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不管多大風雨,我們迎風前進;不管多少失敗,我們永不言棄……”當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邊響起,往事如在眼前。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個個可愛的孩子,那些美好的瞬間,已成為永恒的記憶。
初訂方案,傳遞別樣溫情
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出于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有時會做出“越界”之事。面對偶爾“越界”的他們,教師除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能做些什么呢?
通過對學生日常的觀察,我發現所謂的“越界”行為多發生在周末的無聊時段。那我就合理安排課外時間,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朝有益的方向加以引導,使他們心靈不空虛。校園文化節活動給了我最好的時機!
我和各科教師共同商議,最終被《不放棄》這首歌曲深深感染,將其定為藝術節參演曲目。離表演只有3周時間,學生要學會唱這首歌,學會打手語,掌握隊形變化。
第一周,我將視頻推送到平板,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獨自練習。第二周,在音樂課上,音樂教師負責歌曲,語文教師負責手語,我負責指揮,提供參考意見,師生配合,基本會唱歌曲,會打動作。
每周只有一節音樂課,為了不占用正常上課時間,到了課間或放學,我和語文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排練。排練中的他們是那么認真,隨著音樂節拍舞動,露出燦爛的笑容。
5次排練,彰顯集體智慧
從選定節目到上臺,我們歷經5次集體排練,其中印象深刻的有2次。
一次是在音樂課上,因需要調整隊形,音樂教師提議到教室外空間大的地方練。于是,師生迅速在籃球場上集合。看似簡單的隊形變化,我們經過多次的嘗試才最終確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漸漸走到了一起。
另一次是學校通知下午進行第二次“選拔”。上午放學鈴聲剛落,我和語文教師就帶著學生來到足球場排練,同時編發信息告知家長,請家長放心。在排練過程中,看到手語不標準、演唱表情不到位等問題時,我腦中曾閃現出“放棄”的念頭。但看著那一張張稚嫩的臉上堅定的神色,我的心又平靜下來。怕什么?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正是這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激發了我們奪勝的斗志。等所有學生全部離校后,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身體雖累,但心里很甜。因為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做好這件事。
盡情綻放,展現青春活力
正式演出前,化好妝的女生給不會化的男生涂涂抹抹,男生也極力配合。平時調皮搗蛋的男生個個挺直腰板,目光堅定。是啊,從初選成功到5次彩排,他們付出了許多心血和汗水。終于要登上夢想的舞臺,他們沒有緊張,沒有膽怯,有的只是向上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他們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舞臺,滿懷激情歌唱初心與夢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綻放光彩。
這一段獨特的經歷,讓學生都深深明白了自己的價值,更懂得了集體的意義;這一段獨特的經歷,將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因為他們明白,只要不放棄,就能點亮生命,創造奇跡!
(本欄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