于輔助療法,其熱效應可滲透表皮作用于皮下組織、肌肉、軟骨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加快組織炎癥吸收,從而緩解相應臨床癥狀[23]。本次完成隨訪的100例門診及住院患者經2個療程治療后,治療組(靈仙活絡軟膏與紅外線理療二者聯用)與對照組改善膝關節疼痛及功能活動差異不明顯,近期療效相當;延長治療時間,經4個療程治療后,治療組較對照組更好地改善膝關節疼痛及功能活動,臨床療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兩者均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改善功能,控制病情進展,短期療效相當,相對較長時間內靈仙膏療效顯著且遠期療效優于洛索洛芬膏。靈仙膏存在皮膚過敏反應,與洛索洛芬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僅出現1例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靈仙活絡軟膏聯合紅外線理療治療該病具有顯著療效、安全性高、適用廣泛等特點,擁有獨特優勢,提供良好的參考價值,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