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輝/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農業農村局

2022年是全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提質增效年,也是南通市海門區招商引資突破年。海門區堅持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農村產業興旺的總抓手、突破口,以重大項目集聚帶動投資落地、產業培育,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22年,海門區納入全省重大項目管理系統的開工建設項目40 個,總投資39.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9.6億元,已完成投資19.6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66.24%。其中新建項目38個,較2021年增加8個,已開工38個,開工率達100%,總投資24.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2億元,已完成投資13.9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62.6%。
加強組織領導,在謀劃全局中明確發展方向。精心編制《海門區2022年農業招商引資突破年和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實施方案》,明確全年工作任務,成立海門區農業招商引資和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區委區政府先后兩次召開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推進會議,每個區鎮匯報招商引資、項目儲備、項目建設、存在問題等情況,區委區政府對每個區鎮、每個項目進行分析考評,考出活力,評出動力。
跑出接力速度,在對標一流中彰顯責任擔當。海門區建立項目掛鉤聯系制度,示范項目和億元級項目由區領導和區農業農村局領導掛鉤聯系,5000萬元以上項目由各區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掛鉤聯系,5000萬元以下項目由各區鎮黨委政府副職干部掛鉤聯系,確保每個項目都能達到序時進度,全面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續建項目中,總投資10億元的蘇洪智能農產品加工生產線項目7幢主體建筑已基本完工;總投資5億元的頤生酒加工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封頂,年內可竣工投產。新建項目中,泰森熟食智慧工廠項目預計提前半年完工;秋漾食品項目2022年底可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臨江現代農業園區冷庫項目全面竣工。三廠鎮4個村集中建設的冷庫項目交付使用,新建的蔬果基地已全部種植高效作物。正余鎮的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項目作為海門區唯一納入省重大項目的農業農村項目,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順利完工,目前正加強與國通公司的聯系,全力推進中央廚房等項目的落地建設。悅來鎮京海種雞場項目年內可完工投產,育苗基地項目正在引進設施設備,揚州大學產學研項目已完成工程量的50%。
強化招引儲備,在做大產業中積蓄發展動能。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充分利用媒體招商、云招商、專題招商會等多種形式,全面加大農業農村領域重大項目招引力度。區政府下發《關于做好2022年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區鎮提高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入庫質量,重點圍繞穩產保供、要害工程、產業融合、綠色發展、鄉村建設五大領域,切實把好千萬元以上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入庫關,堅決杜絕“雙高”項目、違規舉債平臺項目入庫。進一步挖掘儲備項目資源,建立長短結合、不斷更新的農業農村領域儲備項目庫。同時將符合條件的儲備項目納入監測,實行動態跟蹤管理。上半年,項目儲備庫中的意向項目和簽約項目達到37個。
重大項目建設是鄉村振興的“生命線”,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才有支撐,增強后勁才有基礎,追趕超越才有希望。2022年以來,海門區委區政府進一步突出“干事創業、高端高質、集聚要約、提速提效”,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為鄉村振興蓄力儲能。
突出干事創業,提升思想站位。一是算好總體賬。從穩固農業基本盤、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業農村項目的重要性,算清算好政治、經濟、民生“三本賬”。二是明確優先級。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對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深入一線坐堂把脈,解決處置“不過夜”。三是實現大合力。像推進工業項目一樣,樹立“不分先后,都是主攻”的責任意識,主動對接、高效解決。統籌協調工作專班,把各條線力量匯聚到服務保障項目上來,切實凝聚推動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
突出高端高質,培育精品項目。一是強化項目謀劃。聚焦優勢主導產業,突出農業龍頭企業招引,吸引更多農業項目落地,形成產業集群,完善產業鏈結構,不斷提升經濟發展韌性。重點引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新形態鄉村產業、高技術農業等“加、新、高”項目和固定資產投資占比不低于80%的項目。二是優化對外招引。加強與上海、深圳、蘇南招商局互動,有針對性地舉辦推介活動。充分運用以商引商、資本招商等模式,加大“云推介”“云簽約”工作力度,切實推動“招大引強”取得成效。三是深化內部培育。推動本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擴大產能,挖掘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前景好、處在快速成長期的項目,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突出集聚集約,破解要素瓶頸。一是用好流量。安排不少于省下達新增用地計劃的5%用于保障農業農村項目建設,積極探索“點狀供地”,依法依規做好供應,堅決杜絕違法用地。二是留足提前量。結合“三區三線”,修訂完善鎮村布局規劃,鼓勵有條件的區鎮布局農業項目集中區域,注重留白和動態調整,為項目落地預留空間。三是盤活存余量。積極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騰挪空間支持農業農村項目建設。此外,對老項目范圍內的余量建設用地,鼓勵業主投資新項目。
突出提速提效,增強服務能力。一是組建工作專班。開展好每月調度和定期督查工作,做實做細項目庫管理,成立工作專班,嚴格落實責任主體、投資渠道、進度要求,確保完成年度計劃。二是實行掛鉤聯系。發揮區、鎮兩級雙掛鉤“一對一”掛鉤聯系機制實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跟進解決,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扎實推進,做到一個項目一個“管家”。三是提升服務能力。結合“能力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加強政策理論學習、服務流程研究,不斷提高項目服務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