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華(銅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書 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新研究
作 者:張云閣,賀堯夫
出版單位: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2月
定 價:28.00元
ISBN:9787308153478
理論為實踐提供了依據與基礎,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推動理論的深化。在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中,不僅要開展理論教育,還要重視實踐教學,這兩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過去的思政教育中,經常會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主客體不明確等問題。實踐教學創新方面的研究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新研究》一書,分析了如何構建思政課教育教學創新框架,有效指導了實踐教學創新。該書主要分為三部分,上篇概述了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中篇主要研究了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下篇則歸納闡述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和方法。
新時代,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要牢牢地把握住實踐教學的內容、實踐教學的模式和實踐教學的路徑三個環節。首先,精準時代背景,拓展實踐教學內容。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國家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進入新時代后,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建設成績喜人。目前,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要緊密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和偉大實踐,精準把握中國社會發展的社會問題,讓實踐教學深入社會、深入人心、深入解決學生關心的理論問題和社會問題,拉近理論和現實的距離,增強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大學生在實踐中理解中國發展的時代性、把握中國發展的現實性,增強時代感召力、培養時代引領精神,主動承擔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該書上篇,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概述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容,指出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在特定背景下體驗、感悟社會現象,積極引導學生分析社會問題、獲取理論知識、形成實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
其次,創新教學模式,優化實踐設計。書中指出,教學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教育者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需要采取的教學方式。在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教學設計,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習慣,激勵學生主動實踐和協作實踐,帶動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推動學生知、情、意、行的全面進步。優化教學設計可以從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教學要素著手。一方面,創新內容設計,通過現實實踐和虛擬實踐鍛煉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提高認知,完成學習由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由思政知識上升到思政能力的飛躍,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本領。另一方面,轉變教育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思政課的內容特點改變教學方法,打破部分學生對思政課的成見。該書中篇,在教學模式研究部分,研究了范例教學模式、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指出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優化教學設計,不僅方便學生把握實踐行為,也便于認識教學規律。
最后,優化實踐路徑,革新教學方法。不同的實踐路徑會產生不一樣的教學效果,最終采取什么樣的實踐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發展、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培養目標等因素主動調整教學策略,通過不同的實踐形式產生多元的教學功能。在課堂實踐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采取課堂講座、討論、辯論或者閱讀的方法開展實踐教學,以此加深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運用;在校園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社團活動、節慶活動、學習競賽活動等形式拓寬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平臺,增加思政課程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在社會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假期社會實踐、課余社會實踐、基地社會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用不同的實踐教學路徑,既堅持了實踐教學的普遍性和實踐方式的多樣性原則,又兼顧了實踐教學的特殊性和實踐目的的唯一性原則。該書下篇,闡述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和方法,強調在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選擇時,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階段和教學目標的不同,對學生的實踐教學進行策略性指導。在學習指導的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啟迪學生探究思政問題,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效果。
新時代,國家的發展為思政課提供了豐富的時代元素,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通過拓展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