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波,馬冬生,田丹青,蔡文靜
(1.杭州蕓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16;2.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園林植物與花卉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251;3.浙江湖畔濕地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1;4.浙江農藝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1)
花海是指自然或人工成景的盛花植物景觀,在人的視線范圍內,呈現出色彩絢麗、開闊壯觀、整體感強的景象[1]。按照人工化程度,可分為自然花海、人工花海、半人工花海,當前人工花海還是花海景觀的主流[2]。為了達到“海”的效果,在人工花海景觀中常大面積應用草本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和多年生草本花卉)[3],主要因為草本花卉有著品種多、生長周期短、一年可種多茬等優點。杭州地區大面積使用草本花卉的花海景區包括徑山花海、太子灣公園、銅鑒湖花海等,這些花海景區在旅游旺季人流量大,成為很多人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雖然花海營造在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提高就業率等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花海營造中也暴露出許多難題,比如品種單一、種植成本高、花期較短、氣候和地理環境限制等[4]。黃曉斌[5]認為,在花卉品種選擇上,應要求盛花期在五一、國慶節、春節等出行集中的假期,方便游客時間安排。徐志豪等[6]認為,花海的可持續發展除了提高養護管理水平、賦予特色文化外,還應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本試驗通過對秋季播種的22種花卉的出苗率、花期、病蟲害等記錄比較,篩選出適合杭州地區花海大面積應用的低成本、易養護、觀賞性高的草本花卉,為花海營造中植物種類的選擇提供參考。
試驗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花海景區內,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溫資源豐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為1 150~1 550 mm。年平均氣溫為15.3~16.2 ℃,1月為全年最冷月,極端最低氣溫為-11.8 ℃。試驗種子于2021年10月采購于杭州聚星園林工程設備有限公司,種子來源均為國產。具體種子信息見表1。

表1 22種試驗花卉種子信息
單個品種測量時,去除雜質,隨機數出3份1 000粒種子,用分析天平分次稱量。稱重的小數位數與GB/T 3543.3—1995《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凈度分析》的規定相同。取差距小的兩份平均數為實測千粒重。
1.2.2 出苗率統計
2021年10月底進行土地平整和撒播花籽,播種后正常養護澆水,后期不進行病害防控和追肥,單個品種播種面積不少于20 m2。12月底隨機抽取1 m×1 m樣方進行出苗數量統計,重復5次。通過播種質量、播種面積和種子千粒重計算出單位面積播種量,再結合出苗數量樣方調查計算出苗率。出苗率低于0.01的品種將不再進行后續調查與評價。
1.2.3 花期觀測
以25%的花蕾開放記為始花期,75%的花蕾開放記為盛花期,75%的花蕾凋謝記為末花期,盛花期到末花期的時間間隔為最佳觀賞期[7]。在盛花期隨機抽取1 m×1 m樣方進行花量統計,重復5次。為直觀表現測試品種的抗病蟲和抗倒伏能力,本次試驗品種種植全程不進行藥劑防控,病蟲害和倒伏情況在最佳觀賞期進行記錄。“五一”勞動節之前不能達到盛花期的品種將不再進行后續調查與評價。
1.2.4 游客喜好排名
于2022年5月初在徑山花海景區內隨機抽取50名游客進行投票調查,投票內容為現場開花品種中游客最喜歡的5種花卉。依據投票數量對各品種進行排名。
在老主編力薦下,年輕的何良諸被調到文化廳,在省城安家立業了。那些年,煤炭生產萎縮,老礦幾近破產,工人工資欠發,礦工們圍攻市政府的事件屢屢發生。真正的采煤一線礦工,特能吃苦,連死都不怕,但讓他們“轉制”,換一種活法,等于叫榆木疙瘩開竅。饑寒起盜心,礦區治安狀況惡化,暴力突發案件不少。這些,何良諸知道,心情沉重。舊滿文文物被竊,是真的嗎?
結合生產需要和游客喜好,依據層次分析法對“五一”前開花品種進行定量打分[8]。單個調查性狀滿分均為10分,最終每個品種的6個調查性狀評分加總后計算平均分。相關調查所占分值如下。
出苗率。出苗率>0.1,10分;0.1≥出苗率>0.05,8分;0.05≥出苗率>0.01,6分;出苗率≤0.01,0分。
盛花期。盛花期在4月下旬,10分;盛花期在4月中旬,8分;盛花期在4月上旬,6分;盛花期在3月下旬,4分;盛花期在3月下旬以前和4月下旬之后,2分。
最佳觀賞期。最佳觀賞期30 d以上,10分;最佳觀賞期20~30 d,8分;最佳觀賞期20 d以下,6分。
花量。在1 m2內,花量>100朵為10分,100朵≥花量>50朵為8分,50朵≥花量>10朵為6分,花量≤10朵為4分。
病蟲害和倒伏。無明顯病蟲害和倒伏為10分,輕微病蟲害或倒伏為6分,嚴重病蟲害或倒伏為2分。
游客喜好排名。排名第1~3為10分;排名第4~6為8分;排名第7~9為6分;排名第10及以后為4分。
采用Excel 2007進行數據的整理及統計分析。
由表2可知,本次試驗所用花卉種子多數千粒重不超過2 g,種子質量較小,且種子間千粒重差別較大。其中,千粒重最大的是羽扇豆,最小的是金魚草。

表2 不同花卉種子千粒重和出苗率
不同品種間出苗率差別較大。22種花卉中有6種出苗率為0,分別是柳葉馬鞭草、桔梗、花菱草、松果菊、釣鐘柳、藍香芥;有4種出苗率大于50%,分別為羽扇豆、麥藍菜、矢車菊和金盞菊。
由表3可知,相同的播種時間下,不同品種進入始花期的時間相差較大。開花早的于3月上旬進入始花期,開花晚的要到4月下旬。植株由始花期轉入盛花期的時間間隔較短,最快只需2 d。

表3 不同花卉的花期和開花量
不同種花卉的最佳觀賞期差別較大。最佳觀賞期較短的是麥藍菜、藍亞麻和林蔭鼠尾草,只有15~20 d;最佳觀賞期比較長的是白晶菊、金盞菊、細葉美女櫻和矢車菊,均超過30 d。
不同種花卉的花量相差較大,花量最大的是麥藍菜,可以達到1 304.0朵·m-2;花量最小的是林蔭鼠尾草,只有2.6朵·m2。部分品種盛花期效果見圖1。

A—白晶菊;B—金盞菊;C—麥藍菜;D—美麗月見草。
試驗調查表明,矢車菊病蟲害最為嚴重,癥狀表現為由基部向上逐漸萎蔫,至最終枯死,發生時間從苗期開始,貫穿整個花期。麥藍菜由于花量較大倒伏最嚴重;白晶菊雖然花量也大,但是植株矮小緊湊,直立性好,只有輕微倒伏。其他品種則表現良好,無病蟲害和倒伏現象(圖2)。

E—麥藍菜倒伏;F—白晶菊倒伏;G、H—矢車菊病害
由圖3可知,游客喜好排名第1~3的分別為美麗月見草、白晶菊、矢車菊;排名第4~6的分別為藍亞麻、大濱菊、細葉美女櫻;排名第7~9的分別為麥藍菜、金盞菊、冰島虞美人;排名第10的為林蔭鼠尾草。

圖3 游客喜好花卉投票結果
由表4可知,“五一”勞動節前開花的10個品種中,按各具體指標的評分標準,6個性狀評分加總后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美麗月見草、藍亞麻、細葉美女櫻、白晶菊、金盞菊、矢車菊、大濱菊、麥藍菜、冰島虞美人、林蔭鼠尾草。

表4 各調查性狀綜合評分
通過22種草本花卉的秋季播種試驗,綜合分析出苗率、盛花期、最佳觀賞期、花量、病蟲害和倒伏情況以及游客喜好,篩選出適宜杭州地區春季花海營造中大面積應用的7種花卉,分別是美麗月見草、藍亞麻、細葉美女櫻、白晶菊、金盞菊、矢車菊、大濱菊。本試驗的播種時間安排在10月底,這個時期通常是秋季旅游的末期,可以有效避開人流高峰,也是多數秋季開花品種的末花期。為提高出苗率和增加生長量,生產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播種前施加底肥、播種后覆蓋無紡布或薄膜、生長后期追肥,而這些措施本次試驗中均未使用[9]。試驗品種中有些品種發生出苗率為0的情況,可能原因包括種子質量、播種期不適宜、后期養護不到位等問題,故應在播種前進行發芽率測試[10]。花期的觀測受水肥條件和氣候影響比較大,露地播種花卉更是如此。因此,要使花期提前或者增加花量,肥料是必要條件。在實際生產中也可使用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控,以達到較高的成活率和開花率。
游客對現場花卉的排序受游客的性別、年齡、審美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問卷調查能結合游客個人信息做分析,可以幫助花海策劃時有針對性地選擇花卉品種。由于本次篩選重點是“五一”勞動節前后開花品種,所以一些晚花品種和當年開花量較少的品種,比如大濱菊、荷蘭菊、耬斗菜等,在本次綜合評分中分值較低或者未評分。如果不追求大面積、多品種同期開花,本次試驗中不同時間開花種類也可為生產實踐提供參考依據。綜上所述,本試驗的6個調查內容能較全面、客觀地對試驗品種進行評價。本次篩選出的7種花卉色彩和高度也各有不同,既可單獨應用,也可以用于復合化的景觀結構層次[11]。在花海營造過程中還有很多待開發的花卉類型,為滿足當下游客多樣、新奇的審美需求,花海建設應因地制宜、不斷探索,積極推廣新的花卉種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