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
大家好!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我個人對管仲感觸最深。所以,今天的讀書會,我談談管仲,題目是:靠價值立世的管仲。
作為一國之君,齊桓公要報一箭之仇殺死管仲,那跟捏死一只螞蟻差不多。然而,管仲不但沒被捏死,反而被拜為相,輔佐齊桓公成就了霸業。那么,管仲何能不死?
有人說,因為齊桓公心胸廣闊,非常大度。非也!管仲如果是個庸才,沒有利用價值,可能早被殺死了,在歷史的洪流中連個泡都不會冒。管仲能不死,靠的是自身的價值。
戰國時,信陵君為什么親自去接一個看守城門的老頭?因為這個老頭不是一般的老頭,是侯嬴,是后來獻計竊符救趙的侯嬴。三國時,劉備為什么放下身段,三顧茅廬?因為諸葛亮有杰出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唐朝時,李世民為什么怕魏征,怕得把鷂子憋死在懷中?因為魏征可以輔佐他治國理政,經邦濟世。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能夠名垂青史的,哪個不是才華橫溢?
靠才華和價值立世,其實是世界文明的共通規律。古希臘的荷馬,憑借史詩成就“荷馬時代”;百科全書式科學家阿基米德,至今還熠熠生輝;為人類理解黑洞和宇宙本源奠定了基礎,霍金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
同學們,一棵樹不結果子了,很快就會被砍了當柴燒;一只母雞不下蛋了,很快會被宰了做成宮保雞丁;一個民族不思進取了,很快就會被欺侮和踐踏。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皆是世間炎涼。然而,這就是真相。中考成績不理想、就讀于浙江建設技師學院的00 后小伙馬宏達,憑什么能登上世界技能大賽冠軍領獎臺?憑的就是讓人拍案驚奇的“刮膩子”技能!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價值,否則,社會淘汰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打。
孔子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我們不要總是感嘆懷才不遇,首先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才。當然,“有才”是豐富多彩的,送衛星上天是有才,刮膩子“刮”出世界冠軍也是有才。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同學們,我們要勤奮學習,銳意進取,像管仲一樣,靠才華和價值贏得他人和時代的尊重。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名師感言】
閱讀和寫作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嗎?其實沒有,關鍵是你要增強學習和運用的意識。以我寫的這篇作文和本期《靠技能攀上世界之巔的年輕人》一文為例,我跟大家談談如何“抄”文章。
一是“抄”素材。文章的事例很多,我把關于馬宏達的事例稍微提煉了一下,用在了自己的作文里。
二是“抄”風格。文章語言整體上生動活潑,靈動搖曳,頗具現場感,很適合發言稿或演講稿,我也嘗試借鑒其語言風格。
三是“抄”思想。文章最后的結論,是對全文的總結和升華,頗具思想的力量:“成長成才的路不只有一條……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同頻共振?!蔽淖稚仙宰髯兓?,我將這段話的部分思想,融入了作文的結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