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 清
(西部第三方檢測集團(寧夏)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1)
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為了保證農作物的產量以及質量,種植戶會使用多種農藥,而農藥使用量一旦超過標準,則有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農藥殘留,有損農產品的質量。食品檢測工作的重點是為農作物的質量提供保障,因此對于檢測機構來講,應結合實際需要進行技術選擇,以提升檢測工作的質量,使其發揮預期效果,為農產品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農藥檢測工作是農產品銷售之前的最后一道程序,若相關檢測數據和參數指標可以達到質量控制的需要,則表示農產品可以進行銷售和食用,進而降低在后續銷售過程中由于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的很多隱患。農藥殘留很有可能會引發中毒現象,因此為了降低農藥殘留量,企業需要與相關機構進行配合,利用測試工作保障食品安全。
通過市場上農藥檢測機構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農藥殘留檢測工作需先從目標對象中選擇樣本,而在樣本檢測工作中,機構人員可以對農藥使用類型以及含量進行初步了解,為進一步降低農藥殘留相關措施調整提供依據[1]。
檢測過程中若發現有食品不達標的情況,檢測機構人員會及時告知農戶或者企業,停止食品的后續銷售。此外,對于尚且沒有銷售的食品來講,則需要進行優化,并再一次進行食品農藥殘留檢測,直至其可以達到農藥殘留檢測的標準。若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內含危險藥物的食品,則應該第一時間告知上級管理部門進行處理。
在檢測工作中,若發現有嚴重的參數超標,技術人員便會和農產品企業進行溝通,并到種植區域進行后續的深化檢測工作。而在不同程度的檢測工作中,技術人員也會與農戶進行溝通和了解,從而結合實際情況精準指導農戶了解農藥殘留危害以及降低農藥殘留、農藥科學配比等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食品由于檢測不準確,食品存在一定的農藥殘留,在食用過程中很容易對人體健康狀況產生影響,甚至會出現急性中毒的情況。其主要表現為人體出現神經紊亂或者胃疼等狀況,若不能及時進行處理,則對人體危害較大,甚至會出現死亡。此外,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農產品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同時農作物和食品類別的豐富也會加大農藥殘留的可能[2]。
專家在進行檢測試驗與分析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農藥有致癌、致突變、致畸效應,若不慎被食用,則會出現慢性中毒狀況,成為其他病癥的引發原因之一。
很多農藥具有可溶性的特點,若長時間在食品表面,則易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且還會對臟器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出現慢性中毒現象。
生物測定技術的應用原理是指利用對生物以及化學反應類型的分析,檢查食品表面的農藥殘留含量。在具體工作中,可以利用病菌抑制形式分析判斷農產品表面是否含有殺菌劑殘留。此外,還可以運用中毒反應測試的形式,反向了解食品表面是否殘留殺蟲劑。
①氣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技術的使用原理是根據不同種類物質之間的檢測數據差異,對樣品進行分析檢測,進而結合固定時間以及流出色譜柱的順序了解農藥殘留量和種類。該技術已成為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方式。②液相色譜法。與氣相色譜法不同,液相色譜法的應用原理在于以液體作為流動相,可以應用在分子量較大的檢測工作中,能夠對不易檢測的農藥進行精準測試,以此提升檢測質量和效率。③超臨界流體色譜法。超臨界流體色譜法是根據物體在特定溫度以及壓力環境下的情況進行分析,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有效達到氣相分離的目的。
隨著生物化學技術的不斷優化與升級,農藥殘留檢測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其中,酶抑制法可以對有機磷等物質進行測定。在具體工作中,技術人員會在樣品中添加乙酰膽堿酶,若樣本中的酶物質沒有發生明顯改變,則說明食品樣本中無有機磷類物質。
儀器檢測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農藥殘留檢測形式和技術,具有時效性強、檢測質量好的特點。在具體工作中,技術人員需要挑選檢測樣品,并進行稱重,以此確保檢測的精準度。此外,在完成前期樣品制備之后,需要對樣品的溫度以及保存環境進行檢查。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檢測工作的質量和精準度,還應合理選擇和應用儀器,進而從根本上降低檢測誤差[2]。
索式提取法也被稱作連續提取法,是指在樣品中進行化合物萃取的一種形式。在檢測之前,技術人員需要對樣品進行研磨,以此增加其與溶液的接觸面積。此外,在研磨之后應該運用相關儀器對其進行加熱,并利用液化的形式,觀察液體中的虹吸情況,這樣便可萃取出溶劑中的有毒物質。
超聲波提取法是利用超聲波技術打破植物樣本的細胞壁,使藥劑進入到植物細胞中,從而觀察植物上方是否存在農藥殘留。農藥殘留提取形式可以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因此不僅可以使用在食品檢測工作中,還可以運用在藥材檢測中。
加速溶劑萃取法的技術原理是利用設備溫度的提升提取出農藥中的目標檢測物。這種形式可以被重復使用,且整體效率較高。此外,這種技術的使用時間較少,且不會運用大量的溶劑,因此被廣泛應用。與此同時,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物質分解效率大大提升,能夠實現有效萃取,且這種技術不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可以滿足高質量的檢測需求??傊m然檢測方式有很多,但依舊要掌握好技術應用細節,這樣才能夠為我國食品農藥檢測提供技術幫助。
(1)加強對溶劑制備的關注。檢測工作中通常會使用到很多溶劑以及吸附劑,可針對農藥種類的不同而選擇性使用。
(2)技術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吸附劑等溶劑進行詳細檢測。
(3)控制好樣本制備的質量,并從以下兩方面提升技術應用效率。①結合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測試卡。測試卡是現在農產品檢測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檢測形式,可以簡單、便捷地檢測農藥殘留狀況,幫助管理人員了解農產品表面是否存在有機磷或者其他類型的農藥。②在檢測工作中,技術人員需要科學地選擇測試卡,這樣才能夠針對性地進行檢測,提升檢測質量[3]。
檢測流程的質量也是影響最終檢測效果的關鍵,因此要求技術人員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加大對流程的管理和控制。①對流轉過程加大管理和控制。要求工作人員在完成樣品選取之后,及時地對樣本進行清理,減少其他因素對食品安全的影響。此外,在清理完成之后需要將其放在指定的聚乙烯袋子中,最大程度地保護樣品的原有情況。不同的檢測形式在檢測效果上也有一定的區別,因此在流轉的過程中需要加大對技術應用質量和標準的重視和關注,管理人員在此過程中應加大監督管理力度,以此確保每一個操作環節的精準性。與此同時,在完成檢測工作之后,技術人員需要第一時間出具檢測報告單,進而保證檢測工作的時效性。②在樣品制備過程中需要對莖類植物和葉片上有腐朽區域的植物運用標準的方法進行科學處理。對于樣品的保存過程來講,則需要根據樣品的形狀和外觀狀況進行勻漿處理,并結合檢測需求將樣品劃分為多份。在樣品大小方面也要均勻選取,以此增強樣品檢測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與此同時,在檢測的過程中要將樣品放置在檢測區域中,而對于沒有使用到的檢測樣品則需將其放在聚乙烯袋子中,進行科學保管并做好標識,為后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4]。
檢測技術應用質量與技術應用過程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所以在檢測工作中應該加大對技術實施步驟與細節的重視,并時刻將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放在工作中的首要位置。①對于冷凍食品來講,則要在其恢復至常溫之后進行儀器的選擇和測量。②勻漿處理的時間和力度對于最終的勻漿質量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在前期的靜置階段,可以在樣品中加一定量的鹽,并適當搖晃。而在后續處理階段,要保證液體的性能狀況,使其處于不流動狀態,這樣才能夠達到檢測需求和標準。③在數值計算過程中,要加大對農藥自身藥物代謝情況的關注。例如,在進行甲拌磷以及克百威檢測時,應該加大對代謝物的重視,并在數據計算時,盡可能地確保檢測質量[5]。
綜上所述,在經濟質量以及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人們對食品健康的關注也進一步加強,要求檢測機構應該結合市場情況以及人們所需,對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情況進行精準檢測,以此降低農藥使用對后續產品質量的影響。此外,相關機構需要對檢測技術的研發與運用加強重視,并對工作人員的日常檢測工作進行科學監督,進而幫助農產品生產企業及時針對問題采取措施,以此保障農產品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