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業,韓治國,張進
(1.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天津 300222;2.平谷區水務局,北京 101200)
某工程大壩壩基基巖主要是侏羅系淺湖相沉積地層,巖性有灰白色石英砂巖、淺棕紅色泥質粉砂巖及紫紅色泥巖。工程區位于單斜地層上,區域構造穩定性較好,巖層傾角平緩,整體產狀NW272°~284°SW∠4°~17°。
勘察過程中對壩基石英砂巖、泥質粉砂巖和泥巖進行了大量點荷載試驗。試驗操作方便,不受時間限制,實用性強,試樣無需進一步加工。試驗成果說明,點荷載試驗強度與室內試驗成果差異不大,是室內力學試驗的重要補充,也是巖石力學試驗的一個重要方法,為巖石分級和抗壓強度參數提供依據,同時可以測定巖石各向異性指數[1],為工程設計參數選取提供力學指標。
勘察中對鉆孔分別以弱風化、微風化和新鮮巖芯為試驗樣品,進行點荷載試驗,按照《水利水電工程巖石試驗規程》(SL264-2020)[2],將取出來的巖芯浸水48 h以上,分期分批按垂直和平行層面進行點荷載試驗[3],每組10塊,試驗成果詳見表1。

表1 巖石點荷載試驗成果
石英砂巖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完成了85組(856塊),強度分布曲線如圖1所示;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完成了83組(836塊),強度分布曲線如圖2所示。

圖1 石英砂巖平行層面點荷載強度分布曲線

圖2 石英砂巖垂直層面點荷載強度分布曲線
(1)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曲線開始段上升較快,曲線峰值靠前,達到峰值后,隨強度增大,曲線逐漸降低,延伸較長,說明個別巖樣層面膠結較好,層面對強度影響減弱,其大值與完整的巖塊強度相近。從曲線分布形態可以看出,平行層面的強度以38~48 MPa為主,平均值42.33 MPa,比點荷載試驗統計平均值(44.48 MPa)略小,主要是點荷載個別大值對平均值統計有影響。
(2)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曲線呈波狀起伏,曲線峰值略靠后,其強度主要分布在54~72 MPa,平均值62.10 MPa,與試驗統計平均值(61.82 MPa)接近,說明層面對垂直層面的強度影響減弱。
(3)平行層面與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最大與最小差值分別為30.24 MPa和27.33 MPa,二者變化范圍較接近。但平行層面點荷載強度平均值(44.48 MPa)比垂直層面點荷載強度平均值(61.82 MPa)要小17.34 MPa,各向異性指數為1.40,說明層面對強度有明顯的影響作用。
(4)砂巖室內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為33.20~69.50 MPa,平均49.76 MPa。與室內試驗相比,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值偏小,平均值小5.28 MPa;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值偏大,平均值大12.06 MPa。
(5)點荷載試驗變異系數為0.11~0.15,變異性屬低等。點荷載試驗值與室內巖石試驗相近,試驗組數多,成果可靠,各向異性規律明顯。
泥質粉砂巖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完成了41組(416塊),強度分布曲線如圖3所示;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完成了35組(350塊),強度分布曲線如圖4所示。

圖3 泥質粉砂巖平行層面點荷載強度分布曲線

圖4 泥質粉砂巖垂直層面點荷載強度分布曲線
(1)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曲線開始段有起伏,曲線峰值略靠前,達到峰值后,隨強度增大,曲線呈緩坡逐漸降低,說明個別巖樣層面膠結較好,層面對強度影響減弱,其大值與完整的巖塊強度相近。從曲線分布形態可以看出,平行層面的強度以14~20 MPa為主,平均值16.18 MPa,與試驗統計平均值(16.21 MPa)接近。
(2)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曲線呈波狀起伏,曲線峰值略靠前,其強度主要分布在18~32 MPa,平均值24.65 MPa,與試驗統計平均值(23.44 MPa)接近。
(3)平行層面與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最大與最小差值分別為17.42 MPa和23.31 MPa,垂直層面的變化范圍略大。但平行層面點荷載強度平均值(16.21 MPa)比垂直層面點荷載強度平均值(23.44 MPa)要小7.23 MPa,各向異性指數為1.44,說明層面對點荷載強度是有影響的。
(4)泥質粉砂巖[5]室內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為9.33~41.10 MPa,平均15.98 MPa。與室內試驗相比,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值相近,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值偏大,平均值大7.46 MPa。
(5)點荷載試驗變異系數為0.26,變異性屬中等。點荷載試驗值與室內巖石試驗相近,試驗組數多,成果可靠,各向異性規律明顯。
泥巖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完成了52組(518塊),強度分布曲線如圖5所示;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完成了40組(405塊),強度分布曲線如圖6所示。

圖5 泥巖平行層面點荷載強度分布曲線

圖6 泥巖垂直層面點荷載強度分布曲線
(1)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曲線開始段偏高,曲線峰值靠前,達到峰值后,隨強度增大,曲線呈緩坡逐漸降低,延伸稍長,說明個別巖樣受層面影響減弱,強度偏大,其大值與完整的巖塊強度相近。從曲線分布形態可以看出,平行層面的強度以4~6 MPa為主,平均值4.76 MPa,比試驗統計平均值(5.20 MPa)略小。
(2)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曲線基本呈正態分布,強度主要分布在7~10 MPa,平均值7.80 MPa,與試驗統計平均值(7.75 MPa)接近。
(3)平行層面與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最大與最小差值分別為5.12 MPa和6.46 MPa,二者變化范圍相近。但平行層面點荷載強度平均值(5.20 MPa)比垂直層面點荷載強度平均值(7.75 MPa)要小2.5 MPa,各向異性指數為1.51,說明層面對點荷載強度是有影響的。
(4)泥巖室內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為4.63~19.10MPa,平均11.97 MPa。與室內試驗相比,平行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值偏小,平均值小6.77 MPa。垂直層面點荷載試驗強度值也偏小,平均值小4.22 MPa。室內試驗取的巖樣一般是較完整的,強度也稍高,屬正常現象;不完整的巖樣或破碎巖塊,室內也難以進行力學試驗,由此造成室內試驗強度偏高的問題。點荷載試驗受巖樣限制條件少,更能反映巖石真實情況。
(5)點荷載試驗變異系數為0.17~0.25,變異性屬低~中等。現場點荷載試驗組數多,成果更可靠,各向異性規律明顯。
(1)點荷載試驗是巖石試驗的一個重要方法和手段,操作簡單易行,實用性強,是室內試驗的一個重要補充,通過與室內試驗成果對比,點荷載試驗成果是可靠的。
(2)對結構面(含層面)比較發育的巖石,點荷載試驗時可隨意選擇加載的方向,各向異性指數充分反映結構面對強度的影響程度。本工程巖石層面對巖石強度有明顯的影響作用,各向異性指數多大于1.40。
(3)點荷載試驗是對室內試驗成果的校核和補充。由于其操作簡單易行,在現場可進行大量試驗,通過其強度分布曲線了解和分析巖石強度分布規律,為設計參數選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