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鵬
(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2500)
在科學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社會生產生活各方面開始滲透智能化技術,此時,智能化建筑備受各界關注。智能化機電設備是智能建筑重要的基礎設施,其有著較高的使用率和實用價值,無論是國家相關部門還是各大企業、民眾,都十分關心智能化機電安裝工作。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涉及的學科知識、專業內容、公眾等較多,要想保證高效地利用智能機電設備,就要綜合使用各項技術,提高安裝水平。計算機技術是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必不可少的基礎性技術,同時,現代智能建筑還引入了環境保護、衛星通信等高新科學技術和內容,這些高新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比如,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嚴格監控建筑供電系統、供水系統、照明系統等,保證高效地完成整個系統的運行,還可以及時發現鎖定機電設備運行故障,提高機電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1)建筑使用性能得到提升。智能化機電設備是智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組成內容,科學地安裝智能化機電設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服務功能,豐富建筑物性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實現建筑物整體性能的提升。
(2)符合時代發展需要。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加上國家的大力支持,促使我國智能化建筑獲得快速發展。雖然我國智能化建筑起步晚,但是經過國家和相關研究者的不斷努力,智能化技術及硬件設備設施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很多智能建筑都可以自動監控并且生成信息,嚴格管控各項設備設施。通信技術和建筑物的融合催生了智能機電設備,科學合理地安裝機電設備,可以優化配置各項資源,給使用者帶來更加優越的體驗,智能機電設備也必然會在未來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和發展。
(3)建筑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智能化機電設備具有專業性、復雜性、系統性等多方面的特點,在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技術人員需要以先進的管理理念為基礎綜合使用多種先進的技術才能優化人居環境,比如,多媒體技術、可視電話技術等。在智能建筑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會進一步融合更多的先進技術,提高智能建筑管理水平,保證綜合管理目標順利地實現。
機電主體設備是機電系統運行的首要內容,在安裝智能化機電主體設備時,應嚴格控制安裝過程。
集成遠程處理機是建筑工程機電設備中的主要設備,能夠統一化、集成化管理工程實施中相關輔助性設備,并且利用有效手段在處理過程記錄相關信息,為后續更加順利地開展施工作業創造有利條件。
在安裝處理機設備時,首先要和上拉電阻對接,保證作業設備位于相同連接線路中,各個系統能夠協同工作。在此基礎上,可以在建筑施工附近區域對接上拉電阻,通過連接電阻后,能夠將供電系統、供水系統等功能性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提高。同時,在對接電阻過程中,要為后續設備調試、維修、保養等預留足夠的空間,保證可以遠程控制建筑工程機電設備設施。在預留智能化設備安裝空間時,還要考慮雙重聯機的安裝,保證雙重聯機安裝空間足夠。
在安裝完遠程處理機設備后,還要將傳感器設備安裝于機電設備接口位置,在安裝傳感器設備過程中,注意考慮環境溫度、溫度條件、通風等現場作業環境,合理地選擇傳感器類型和安裝位置。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對智能化機電設備通風條件產生負面影響,保證機電設備運行中產生的熱量可以及時散發出去,避免散熱條件不合理引發設備故障問題。如圖1為傳感器運行原理圖。
圖1 傳感器運行原理示意圖
安裝傳感器設備時,主要避讓機電設備蒸汽出風口、設備接線位置,可以通過預測水流綜合流向將設備閥門開關位置確定,如果有必要,還可以通過計算定位安裝位置,從而避免外界環境干擾相關操作行為。
在安裝柱體設備后,還要消音處理避免設備運行產生過多噪音污染。比如,可以采取隔離方式,設置隔絕墻、隔音門等,隔離設備內部噪音,避免機電設備運行干擾室外的活動。在安裝室外機電設備時,合理地選擇隔音材料,盡量選擇節能環保、噪聲控制能力強的隔音材料。此外,可以盡量選擇具有減震作用的底座,安裝機電設備底座時保證牢牢固定,獨立劃分安裝過程,將設備底座出現的震動問題有效避免,從而達到減震、控制噪聲的效果。
管線是保證機電設備運行、信息傳輸的基礎設施,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中,涉及的管線類型、安裝工作量較大,為了避免發生管線施工沖突,可以借助BIM等信息技術構建三維模型,模擬機電設備、管線、建筑土建結構等,通過調整優化模型中管線的安裝位置避免發生沖突,如圖2為管線優化布置示意圖。
圖2 機電設備管線碰撞檢測可視化示意圖
利用BIM技術可以仿真模擬機電各種管線的布置情況,在顯示界面直觀地展示管線布置情況,明確是否存在碰撞問題。該平臺中勾選“檢查對象”后,可以利用碰撞檢測工具自動化地掃描模型中的各項數據信息,采用不同的顏色標注管線,并且用深色標注存在碰撞的節點,如圖2所示。在布置過程中,智能化機電設備涉及的管線更多,為了將布置結構的美觀性提高,可以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分層次排列管線,并且暫時不考慮局部存在的碰撞點,暫時留置,在整體設計完成后,細化調整局部。在安裝過程中,應盡可能拉開高層、中層、低層3個高度的管線,從而保證軟件繪制的便捷性。在綜合布置智能化機電管線后,檢測管線碰撞點,根據建筑結構本身特點將管線標高確定,微調設備管線完成整體布置工作。
在信息時代,建筑物應用智能化機電設備的數量不斷增加,此時,如何保證智能化機電設備的安全成為重點考慮的內容。雷擊是建筑物常見的自然災害,通過設置防雷接地保護系統,可以避免雷擊損害智能化機電設備,保證機電設備及建筑物的安全。首先,安裝人員應認真研讀設計圖紙,在明確設計意圖后,按照施工規范開展防雷接地安裝技術。其次,做好防雷接地設備和輔材的合理選擇,將施工工藝和操作方法確定。最后,靈活處理特殊情況。在進行異形結構室外接地電阻安裝中,通過端子測試明確防雷接地線的安裝位置,通常在鍍鋅扁鋼和圓鋼部位安裝引下線或基礎接地網。在裝飾外墻時,可以用具有裝飾作用的面板保護墻面,然后貼上紅色接地標志為今后檢修維護提供指引。
為了保證建筑物的美觀性,當前通常使用暗裝的方式安裝機電工程的開關插座,在安裝中對以下操作要點提高重視:第一,按照150~200mm的間距控制開關和門框的間距,按照不小于150mm的標準控制并排開關的間距,按照不小于300mm的標準控制立面插座和地面的間距。第二,接線時要注意將相線開關切斷,按照“左零右火”的原則安裝對應的插座孔,上面為接地線。
機電設備在運輸、再安裝等環節其狀態可能產生改變,經過調試可以正常使用。通常專業技術人員調試后,可以保證設備正常使用。調試前,工作人員首先檢查和調整設備參數,對設備完整性進行核查,避免出現機油滲漏等情況。在調試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根據設計圖紙做好設備性能的考察,檢查設備各項性能,采取空負荷、滿負荷調試設備。在具體調試中,嚴格遵守調試操作規范,記錄相關調試內容。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人員都要參與其中,保證對調試流程熟練地掌握,將機電設備的應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機電設備調試階段應注意以下事項:第一,檢查通電情況。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線路多,如果接線存在問題,設備無法運轉,為此,檢查通電情況明確線路是否正常。第二,檢查空載運行狀態和負荷情況,如果負荷小,會導致設備運行效率降低,此時可以調整相關參數。第三,核對機電保護系統整定值,做好參數調整,提高設備運行水平。技術人員安裝調試時,要和自身經驗相結合,嚴格遵守規范標準,遇到存疑部分,及時和相關工作者研討解決方案。
在安裝調試機電設備后將安裝調試不當引發的機電設備故障問題減少,可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安裝人員不但要提高安裝調試水平,還要嚴格堅持高標準驗收。
首先,機電設備安裝單位嚴格設置驗收標準,做好嚴格驗收,嚴格驗收各個環節后編寫驗收結果,向監理部門提供詳細準確的驗收報告。
其次,由監理人員驗收機電工程安裝結果,由具備資質的工程師驗收整個機電系統,加強檢驗關鍵環節,在確認檢驗合格后簽字確認,做好檢驗報告單的編寫。
最后,試運營階段及時反饋出現的問題,保證機電設備可以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機電設備運行效率,提升生產效率。
當前,很多領域都開始應用信息技術,安裝智能化機電設備時,也應當積極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重視應用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將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管理的質量、效率全面提升。安裝管理人員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統及時獲得準確的數據信息,各個部門之間也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高效溝通協商,對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工序進行動態化監管,保證及時發現并且解決安裝中出現的問題。智能化機電設備對安裝人員專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為此,安裝管理團隊應當加大安裝過程管理力度,保證按照規范要求安裝智能化機電設備。最后,可以利用信息系統記錄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過程,通過完善信息系統可以支持后續智能化機電設備的調試、維修、保養等工作,也可以為其他安裝項目提供參考。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往往受到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的影響,為了保證設備安裝的效果,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嚴格遵守操作規范流程,明確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要點,同時,加大管理力度,確保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效果。本文重點對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技術要點進行了探討,希望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