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多斯,陽光與海灘。
面積僅1.15萬平方公里的卡塔爾,因承辦11月下旬開鑼的足球世界杯而名聲大噪,也吸引我們關注全世界面積不到1萬平方公里的33個袖珍國。
卡塔爾把出口天然氣賺來的外匯用于海外投資,滲透發達國家政界。其收購法國俱樂部巴黎圣日耳曼,被認為是獲得世界杯主辦權的關鍵之舉。
與之同在波斯灣的巴林王國,因陸地面積太小而大肆開發人工島,打造出有特色的人工島旅游和房產業,也對相關海域造成了生態破壞。另一方面,海洋中的孤島隨時受到大自然威脅,如加勒比小國多米尼克進入千禧年后多次受特大颶風重創。所以,袖珍島國既有透支自然的沖動,也容易成為氣候變化的首批犧牲者。
散落在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袖珍島國,多數先是被殖民帝國“發現”,后成為航海中樞或資源掠奪地,在二戰后才陸續獨立,有一些冷門的創收產業。譬如,圖瓦盧以出售本國的互聯網域名“.tv”,創造了相當于GDP總量1/10的收益。
歐洲的袖珍國,通常是歷史上大國博弈的產物,有一技之長且富足無憂。夾在法、德之間的盧森堡大公國,夾在瑞士、奧地利之間的列支敦士登公國,還有濱海的摩納哥公國,都屬于頂富之邦。它們證明了以小國資源博大市場,可以突破國家發展的上限。
策劃 | 本刊編輯部 統籌 | 何任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