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武張玉趙航
(1.河南大學武術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1;2.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067)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是在自然場地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群,集休閑、娛樂、探險性于一體,具有重要的健身、健心、育人價值。2022年中國教育部在新發布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表明生存探險類項目(如,定向運動、野外生存、遠足、登山、攀巖等)在增進青少年兒童對不同國家和地域體育文化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好奇心與冒險精神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推廣登山、攀巖、徒步、露營、拓展等山地戶外運動項目,推動山地戶外運動場地設施體系建設,形成‘三縱三橫’山地戶外運動布局”。在政策支持的導向下,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迅速進入學校體育領域和大眾視野,激發了中小學開展戶外探險運動的熱潮,使學生了解所學體育內容的起源、發展,內容特點,目的和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對該科目的興趣,在中小學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不僅可以有效推動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在中小學的推廣與發展,還可以使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育人價值得到進一步挖掘。基于此,本研究試圖通過對戶外活動的理論研究,為中小學開展戶外探險運動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方案,進一步推動戶外探險運動對中小學生在體質、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以中小學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為研究對象,對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定義、分類及特征進行梳理,探析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獨特價值,提出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在中小學開展的有效路徑。
(1)文獻法。
通過中國知網檢索、維普期刊資源整合平臺檢索等方式搜集大量的相關資料,掌握了較全面的研究信息,并把檢索后所得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對中小學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的價值、路徑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2)實地調查法。
對重慶市巴山虎攀巖俱樂部、重慶華巖壁虎國家攀巖示范公園、重慶登山隊相關隊員等進行走訪調研,并對重慶、成都、河南地區開展戶外探險運動的部分中小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全面了解戶外探險運動的發展實態。
(3)訪談法。
對重慶、成都、河南地區部分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的中小學校的相關領導、體育教研組長等進行訪談,針對學校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的現狀、影響因素以及對中小學校開展戶外探險運動的看法等問題進行訪談,廣泛征求建議,獲取較為權威的理論觀點與資料。
(4)邏輯歸納法。
通過與相關俱樂部負責人、登山隊隊員、中小學相關領導走訪調研,結合在調研期間所獲得的信息資料,進行邏輯分析和歸納,通過論證,提煉觀點,得出結論。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是指是以一組自然環境為場地(非專用場地)的帶有探險性質或體驗探險的體育項目群。

表1 戶外探險運動項目分類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多面性以及復雜性的特點,決定戶外探險運動項目的多樣性。通過探險運動的廣義含義確定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范圍,將現有探險類運動項目按照進行場域的不同劃分為:水域探險項目、陸地探險項目、空中探險項目3大門類。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就是挑戰極限、挑戰自我的代名詞,其運動過程具有不可預知性,是一項充滿挑戰和探險的運動項目。在探索過程中可以激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人們無限的潛能,在困難中磨礪堅毅的性格品行。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主要是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參與者能夠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回歸自然,返璞歸真,這對于中小學階段學生群體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同時,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讓學生在運動中享受自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是一門綜合性體育運動項目,受到地理環境、自然條件、動物植被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參與者不僅要具備較好的運動素質,而且還要具備多方面的科學知識、專業技術和生活技能,能夠應對和解決多種問題的綜合能力。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強調團隊精神,此類運動要求團隊成員統一思想,協調配合、互相幫助、齊頭并進。同時,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培養青少年兒童團結、奉獻、互助的品行道德,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育人性是指將人文素質培養延伸到戶外,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是一種體驗式學生培養方法,組織和引導青少年兒童親自投人到實踐過程中,能夠學習到天文、地理、運動、醫學、人文、歷史等其他學科知識,在實踐過程中掌握書本中無法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對體能方面有嚴格的要求,進行此類運動或比賽往往持續時間較長,有的甚至會持續一周兩周。參與者需要頑強拼搏、不斷挑戰自我極限。因此,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要求參與者具有充沛的體能、頑強的意志,并對參與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1)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提高心肺功能。
開展戶外探險運動能夠打破傳統學校體育的授課形式,為各地區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全民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促進中小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提供堅實的基礎。心肺功能的強弱是影響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的眾多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它直接影響著人的生命活動能力。研究證明,經常參與戶外探險運動,可以有效改善人體的心肺功能,促進健康。在中小學生參加的眾多戶外探險運動項目中,如,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需要他們具備較好的體能,而體能主要取決于心臟的機能水平和機體對高強度運動下的適應能力。因此,在中小學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學生心肺功能。
(2)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增強力量素質。
參與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中小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速度力量、爆發力和力量耐力,而且對手臂和下肢力量要求較高。例如,中小學生在進行戶外進行探險運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陌生的地形和環境,參與者往往行走的速度不能太快,且需要長時間的步行,這就對中小學生踝關節的力量素質提出比較高的要求。另外,像攀巖、登山等運動要求參與者的小肌肉群具有出眾的力量,因此攀巖、爬山等運動需要眾多小肌肉群來協調身體,保持平衡,使身體在平衡狀態下迅速到達目的地。
(3)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提升靈敏素質。
中小學生在進行戶外探險運動過程中往往會面對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因此,參與者需要迅速做出準確的判斷,這就要求參與者往往具備快速敏捷的反應速度,以及面對復雜環境時隨機應變的能力。優秀的靈敏素質可以幫助中小學生戰勝大自然,不斷挑戰自我。例如,在登山運動中,中小學生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耐力素質外,還要具有高度的靈敏性,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才能及時有效地應對,避免出現運動傷害事故。
(1)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緩解精神壓力。
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競爭不斷加速,中小學生面臨的壓力和情緒緊張接踵而至。因此,部分中小學生開始出現抑郁、焦慮、自殺等不良心理狀態。事實證明,參加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讓參與者遠離城市的喧囂,拋開繁瑣的作業,進入到戶外環境進行運動,能夠有效緩解參與者的精神壓力。中小學生經歷了戶外探險運動的重重考驗,能夠使他們保持更加平和的心態、更好的精神面貌、更頑強的意志投入到生活和學習當中。
(2)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發展心智。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長期參加戶外探險運動,不僅使中小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進一步改善和提高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心智能力,還能夠使中小學生情緒保持穩定,性格開朗。經常參與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比如,定向越野、登山、攀巖等項目,不僅能夠提高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而且還能促進個人情感和性格向健康方面發展。另外,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會培養中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對新事物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學習中融會貫通的能力。
(3)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抵御心理障礙。
通過長期進行的中、小強度運動鍛煉可以緩解精神壓力,消除焦慮,同時對抑郁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之所以能有如此明顯的緩解抑郁的作用,是因為戶外探險運動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積極的影響。像定向越野、徒步穿越和登山等項目能進一步提高神經興奮過程的強度,能使大腦皮層興奮增加,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另外,參與戶外探險類運動,可使神經運作過程的興奮和抑制較為平衡,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能力得到增強,從而有效預防各種神經性疾病,有效緩解因用腦過度而導致的各種疲勞,有效消除人體的緊張情緒,使人體精力更加充沛,能夠承受更大的刺激和精神壓力。
(1)戶外探險運動能夠鍛煉時間管理能力,增加生活動力。
在進行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過程中,參與者往往會對時間更加敏感,對時間的掌控能力相對較好。通過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使中小學生養成準確把控時間的習慣和行為,使中小學生的時間觀念以及時間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中小學生在參加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中進行學習和感悟,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使人們能夠親近自然,了解自然,釋放生活上各方面帶來的壓力。中小學生適當外出進行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讓生活張弛有度,提高生活質量,緩解生活壓力。
(2)戶外探險運動能夠增強歸屬感、提高自我認識。
中小學生積極參加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有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尋找到自身的歸屬感,進而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對自我的認知。戶外探險運動項目作為群體性活動,青少年兒童通過與同學們一起參與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能夠進一步縮進彼此的距離,促使其能夠共同面對參與戶外探險運動上的困難,還能夠使友情更加深厚,大家一起釋放學習壓力、暢所欲言、互相幫助,在大自然環境的刺激下,激發他們共同分享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帶來的良好體驗。
(3)戶外探險類運動能夠樹立正確價值取向。
探險文化是一項具有豐富內涵和廣泛價值的特殊文化,它主要指的是探險家在探險活動進行中所展現出來的人的豐富品質和價值取向,例如,不畏艱險、堅韌不屈、自律自謙、熱愛自然等優良品質。這些優良品質和價值取向高度契合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戶外探險運動的運動方式將幫助中小學生建立“健康生活的價值取向”,如,當前我國面臨中小年普遍缺乏體育運動鍛煉的問題,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時尚性和挑戰性剛好迎合了中小學生追求新鮮和未知的好奇心。引導中小學生開展探險活動能夠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挑戰困難、戰勝困難的能力,建立正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促進他們身體和心理全面健康地發展。
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進入學校體育體系之中是體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社會、學校、家庭都需要轉變觀念,轉變對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原有認知,積極推動戶外探險運動在我國的推廣和發展。應以安全、健康、快樂為指導思想,共同探索一個符合我國基本國情,適應中小學校學情,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戶外探險運動內容。在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過程中,難度的設置應該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環境保護、生命尊重等思想有機地融入戶外探險運動之中。
在中小學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必須具備專業的師資隊伍,進行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引導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不同運動項目所必要的專業技能,還要掌握多學科專業知識的綜合運動能力,比如,地質學、心理學、動植物學等方面的知識。當前,很多地區的中小學的師資力量都不具備進行戶外探險類運動的開展條件,戶外探險類項目與引導人員的專業素養存在不匹配、不適應的窘境。因此,要不斷加強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專業師資的培養力度,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的引導人員要有與內容相匹配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同時此類人員自身要在專業學習、實踐、研究3個方面進行整體性、動態性、持續性發展,從而不斷提高中小學戶外探險運動師資隊伍的建設水平。
專業的戶外探險運動場地是中小學開展戶外探險運動的基礎,如果沒有專業的、科學的、合適的戶外運動場地,在中小學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將會被束之高閣。因此,應加大各省市地區中小學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場地設施建設的力度。在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場地設施建設要堅持“充分利用資源、因地制宜打造”的原則,各省市地區的中小學校應當根據學校自然資源和地理環境特點,因地制宜地打造出適合中小學生進行戶外探險運動的場地基礎設施,建設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戶外運動探險場地。
美國戶外探險運動發展對我們的啟示:宣傳與育人相結合,提高民眾參與意識;以相關部門為依托,培養專業高素質人才;以中小學學校為突破口,讓青少年參與戶外運動成為習慣。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把原本局限于在學校內部開展的體育項目擴展到大自然中,讓學生融入自然、挑戰極限、形成優良品德,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目的。戶外探險運動在中學階段開展還處于探索階段,很多同學、領導對于戶外探險運動的認識接觸尚淺。但隨著社會日益關注學生體質的健康以及中小學體育發展的需求,在中小學階段開展戶外探險類運動項目是中小學體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必須加強戶外探險類運動在中小學的宣傳力度,引起學校、家庭、社會各界的重視,充分挖掘戶外探險運動對中小學生在健身、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綜合價值,以求更好實現戶外探險類運動在各地區中小學的推廣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