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豪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 揚州 225127)
幼兒時期是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素質的重要階段,能夠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體育活動作為幼兒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夠利于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身體的健康發育,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健康體育活動。小籃球運動是符合3-6歲幼兒年齡特點,集娛樂性、趣味性、健身性為一體的一種教育手段和運動方式,值得幼兒園積極推廣和大力提倡。籃球運動是體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幼兒園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學前教育階段,在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籃球在幼兒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和價值,并且結合幼兒的實際狀況,選擇最適宜幼兒的籃球活動,從而確保幼兒籃球的價值得到全面發揮。駐馬店市驛城區有著很好的籃球氛圍,各大中小學都開設有籃球課程,并且學生對籃球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也是相當高。與此同時,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接觸籃球運動的機會就相對較少,普及率不如中小學。經研究調查駐馬店市驛城區幼兒園數量約有200多所,體育培訓機構也有數十家。所以幼兒籃球在驛城區開展也具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因此,本文以此為出發點,進行調查與分析驛城區幼兒籃球的發展現狀。
本文以駐馬店市驛城區幼兒籃球運動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黃淮學院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利用中國知網查詢并收集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在本次研究中,以駐馬店市驛城區幼兒籃球發展現狀作為研究對象。以驛城區中的20家開展籃球課程的幼兒園和12家體育培訓機構、幼兒園教練、體育培訓機構教練、學員家長等目標作為調查對象。在2020年9月10日-2021年1月10日期間,分別在各個幼兒園、體育培訓機構、學員家長發放調查問卷并回收,并向調查者保證其填寫的信息不會暴露,在信度檢驗方面使用再測法,以保證本次的問卷調查的信度是真實可靠的。
(3)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軟件對本研究所獲得的相關資料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力求結果準確,為本研究提供數據支撐。在整理所有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后,借助電腦數據處理軟件將問卷進行整理統計,對各類數據進行各項的細致分析。
幼兒園教學活動是我國教育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是根據教師們有目標地設計和組織的針對性教學活動,又稱為正式性一對一或一對多指導性活動。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法不拘泥于傳統單一模式,可通過參觀、實驗、互動、討論、表演、制作等方式和內容,除此之外,也可采用全體形式、小組形式又或者是個體形式,教學活動的空間自由不受限,可依據活動需要選擇室內或室外,不限制在傳統認知里的活動室。幼兒園教育所具備的義務性、強制性、發展性等特性有別于社區教育和家庭教育。目前幼兒園存在著活動目標設計有片面傾向;活動內容選擇比較陳舊;活動場地局限性大以及活動評價缺乏標準據統計。駐馬店市驛城區約200余家幼兒園,并隨機抽取了50家幼兒園,得到下列數據。
根據數據顯示,在這50家幼兒園中,開展有幼兒籃球活動的有20家,占總數的40%,未開展幼兒籃球活動的有30家,占總數的60%。可以得出大部分的幼兒園并沒有開展籃球課程,說明幼兒籃球在駐馬店市的幼兒園普及率不高,這也更值得我們深入調查處其原因,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表1 是否開展籃球課程

表2 幼兒園的籃球場地情況
根據數據顯示,80%的幼兒園在室外上籃球課,只有20%的幼兒園擁有室內籃球館。在室外上籃球課有孩子受傷的風險,但是擁有室內籃球館的幼兒園并不多,這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園并沒有對籃球場地進行建設,這也與幼兒園的硬件設施條件有關。

表3 幼兒園籃球教練的數量
幼兒園籃球活動的內容是實現兒童籃球運動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組織和發展籃球運動活動的主要基礎。活動內容的選擇不僅應完成活動的目的,還應考慮適合幼兒的活動類型,以促進籃球運動活動的更有效組織和發展。因此,可以從其基礎、來源和具體內容來分析針對幼兒園里的幼兒對籃球活動這個活動課程的興趣選擇。幼兒籃球教學活動的課程內容并不是隨心所欲的指定,而是要有所依據和取舍,籃球活動的課程和內容最終的實踐者是幼兒,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應該得到百分百的尊重。只有依據一定科學的內容和方向,選擇符合幼兒主體本身的內容,才能使其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同時也滿足幼兒對游戲的需要,與此同時也實現了活動的順利組織與開展。
根據調查顯示,50%的幼兒園有3個教練,40%的幼兒園有4個教練,10%的幼兒園只有1個教練,在隨機調查的幼兒園中,并沒有一所幼兒園擁有5個以上的籃球教練。幼兒園籃球教練的數量和幼兒園報名學習籃球的孩子的數量是成正比的,從教練員的數量中也能體現出大部分的孩子沒有參加籃球課程的培訓。
根據表4顯示,40%的幼兒園教練是全職教練,但是有60%的教練是兼職教練,其中專業幼兒籃球教練就更少,可以得出,專業的幼兒籃球教練十分匱乏,大部分的教練都是兼職,甚至是一名教師身兼多職,只有少數幼兒園聘請的是專業幼兒籃球教練。

表4 幼兒園籃球教練工作性質

表5 幼兒籃球每周開展次數
據上表顯示,50%的幼兒園每周開展2-3次籃球課,30%的幼兒園每周開展3-4次籃球課,只有20%的幼兒園開展4次以上籃球課。可以得出,一周開展4次以上籃球課程的幼兒園很少,這也與孩子體育培訓的花費有關,但就目前來看籃球課程在幼兒園的開展還處于弱勢階段。
籃球培訓的概念指的是圍繞籃球而進行的一系列教學實踐活動。籃球培訓的參與主體包含學員與教練員,內容涵蓋了相關籃球技術、戰術以及涉及該運動的身體素質訓練等。而籃球培訓機構則指的是實施籃球培訓活動的組織、機關或團體,通常來說包含各種形式的籃球訓練營、訓練班以及訓練學校。幼兒籃球培訓逐漸被幼兒園和幼兒家長所接受,越來越多的幼兒體育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駐馬店市驛城區共計擁30余家的體育培訓機構,本研究對這30家俱樂部進行研究調查,并得出以下數據:
通過表6我們可以看出,在走訪的30家體育培訓機構中,開展有幼兒籃球活動的有12家,占總數的40%,未開展幼兒籃球活動的有18家,占總數的60%。這其中開展有明日之星籃球俱樂部、博奧籃球、豐途俱樂部等等。這也說明幼兒籃球運動沒有引起部分體育培訓機構的重視。

表6 開展幼兒籃球運動的俱樂部

表7 籃球教練員工作性質分析
在教練員工作性質方面,60名教練當中,兼職教練38%,共計23人;全職教練占比62%,共計37人。

表8 開展幼兒籃球形式
根據調查顯示,有20家體育培訓機構的教學內容是以籃球游戲為主,有7家俱樂部的教學內容是專業技術,只有3家俱樂部的教學內容是籃球操。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體育培訓機構還是以游戲教學為主安排籃球課程。

表9 教練員來源統計
鑒于幼兒特殊的培訓時段,大部分幼兒培訓時間都集中在課后或周末,該時段與大部分人的工作時間并不沖突,所以,大部分教練員都選擇采用兼職的方式進行。調查發現,在兼職教練員中,主要包括在校大學生、籃球愛好者以及未正式工作的待業青年。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60位教練當中,有45人來自專業體育學校,這部分教練具有扎實的訓練知識和豐富的訓練經驗;有10人來自學校中的教師,他們基本擁有較扎實的理論方法;還有5人是退役運動員,他們來自專業的運動隊。
(1)學員性別分布情況。
由表10可以得出,200名接受培訓的孩子中,男孩有170名,占總數的85%;女孩有30位,占總數的15%。究其原因,很多家長堅持把籃球運動作為男孩子的運動,認為女孩更適合鋼琴、書畫等活動,此外女孩子在生理結構上與男孩有很大的差異,這也就導致了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式、強度上分配不均衡,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女學員的占比。

表10 學員的男女比例
(2)家長支持孩子參加籃球訓練的消費動機。
從概念上來看,體育消費動機主要指的是個體在體育方面采取消費的一種潛在狀況,屬于心理層面的動因,這種動機會逐漸轉化為一種驅動力使其發生消費行為。按照少兒體育培訓的性質與特征來看,幼兒及其家長都是培訓市場的消費者的角色,而作為資金提供者的家長,其看法與態度對培訓活動單價與否起到直接決定作用。所以,在研究幼兒體育培訓市場的過程中,必須將家長視為一個關鍵要素加以調查和研究,這樣才能更加充分地掌握幼兒體育培訓活動的潛在動因,也更有利于機構拓展學員。
通過體育消費動機研究后發現:大眾進行體育活動,主要源于以下原因:維護身體健康、獲取技能技巧、滿足愛好和興趣、追求消遣與娛樂、消除身體疲勞、社會交際方式、優化體型外貌等。基于消費動機理論,并充分結合現階段幼兒體育培訓的現狀,我們可以將家長層面的消費動機劃分為幾種因素,如表11所示,主要涵蓋了以下要素:利于身體健康、培養團隊合作、培養競爭意識、學習一門運動項目、生長環境的影響等,這一系列因素也體現了家長對下一代寄予的希望和傾向,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進一步要求。

表11 家長讓孩子參加培訓的消費動機
我們可以將家長的消費動機劃分為幾種因素,從中可以體現出學員家長們對待孩子學習籃球的態度和希望籃球能帶給孩子的好處。
(3)駐馬店市驛城區家長對幼兒籃球開展的態度。
通過表12的結果顯示,有78%的家長是支持開展幼兒籃球課程,但是也有17%的家長不支持,另外還有5%的家長持有無所謂的態度。可以看出大多數家長是支持幼兒園和體育培訓機構開展幼兒籃球課程,幼兒能否參加籃球課程培訓還是要取決于家長的態度,只有讓家長認識到籃球對幼兒的作用,提高家長們對幼兒體育培訓的重視,幼兒籃球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表12 家長開展幼兒籃球課程的態度
(4)家長對孩子體育培訓的年支出情況。

表13 家長對孩子培訓培訓的年支出情況
從調查可以發現,在家長給孩子參加體育訓練的開銷中,1000-2000元的有87位,占總數的42.6%;1000元以下的有65位,占比36.3%;30位占比16.9%的學員家長對體育培訓的支出在2000-3000元;有18位占比4.2%的學員家長對體育培訓的支出在3000元以上,這些學員家長對待孩子體育方面的投資力度還是很大的。
(1)幼兒籃球教練稀缺。
駐馬店市只有一所本科院校,但是該學校的體育院系并沒有幼兒籃球這們專業,所以在專業上限制了駐馬店市幼兒籃球教練的數量,大部分體育俱樂部的籃球教練也并非專業的幼兒籃球教練。在對幼兒的教育中,主要還是幼兒類的專科技術學校來培養教練員,大部分的幼師學校還是以智育和藝術教育為主,這也導致了大部分幼師并不會教體育課程,更別提籃球教學了。
(2)教學內容和方法不適合幼兒。
在籃球技術中有運、傳、投、等多方面的技術動作,但是適合幼兒學習的只有簡單、易學的原地運球和原地投籃動作。并且還需要將這些動作與有趣的游戲結合起來,使孩子在學習籃球的過程中能夠對籃球運動產生興趣。不過當前的幼兒園和培訓機構的教學內容難度較大,盡管教練示范的很標準,但孩子的接受能力十分有限。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并開始害怕上籃球課。
(3)以表演為教學目的,教學方向錯誤。
在幼兒園和培訓機構的一些重要節日里,會出現籃球操等節目的表演,能夠出席表演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對籃球有一定天賦的學生,那些沒能表演的學生就失去了整體練習的機會。幼兒園和培訓機構為了在節日里出一個好的節目,為了突出幼兒園和培訓機構的辦學特色,常常會挑選出一小部的分孩子進行籃球表演,使得其他孩子并不能參與進來,這恰恰違背了教育的“全面性”原則。臨陣磨槍式的突擊,教學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1)駐馬店市驛城區幼兒籃球教練稀缺;
(2)駐馬店市驛城區幼兒籃球課程設計不完善;
(3)駐馬店市幼兒籃球運動發展前景蒸蒸日上,幼兒籃球培訓機構也越來越多,更多的孩子也愿意參與、學習籃球課程。
(1)針對駐馬店市幼兒籃球教練缺少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決,首先可以把專業的幼兒籃球教練輸送到各所幼兒園,來對幼兒園的幼師進行籃球專業技術培訓;其次,體育培訓機構可以在各大招聘網站上引進外地的高水平、專業的幼兒籃球教練;
(2)在幼兒籃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要有創新的地方,比如,把體育游戲融入進籃球運動當中,使孩子在學習籃球過程中不僅學習到籃球的運動技術,還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要學會運用孩子的語言,盡量避免專業術語。在課程安排上,要層次分明,把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分開教學,使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到與年齡段相符的籃球技術動作;
(3)各大體育培訓機構和俱樂部可以與各所幼兒園進行深入的合作,在幼兒園和孩子家長之間進行宣傳和普及幼兒籃球知識,從而提高家長對幼兒籃球運動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