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龍 丁先瓊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隨著“全民健身、健康中國”十四五規劃的推進下,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參與,尤其是當代大學生。他們為促進身體健康、豐富課余生活,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但體育運動也存在一些風險,難免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非體育專業大學生接受專業運動損傷處理的知識的機會較少,只能通過學校選修課程或者利用網絡等途徑進行學習,這意味著非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應急處理的常識掌握是不足的。當出現運動損傷后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很難立即做出正確的處理措施,最終也會導致創傷錯過最佳治療期或者影響創傷接下來的康復,甚至是危及到傷者的生命。
(1)研究目的。
在運動過程中非體育專業的學生難免會遭受運動損傷,為調查云南師范大學非體育專業的學生運動損傷情況和應急處理常識的掌握情況,并為加強非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常識的掌握提供理論參考。
(2)研究意義。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積極地去參加體育運動,但是體育運動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難免會導致運動參與者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運動損傷。然而非體育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的運動損傷應急處理知識是不足的,之后在學校、社會、個人等層面給非體育專業學生提出相應的建議,讓大家都對運動損傷應急處理知識的學習重視起來,并且采取相應的實際行動。
以云南師范大學164名非體育專業的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有關運動損傷學、體育保健學等相關的書籍,以及在知網查閱了15篇相關論文為本論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2)專家訪談法。
為進一步了解非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的掌握情況,對校醫院運動損傷治療科室的醫生進行訪談,進而充實本研究的理論材料。
(3)問卷調查法。
為了深入了解非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和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掌握的情況。將《云南師范大學非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掌握情況》問卷有針對性地發放給非體育專業中受過傷的學生。共發放180份問卷,回收18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164份,問卷有效率為91.1%。
(4)數理統計方法。
使用Excel整理數據進行統計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傷口與外界相通,容易引起出血和感染,最常見的有擦傷、切傷、刺傷和撕裂傷等。其應急處理的措施是立即止血。
(1)手指出血的止血常識掌握情況。
手指的出血一般是小動脈的出血,傷口會持續的流血,但流血量并不會很大;一般我們可以采用壓迫止血法來止血,通過按壓住手指兩側的小動脈,阻斷流血的路徑來進行止血;或者直接用敷料(干凈衛生紙也可)對出血部位進行壓迫的方法也可達到止血的目的。
由表1可以看出,僅僅有23.78%調查對象是知道需要按壓手指兩側的動脈才可以止血的;有57.92%的調查對象對止血的方法有著錯誤的認識,有18.29%的同學不知道其止血的常識。

表1 手指出血時正確的止血方法掌握調查表(N=164)
(2)小腿出血的止血常識掌握情況。
小腿的出血一般是動脈的出血,傷口會持續地出血,并且如果較嚴重的話出血量會比較大的,若止血不及時,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對于這種類型的損傷我們可采用按壓大腿內側的動脈、使用干凈的毛巾按壓在傷口表面或者使用止血帶等方法來進行止血。
由表2可知,其中掌握正確的措施“用力按壓大腿內側”和“使用干凈毛巾按壓在傷口表面”分別占39.63%和33.53%;其他的誤認為“用力按壓大腿外側”也可對小腿進行止血的占47.56%,這是因為調查者對于大腿的動脈位置掌握錯誤所導致的;另外誤認為“用手掌壓住傷口表面”占57.31%,在運動過程中我們的手掌上會附著汗液、灰塵、細菌等,如果直接使用手掌按壓在張口的表面很增加導致患者傷口的感染幾率,所以說這絕對是一個不可取的措施。

表2 小腿出血時,有效的止血措施掌握調查表(N=167 多選)
(3)鼻腔出血的止血常識掌握情況。
在體育運動中在激烈的對抗、碰撞中極其容易導致運動參與者鼻腔的出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采取著各種不同的措施去對鼻腔進行止血,有用紙巾堵塞住鼻腔、仰頭、仰頭兩手指壓住鼻翼、低頭用兩手指壓住鼻翼等等,但只有低頭用兩手壓住鼻翼才是最可取的措施。由表3可知,在此次調查中,僅僅有30.49%的調查對象掌握鼻腔出血的止血措施;而有61.58%的調查對象對該情況的處理措施是掌握錯誤的,7.93%的同學不知道其處理的常識。

表3 鼻腔出血的應急處理措施掌握情況調查表(N=164)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癥狀為皮膚表皮完整,無開放性傷口,但局部組織腫脹疼痛。傷口的應急處理遵循RICE原則。R:休息,即受傷后患部制動休息;I:冰敷,在局部采用冰塊冷療,以達到使血管收縮、止血、降低局部的新城代謝,減少缺血、缺氧對局部組織的損傷;C:加壓包扎,可減輕患部內瘀血現象;E:抬高患肢,指把患肢抬高到比心臟高的位置,以減少通向損傷部位的血液、促進血液的回流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1)關節韌帶扭傷的應急處理常識掌握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來,非體育專業的同學們普遍知曉關節韌帶扭傷可以采用冰敷(62.20%)但是知曉可采用加壓包扎(40.85%)和抬高傷肢(32.93%)的方法的人數就相對較少。

表4 關節韌帶扭傷應急處理常識掌握情況調查表(N=164多選)
非體育專業的同學對該采用冰敷還是熱敷進行應急處理時二者的選擇比例并沒有較明顯的差距。但研究表明熱敷不適用于緊急治療,會加劇發炎、腫脹和內部充血,以及有53.66%的同學認為也可采用按摩腫脹部位的方法。實際上,扭傷急性期進行揉擦按摩,或使用活血的藥物(如紅花油)進行揉擦,會加快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造成二次損傷。還有6.10%的同學不知道其處理的常識。
從被訪談者中得知,很多踝關節扭傷的非體育專業的學生,要么不會做簡單的應急處理,等到送到校醫院時傷勢更加嚴重;要么對踝關節的扭傷一點都不重視,認為休息幾天就能好,然而最終使得踝關節十分不穩定,最終形成習慣性扭傷。
(2)肌肉拉傷的應急處理常識掌握情況。
從表5可以看出來,處理拉傷時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們普遍傾向于采用熱敷(51.22%)和按摩腫脹部位(46.34%)的方法進行處理;而只有32.32%和26.22%同學正確知曉可以采用“冰敷”、“加壓包扎”的方法進行應急處理的;以及有10.37%的同學不知道其處理的常識。

表5 肌肉拉傷應急處理常識掌握情況調查表(N=164多選)
從被訪談者中得知,拉傷是非體育專業的學生最常見的損傷,很多來校醫院治療拉傷的同學都是過了很久還未恢復才來治療。可他們對拉傷的處理常識掌握和重視程度都是不夠的。
(3)軟組織挫傷的應急處理常識掌握情況。
從表6可以看出來,處理挫傷時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們普遍傾向于采用冰敷(46.34%)的方法進行處理,這是正確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學錯誤的認為按摩腫脹部位(35.98%)和熱敷(34.15%)也處理;有6.71%的同學不知道其處理的常識。

表6 軟組織挫傷應急處理常識掌握情況調查表(N=164多選)
骨折時指骨與骨小梁的連續性發生斷裂。對于骨折損傷的應急處理,我們并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也沒有專業的醫療工具;在應急處理時要做的僅是保護好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保護好患肢不被造成二次損傷,使患者能夠安全而迅速地運送到醫院。
傷肢固定要知曉:開放性骨折,先止血再固定傷肢;同時應注意避免患肢的移動,防止加重損傷;在無專業固定設備時,可用樹枝、棍子等筆直、堅硬的物品進行替代;夾板的長度需要超過骨折所相鄰的兩個關節等一些注意事項。
在發生骨折時,若是開放性骨折,傷口持續流血,那么在急救處理的時候就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以免導致傷者休克甚至是危及生命安全。從表7可知,有39.63%的調查對象中認為“開放性骨折,應先固定傷肢再進行止血”。在發生骨折損傷時是不可再去移動傷肢的,為了就是避免造成二次損傷,從而影響后期的治療和康復的效果;但有28.66%的調查對象認為“骨折斷端暴露,需送回傷口內再包扎固定”;以及有18.90%的同學不知道其處理的常識。

表7 骨折損傷上肢固定的注意事項掌握調查表(N=164多選)
由表8可知,超過一半的非體育專業同學(53.66%)沒有學習過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通過自學(查閱資料、視頻)和家庭教育獲取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的分別占24.39%和6.71%,通過這種途徑獲取的知識是片面、不規范、不系統的;盡管云南師范大學是開設有運動損傷知識的選修課程,但是也只有15.24%調查者選修過運動損傷相關的課程。

表8 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學習途徑調查表(N=164)
(1)在此次調查研究的云南師范大學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中,球類運動的運動損傷發生頻率最高;拉傷、扭傷是最常見;他們不重視準備活動,技術動作不熟練,不規范、身體素質較差是主要原因;
(2)非體育專業的學生的開放性軟組織損傷的止血和骨折損傷的固定的常識是掌握是較差的;而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常識掌握雖有所了解,但是存在一些誤區。總的來說非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掌握較差,是有待提高的;
(3)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是沒有學習過運動損傷相關的常識的。然而學習過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的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中也只有一小部分同學是通過學校系統的選修課程學習的。這是造成他們運動損傷應急處理常識掌握較差,以及存在很多誤區的主要原因。
(1)非體育專業的學生自身要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在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不斷熟練和規范技術動作,提高身體素質;檢查場地器材。學校也要按時對運動基礎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工作,及時排查運動設施的安全隱患。以及在運動場地配備完善運動損傷應急處理的相關的醫療工具;
(2)學校要重視非體育專業學生的運動損傷知識的學習,學校開設好運動損傷知識相關的課程,聘請校醫院的專門人才對學生進行授課,并且鼓勵學生積極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公體課上體育老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傳授運動損傷預防和處理的知識;學校社團課組織學生進行運動損傷處理和預防知識的海報設計大賽,將優秀的作品放到學校公眾號、宣傳欄、運動場地等學生容易看到的地方;
(3)非體育專業的學生應積極地選修學校運動損傷課程,參加學校組織的運動損傷知識的活動,多上網學習運動損傷應急處理的方法,不斷地加強自身運動損傷的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