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群,張 鵬
(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一號煤礦,陜西 延安 727307)
以黃陵礦業一號煤礦1009進風順槽為研究背景,通過現場實測的方法,對1009進風順槽巷道變形量進行現場觀測,結合理論分析、工業性試驗的方法,對1009工作面進風順槽實施補強支護,優化1009進風順槽支護參數,維護巷道圍巖穩定,確保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1009進風順槽北鄰1009工作面,東接北一進風大巷,順槽長度2 919 m,巷寬5 m,巷高3 m,巷道斷面積15 m2。巷道基本頂為均厚9.2 m的粉砂巖、細粒砂巖,直接頂為均厚9.8 m的粉砂巖、砂質泥巖,直接底為均厚8.0 m的泥巖。1009進風順槽現有支護形式為頂部錨索梁,采用T140型鋼帶加工,梁長4.6 m,一梁四索,排距1 200 mm,錨索采用Φ17.8 mm×8 300 mm防腐鋼絞線。頂錨桿中間四排間距850 mm,靠兩側兩排間距900 mm,排距為1 200 mm,6×6矩形布置,采用Φ20 mm×2500 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頂部掛塑鋼網,網孔50 mm×55 mm。幫錨桿間排距均為1 100 mm×1 000 mm,3×3矩形布置,非回采側(副幫側)采用Φ20×2 500 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配套鋼托板尺寸為200 mm×200 mm×12 mm,回采側(主幫側)采用Φ20 mm×2 500 mm玻璃鋼錨桿,除使用配套托盤外,每根錨桿另增加規格為350 mm×200 mm×50 mm木托板一塊。幫部掛塑鋼網,網孔為50 mm×55 mm。1009進風順槽巷道布置關系圖如圖1所示,順槽頂底板巖性參數表如表1所示。

表1 1009進風順槽頂底板巖性參數表

圖1 1009進風順槽巷道布置關系圖
1009進風順槽直接頂為粉砂巖與砂質泥巖互層,巖體自身強度較低,巷道圍巖強度在井下潮濕環境下進一步降低,傳統的支護條件難以保證巷道圍巖穩定。
1009進風順槽臨近1008工作面采空區,1008工作面于2021年12月停采,采空區尚未完全垮落穩定,1008工作面開采的殘余支承壓力對1009工作面進風順槽影響較大,進一步導致1009進風順槽巷道變形收斂。
1009進風順槽在掘進期間采用“錨桿+錨索+T140型鋼帶+金屬網”聯合支護,巷道掘進期間維護效果尚可,但由于1008工作面采空區采動影響,1009進風順槽局部出現錨桿破斷、鋼帶擠壓變形現象,局部支護措施失效,巷道變形嚴重。
針對1009進風順槽臨空地質特征,采用MIDAS-FLAC3D數值模擬試驗,對1009進風順槽巷道變形收斂形態進行模擬,根據數值模擬分析結果,進一步提出補強支護方案。
建立數值模型如圖2所示。數值模型尺寸長×寬×高為335 m×300 m×82 m,模型共計356 755個單元、401 938個節點。對數值模型施加邊界條件,即對模型的x方向、y方向及模型底板限制位移,在模型頂板施加5 MPa的均布應力,分析1008工作面回采期間,1009進風順槽巷道變形情況。數值模擬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

圖2 數值模擬模型示意圖

圖3 數值模擬分析結果圖(Pa)
由圖3可知,1008工作面回采產生的側向支承壓力對1009進風順槽產生動壓影響,巷道兩幫受力明顯,峰值應力達到8.39 MPa,順槽巷幫容易出現片幫現象。頂板靠煤柱幫側應力積聚明顯,達到4.5 MPa。由此可推斷,1009進風順槽頂板靠煤柱幫側可能出現頂板下沉現象,1009進風順槽巷道變形嚴重,需要進行補強支護措施維護巷道穩定。
對1009進風順槽局部巷道變形嚴重部位進行重新建模,模型長×寬×高為15 m×10 m×15 m,模型共計112 320個單元、120 939個節點。根據1008工作面回采采動應力分析結果,通過提取圍巖應力的方式,對1009進風順槽施加邊界條件,分析1009進風順槽局部巷道變形特征,并根據分析結果,確定1009進風順槽補強支護方案。巷道變形模擬模型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4 1009進風順槽巷道變形模擬模型示意圖
針對1009進風順槽受采動影響產生的巷道變形,提出采用“T140型鋼帶+金屬網+錨索”聯合補強支護方式實施補強支護,鋼帶規格為T140×3600mm,一梁四索,錨索采用Φ21.8 mm×10 300 mm鋼絞線,錨深10 000 mm,金屬網規格為Φ6 mm金屬網,網片規格為2 m×1 m,網孔尺寸100 mm×100 mm。補強支護后的應力分布云圖如圖5所示。

圖5 1009進風順槽補強支護應力(Pa)分布云圖
由圖5可知,實施補強支護后,1009進風順槽錨索對巷道頂板發生下沉的位置產生約束,巷道變形較未實施補強支護之前發生明顯變化,補強支護方案合理。
根據數值模擬分析結果提出的1009進風順槽補強支護方案,對1009進風順槽補強支護段進行巷道變形觀測,觀測結果如下頁圖6所示。
由下頁圖6可知,實施補強支護前,1009進風順槽受1008工作面回采的采動應力影響,在觀測期內,順槽最大頂板下沉量達到315 mm,巷道最大下沉速度達到49 mm/d。實施補強支護后,1009進風順槽巷道變形速度整體減少。在觀測期內,順槽最大頂板下沉量達到330 mm,最大頂板下沉速度為2 mm/d。巷道實施補強支護后,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圖6 1009進風順槽補強支護前后巷道變形量
1)根據1009進風順槽變形因素分析,1009進風順槽巷道變形主要由于巷道地質因素及1008采空區動壓影響,采用數值模擬分析方法分析認為,1009進風順槽應力集中區主要表現在巷道幫部及頂板靠兩幫側。
2)結合理論分析及數值模擬分析結果,對1009進風順槽提出“T140型鋼帶+錨索+金屬網”聯合補強支護措施,現場應用發現,實施補強支護后,順槽最大頂板下沉量達到330 mm,最大頂板下沉速度為2 mm/d。
(編輯:郭萍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