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保才旦,仁增多杰
(青海省藏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7)
發汗是一種反射性活動,下丘腦的發汗中樞是發汗的主要中樞,小汗腺主要受交感膽堿能纖維支配,位于手、足、前額處的小汗腺受腎上腺素能纖維支配,交感神經興奮時汗出增加,交感神經抑制時汗出減少[1]。自汗、盜汗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種病證,即人在安靜狀態下、日常環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過多,甚則大汗淋漓。自汗、盜汗多屬于西醫學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及結核感染也常以多汗為主癥,有些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小兒也常有自汗、盜汗的表現。國醫大師尼瑪是青海省獲得國醫大師稱號的藏醫,擅長藏醫藥的炮制與神經性疾病的診治,尤其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癥肋間神經痛及頸椎增生引起的偏頭痛、頑固性失眠、自汗、盜汗療效獨特。哲西療法是運用動植物油脂和輔料藥物混合擦涂全身或特定部位,以強身健體、治療疾病、恢復臟器功能,并可延年益壽的一種治療方法?,F將醫師大師尼瑪運用藏醫哲西療法治療神經性自汗、盜汗經驗介紹如下。
藏醫認為,自汗、盜汗是三大基因失調引起陰陽失衡的一種典型表現。國醫大師尼瑪認為,神經性自汗、盜汗主要是體表(皮下和肌腱支配神經)和支配脊椎、四肢的神經受到刺激或功能紊亂引起的一種表現,少數患者自覺體表有局部發熱或發冷,但觸摸體表溫度無變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以精神或神經感覺異常為特征的綜合征,臨床表現以主觀癥狀為主,如頭痛、失眠、煩躁、厭食、自汗、盜汗、心悸等,檢查多無器質性病變[2]。
國醫大師尼瑪認為,神經性自汗、盜汗的病因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自汗是外界環境變化和某些外治療法治療后局部神經受刺激引起的癥狀,是因紫外線和藥物改變了局部神經或神經中傳輸的“隆”的功能而短暫出現的癥狀,尚未出現局部發熱或發冷,有時可不治而愈。病理性自汗主要指腦組織損傷(腦出血)、脊椎病變(骨質增生,椎間盤膨出、突出等)及局部創傷后遺癥引起神經壓迫和功能紊亂,造成局部神經功能減退;功能性的“隆”流動受阻,造成氣滯血瘀、脈絡瘀阻,以及皮下“黃水”(皮下組織液)、“隆性炎癥”改變(是一種不穩定性無實質性炎癥,屬于功能性病變)等,從而導致汗癥。本病還涉及多系統功能紊亂,其中以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紊亂較為常見[3]。
2.1 操作方法及效果 取糌粑(青稞炒熟后磨成粉)300 g,肉豆蔻粉、茴香粉各50 g,混合后加入融化酥油液30 m L,攪拌均勻。治療時取100~200 g涂擦于頸部、腋窩、胸前、后背、陰囊、大腿及腘窩等處,藥量隨涂擦范圍而定。涂擦時間一般為20~30 min,涂擦與按摩同步進行,至患者感覺發熱為宜。每日1次,5 d為1個療程。治療后臥床休息0.5 h,避免洗澡或著涼。國醫大師尼瑪臨證總結發現,約98%的神經性自汗、盜汗患者應用該法可治愈,且方法簡單,患者經指導后可自行操作。
2.2 起源、發展及主治 哲西療法是青藏高原的古藏人在與嚴酷環境和疾病作斗爭中總結而來,其早期的治療方法是食療,將糌粑和酥油等食物涂擦于體表以治療疼痛和發熱。隨著對疾病進一步認識和醫家經驗累積,該療法逐步完善且代代傳述。宇妥·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列有“擦涂療法”(即哲西療法)章節,并詳細講述了該方法的操作方式、藥方配制及主治等內容?!端牟酷t典》記載哲西療法可治療皮膚粗糙、出血、身體虛弱、視力模糊、失眠、過度勞累等“隆”性疾病[4]。
本文所述的哲西療法是國醫大師尼瑪以《四部醫典》中的擦涂療法為依據,經過長期臨床實踐總結而創。其使用哲西療法治療自汗、盜汗的思路與治療機制有以下幾點。①該療法具有祛風除濕、行氣活血、通經功效,可改善病變部位血液循環,緩解局部肌肉痙攣,同時可促進瘀血和黃水吸收,消除水腫和軟化筋絡[5]。②哲西療法配方中的肉豆蔻和藏茴香均可治療“隆”性疾病,在治療自汗、盜汗中起主要作用。藥理學研究發現,肉豆蔻有止瀉、抗菌、鎮靜、保護心肌、營養神經等作用[6],小茴香有中樞作用和箭毒樣作用[7]。③受傷的急救措施可采用按摩和涂擦酥油,通過按摩可促進藥效吸收,油脂有易滲透的特點,也可促進藥效吸收[8]。④哲西療法在酥油和按摩的作用下,藥效經毛細血管和穴位到達病位,與口服藥物相比,該法具有起效快、作用強的特點,且無不良反應。
(1)患者,男,58歲。主訴:盜汗3年余?;颊?年前開始頸、胸、背部汗出甚,無定期,出汗前感覺悶熱、發燙,但觸覺冰涼,伴心急、煩躁、手足心發熱、眠差、多夢,大、小便正常,舌質紅、苔白,脈粗而緩。既往有頸椎增生,否認心臟病史、結核病史。診斷:神經性盜汗。病機分析:頸椎病引起氣滯血瘀、脈絡瘀阻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自汗、盜汗發生。給予哲西療法治療,取哲西藥物涂擦頸部至腰椎處。治療5 d后患者諸癥緩解,精神狀態良好,睡眠可,脈和緩有力,舌質淡紅、苔薄白。
(2)患者,男,45歲。主訴:自汗、盜汗10個月,加重9 d??滔掳Y:稍微活動,汗出加重,全身汗出,夜間為重,伴困乏無力、眠差、精神差、手足心發熱、視力模糊,偶爾出現四肢及后背部神經刺痛、四肢麻木、記憶力下降,舌紅、舌乳頭成鮮紅色,舌苔薄白,脈細數?;颊?年前因高血壓病引起腦出血?;颊呒凹覍贌o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疾病及傳染病史;家族有高血壓病病史。CT檢查顯示:后腦出現高密度影,考慮為腦出血灶。血細胞分析、免疫功能、紅細胞沉降率(血沉)、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及甲狀腺功能均正常,血糖和血脂正常。無肺結核病、冠心病、脂肪肝、類風濕關節炎及慢性關節炎等疾病。診斷:神經性汗癥。病機分析:腦出血損害周圍神經功能,導致功能紊亂而出現汗出加重,全身汗出,夜間為重,伴困乏無力等癥狀。給予哲西療法治療,取哲西藥物涂擦全身,每日2次。治療2 d后,患者自汗、盜汗減輕,睡眠質量提高,神經刺痛消失。治療5 d后,患者活動后出汗、夜間盜汗緩解,精神狀態良好。治療8 d后,患者癥狀完全緩解,偶有四肢麻木感。
(3)患者,女,63歲。主訴:盜汗1年余??滔掳Y:無規律性悶熱,自汗,夜間盜汗較重,無睡意,伴無力、頭暈、心急、心慌、胸悶、局部神經鈍痛或刺痛。既往史:2016年患者腹及背部出現帶狀皰疹,經中西醫結合治療3個月后皮膚表面瘡傷完全愈合,但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逐漸加重,此后2年使用各類治療方法,后遺神經痛稍緩解,但出現不明原因的自汗、盜汗,活動、進食或陰冷天時癥狀加重。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心功能均正常,血沉和C-反應蛋白稍高。無傳染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診斷:神經性自汗、盜汗。病機分析:病毒和炎癥引起周圍神經功能損害,導致功能紊亂。給予哲西療法治療,取哲西藥物涂擦全身,以帶狀皰疹部位為主,每日2次。治療3 d后電話隨訪,患者自述無力、頭暈緩解,自汗、盜汗、心慌、胸悶減輕,僅活動和進食時有自汗、盜汗現象。治療5 d后,患者偶爾出汗,局部神經鈍痛或刺痛癥狀緩解。為緩解神經痛,在哲西藥物中加藏藥西群(外用止痛藥)10 g,每日1次。治療8 d后隨訪,患者自述諸癥緩解。
自汗、盜汗是臨床常見癥狀,治療時首先應辨別是否為病理性汗出,其次辨析其病因病機。國醫大師尼瑪認為,自汗、盜汗主要是因骨質增生、骨關節病變導致神經受壓或“隆”的流動障礙,使氣滯血瘀、脈絡瘀阻、陰陽失調,同時甲狀腺功能亢進、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結核病也可導致該病。機體經絡不通和所在“元氣”流向改變,氣虛不固、營衛不和也可導致自汗、盜汗。哲西療法具有活血化瘀通絡、祛風散寒、瀉火除煩、益氣固表功效,其中酥油滋養補氣、舒筋通絡,可加強營養神經作用;肉豆蔻有止瀉、抗菌、鎮靜、保護心肌、營養神經等作用[6];酥油可促進藥物滲透,使藥效通過毛細血管到達病位,從而調和陰陽、滋養補氣、疏通氣血而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