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拿手好戲”習作訓練要求我們寫出練習的經過,分享其中的故事,在描寫時要注意寫作順序和事件的詳略。究竟哪些事件應該簡單寫,哪些事件應該具體寫呢?我們一起讀一讀下面這篇習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有的人是畫畫,有的人是騎自行車,還有的人是做飯……無論哪種本領,在學習時都要經歷一番“寒徹骨”,才可以獲得“梅花撲鼻香”。我的拿手好戲是打乒乓球。
五六歲時,媽媽給我報了乒乓球班,一開始我并不喜歡打乒乓球,因為我的球技非常“菜”。但是在教練的指導下,我在一點點進步。
學乒乓球第二節課,我就遇到了困難。教練讓我們學“拉球”,球拍側向接觸球,把球打回去。這樣打出的球有強烈的側向旋轉,也叫弧旋球。這個動作對初學者來說就有點難了,要求手與身體同時運動。一開始,我只動胳膊不動身體,為此教練費了許多心思教我。“轉身,蹬腿。轉身,蹬腿。”我默記要領,日復一日地練習這個動作,練得腿和手臂又酸又痛,汗水浸濕了大片衣服。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段時間后我終于熟練掌握了拉球。以“拉”作基礎,在之后的“霸王擰”“扣殺”“反拉”等動作技巧上,我學得非常快。這不,看我學藝不錯,教練安排我跟他打一場比賽呢。
比賽開始。教練先發球,一個下旋球朝我“飛”來,我輕而易舉地給他“旋”了回去。教練又輕輕一拉球,我急忙用正手打了回去。接著教練來了個扣球,這次我“旋”不回去了,只好用正手“駁”回。教練的球打得忽左忽右,我應接不暇,最終還是沒有接到。接著輪到我發球,我想給教練來個“下馬威”,發了一個低下旋球,球旋轉著向他“飛”去,教練反應迅速把球擋飛。我又一個上旋加短球回了過去,教練一下扣殺……兩局比賽,我們打成平局。
旁邊看比賽的同學們都忍不住大聲喝彩,掌聲、歡呼聲連成一片,我高興極了。
打乒乓球讓我變得自信和堅強,也使我明白一個道理: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要好好把握發展的機會。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練就一手好本領,藝多不壓身。我的拿手好戲——打乒乓球,它會陪伴我一生。
老師點評
美無時無刻都在你身邊,就看你是否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小作者細心觀察自己的生活,發現亮點,積累素材,習作自然豐滿。小作者嫻熟地運用了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和動作描寫等寫作方法,為習作增色不少。當然細節描寫和場面描寫是本文的最大亮點,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由拿手好戲悟出哲理,水到渠成。習作引用古詩、乒乓球專業術語,恰到好處。抓住動作、神態等描寫,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作者系安徽合肥城北小學六·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徐革萍】
構思練筆
曹錦芃同學開頭點明拿手好戲是打乒乓球,簡單介紹了“我”如何克服困難練習打球,具體寫了和教練打球的經過。其中練習打球部分選取“拉球”來重點介紹,沒有把每項技巧動作的學習過程都寫出來。我們在寫作前,可先編擬提綱,捋清寫作思路,提前計劃好哪些內容為重點部分,詳細描寫,哪些內容可以寫得簡略一些。
請你把作文提綱寫完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