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峰, 王克華, 竇套存, 胡玉萍, 郭 軍, 王星果, 馬 猛, 曲 亮
(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江蘇揚州 225125)
飼料成本是蛋雞飼養成本主要組成部分,通過提高飼料效率可有效降低飼養成本,優化飼料配方是提高飼料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基因選擇成為一種更有效的方法[1]。腸道發育是家禽飼料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與消化酶的活性和營養吸收能力息息相關[2]。腸道質量是反映腸道發育的重要指標。目前,關于雞小腸質量遺傳背景的研究很少,有必要對其遺傳結構進行解析。GWAS通過對全基因組中的序列變異、表型和系譜信息進行關聯分析,從而篩選出目標性狀的調控基因或元件[3]。與傳統QTL定位作圖方法相比,GWAS檢測變異的效果更好,定位的基因組區域更窄[4]。在雞的形態特征、生產性狀、抗病等方面已有許多GWAS研究成果[3],但與雞小腸質量有關的GWAS研究鮮有報道。本研究選取F2代資源群體母雞1 512羽,采用600K雞SNP芯片進行基因型檢測和GWAS分析,以期為蛋雞小腸質量性狀的遺傳機制解析提供參考,為分子育種提供新的思路。
由白來航(WL)純系和東鄉綠殼蛋雞(DX)純系雜交生產F2代資源群體,由圖1可知,最終獲得F2代個體母雞1 893羽,從中選擇1 534羽用于SNP基因型檢測。試驗時間為2012—2014年,試驗地點為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揚州翔龍禽業有限公司。

屠宰72周齡F2代雞,收集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擠壓出內容物后稱質量記錄。使用SAS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所有數據經正態轉換后用于GWAS和遺傳估計等下游分析。
雞翅靜脈采血收集F2代母雞血液,血液DNA使用苯酚/氯仿萃取法抽提,選用600K Affymetrix Axiom雞高密度基因芯片進行基因型檢測,通過Affymetrix工具v1.16.0軟件執行質量控制(QC),保留QC≥0.82樣品,獲得有效樣本1 512個,有效SNP 532 299個。本統計方法對表型和性染色體基因型的關聯檢測低于常染色體,因此刪除性染色體上所有SNP。使用PLINK v1.90軟件包做進一步質量控制[5],剔除次等位基因頻率<0.05、偏離哈迪溫伯格檢驗(P<10-6)的SNP。基因型填充分析由BEAGLE v4.0[6]程序執行,保留質量分數(R2>0.5)的SNP,最終獲得1 512羽個體和435 867個SNP。
為消除虛假關聯,首先使用PLINK軟件包進行主成分分析。利用simpleM[7]法計算全基因組顯著性和潛在性關聯的閾值。有效獨立測試值為 59 308,因此全基因組顯著性P值為8.43×10-7(0.05/59 308),潛在性P值為1.69×10-5(1.00/59 308)。使用GEMMA v0.94軟件[8]中的單變量混合模型對小腸質量性狀進行GWAS,模型公式如下:
y=wα+xβ+μ+ε;
其中:y是n個個體的n×1表型值向量;w為固定效應,是n×c協變量矩陣,包括列向量1;α是c×1相應系數向量,包括截距;x是測試位點的n×1標記基因型向量;β表示每個標記中次等位基因的效應,是標記的效應大小;μ是n×1隨機效應向量,協方差結構為μ-N(0,KVg),其中K表示n×n遺傳相關矩陣,來源于SNP標記,Vg是多基因加性方差;ε是ε~N(0,IVe)的n×1隨機殘差的向量,I是n×n單位矩陣,Ve是殘差方差分量。
使用R軟件GAP包繪制曼哈頓和quantile-quantile(QQ)圖,GenABEL包中的estlambda函數計算基因組膨脹因素λ(表示假陽性信號程度)[9]。
使用REML法估計遺傳力,由GCTA v1.24程序執行[10]。使用二元混合模型估計各部分腸質量遺傳和表型相關[11]。估計全基因組顯著SNP、表型方差貢獻的混合線性模型如下:
其中,y是表型向量;x是解釋表型固定效應的關聯矩陣;b是固定效應向量;zj是基因型協變量SNPj(AA=-10,AB=0,BB=+10);αj是SNPj的等位基因替代效應;δj是參數,表示SNPj是否包含在馬爾可夫鏈蒙特卡羅(MCMC)鏈;ε是與分析相關的誤差。
使用Biomart工具(基于Ensembl支持的Galgal4組件)和變異效應預測軟件VEP鑒定顯著位點的候選基因[12],并檢測給定基因組區域中的基因[13]。
表1為十二指腸質量(DW)、空腸質量(JW)、回腸質量(IW)描述性統計結果。共測量 1 508 羽母雞,獲得十二指腸1 435個、空腸1 436個、回腸 1 434 個有效數據。3個性狀的變異系數均較大,這可能是由于F2代資源群體的個體差異較大。

表1 F2代雞小腸質量的描述性統計
通過合格的GWAS標記對計算DW、JW、IW的加性遺傳方差,并統計遺傳參數。由表2可知,單變量GCTA分析顯示,3種腸道質量性狀遺傳力在中等水平,DW的遺傳力估計值最高,為0.32。雙變量GCTA分析表明,3種腸道質量性狀表現出較高的遺傳相關,JW與IW的遺傳相關最高,為0.88。表型分析表明,3種小腸質量也具有中等程度表型相關。

表2 小腸質量遺傳參數
對3種小腸質量分別進行單變量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結果由表3、圖2可知,分別有185、201、36個全基因組顯著SNP位點與DW、JW、IW關聯(共422個)。幾乎所有的顯著位點均位于1號染色體的166.6~173.2 Mb基因組區域,僅有1個顯著SNP位點位于4號染色體的49.9 Mb基因組區域。由圖2可知,共有28個顯著SNP位點與3種小腸質量性狀均顯著相關。根據所有影響DW、JW、IW的SNP的P值制作曼哈頓圖和QQ圖(圖3)。

表3 顯著SNP位點數量和分布

基因內部的SNP比基因間區域的更重要。由表4可知,通過VEP和Biomart對3種小腸質量性狀均顯著的28個SNP周圍區域進行掃描,鑒定與3種小腸質量相關的基因,發現有6個SNP位于4個基因的內含子區。rs313669574和rs313152047對應基因FOXO1,rs315029039對應基因CKAP2,rs313765223對應基因CAB39L,rs312737959和rs13972990對應基因MRPS31。將這6個SNP位點和4個基因作為候選位點和基因。
對上述6個SNP位點進行CPV計算,由表4可知,位點rs313669574、rs313152047、rs315029039、rs313765223、rs312737959和rs13972990可分別解釋小腸質量表型方差的2.92%~3.26%、2.84%~4.80%、3.23%~3.71%、3.29%~5.33%、3.26%~4.99% 和3.29%~4.85%。
腸道作為重要的消化器官,其發育對動物的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有重要影響,有必要對腸道質量基因組結構進行。GWAS是研究動物遺傳結構特點的有效手段,廣泛應用于多種畜禽,如豬[14-15]、牛[16-17]和家禽[18-19]。因此,本研究對1 512羽F2代蛋雞資源群體小腸質量進行GWAS分析,擴大性狀差異化水平,提高差異性狀QTL識別能力,并使用高密度SNP芯片覆蓋雞所有的染色體,從而提高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描述性統計結果可知,小腸質量的變異系數很大, 提示個體間性狀差異化水平很高。遺傳評估的結果表明,DW、JW、IW均具有中等遺傳力。性狀相關的分析結果表明,3個小腸質量性狀具有較高的遺傳相關性,但表型相關均處于中等水平,說明環境因素對小腸質量性狀的影響較大。這與Li等關于小腸長度的研究結果[20]相似,二者的遺傳特征相似。

GWAS的結果表明,DW、JW、IW的422個顯著SNP位點中,有421個位于1號染色體的166.6~173.2 Mb區域,表明3個小腸質量的遺傳控制高度集中。這與我們在小腸長度的研究結果相似,顯著SNP位點集中在1號染色體的170 Mb區域[20],表明腸道發育的遺傳控制主要集中在1號染色體的170 Mb附近區域。
通過對DW、JW、IW均顯著的28個SNP進行分析研究,有6個SNP(rs313669574、rs313152047、rs315029039、rs313765223、rs312737959和rs13972990)和對應的4個基因(FOXO1、CKAP2、CAB39L和MRPS31)被列為最重要的SNP位點和基因,因為這6個SNP位于相應基因的內含子區。Forkhead轉錄因子FOXO1(forkhead box O1)可能在肌源性生長和分化中起作用,是調節胰島素靶組織中葡萄糖代謝和胰島素反應的關鍵轉錄因子[21-22]。研究表明口服胰島素可刺激IUGR仔豬小腸絨毛的生長和黏膜功能的成熟[23-24],因此推測它在小腸發育中可能通過調節胰島素起作用。CKAP2(cytoskeleton associated protein 2)是細胞骨架相關蛋白2,參與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25]。研究表明,CKAP2在視網膜微血管內皮細胞[26]和肝癌細胞[27]的增殖、遷移中發揮作用,并與卵泡發育和選擇關系密切[28],推測其可能與多器官的發育有關。CAB39L(calcium binding protein 39 like)作為MO25家族成員,編碼鈣結合蛋白39樣。研究表明CAB39L能夠通過AMPK途徑調節食物的攝入[29-30],且雞體內也存在與哺乳動物相似的AMPK途徑[31]。腸道發育也與動物的采食量有關,但其與CAB39L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MRPS31(mitochondrial ribosomal protein S31)是線粒體核糖體蛋白S31,參與線粒體中蛋白質的合成,在各種生命活動中都起重要作用。綜上所述,這4個基因可能與小腸重量高度相關,而其對應的6個SNP的CPV均較高,進一步說明它們可能是影響雞小腸質量的重要候選基因。

表4 小腸質量性狀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通過GWAS共鑒定出28個與DW、JW、IW均顯著相關的SNP,全部集中在1號染色體的166.6~173.2 Mb區域,其中6個SNP位于相應4個基因的內含子區,這些位點和基因可能是影響小腸質量的重要SNP位點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