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2 月29 日,我省宣布貧困縣“清零”。經過省委、省政府及各界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河北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地區(以下簡稱“兩山”片區)克服貧困程度高、自然災害多、生態環境脆弱等困難,基礎設施得到持續完善,當地群眾內生動力明顯提升,產業發展基礎不斷鞏固,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但也應看到,與相對發達地區相比,“兩山”片區依然是我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短板和難點。建議優化“兩山”片區農旅產業布局,推進農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扶貧”向“產業興旺”轉變,助力我省鄉村全面振興,建議如下:
(一)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優化特色農業產業布局。圍繞食用菌、優質果品、中藥材等區域特色農產品,推動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實現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實現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區域特色突出的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二)依托農業科技創新驛站,推進兩山片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兩山”片區農業科技創新驛站數量,發揮好驛站在農業新品種和新技術研發、轉化和應用推廣以及培養鄉土科技人才方面的作用,提升輻射功能和服務能力,促使傳統農業向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轉變。
(二)打造河北“兩山”農產品知名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生態建設、謀求綠色發展,用生態和綠色為農產品背書,培育一批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加強與電商平臺戰略合作,暢通推廣渠道,形成“兩山”片區農產品品牌集群效應,提升產品競爭力。
(一)打響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產業隆起帶。用好太行山地旅游帶、燕山長城旅游帶、“國家一號風景道”和“草原天路”等資源,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等項目建設,突出特色旅游資源優勢,打造“兩山”片區文旅產業隆起帶。
(二)做好“旅游+”賦能,加強特色旅游多元供給。依托區域內歷史、文化、地質、生態和產業資源,發展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文化遺產、山地運動、研學及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推動旅游業從單純的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從高速增長向優質發展轉變。
(三)加強旅游服務能力建設,為“兩山”片區文旅產業隆起帶提供有力支撐。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暢通景區“最后一公里”。健全跨區域旅游安全保障體系,提升旅游安全保障能力。推進旅游新基建,提升景區智慧化、服務智能化、產業數字化水平。借鑒省旅發大會“云上展館”經驗,開展互聯網互動式營銷,提升旅游體驗。
(一)圍繞“兩山”片區鄉村振興做好農旅融合發展規劃。充分尊重當地農業產業特點和旅游業發展規律,突出特色、打造亮點,做好農、旅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并指導所涉市、縣做好配套規劃,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融合發展態勢。
(二)以農促旅,讓農業旅游為旅游產業發展賦能。大力發展農業旅游,探索休閑觀光農業、田園農業、民俗風情、村落鄉鎮、科普教育等旅游模式,建設一批環首都休閑觀光農業基地。鼓勵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拓展旅游參觀功能,豐富旅游產品、完善旅游產業鏈條。
(三)以旅興農,以農業旅游提升“兩山”地區特色農業產業價值。鼓勵大型農、旅企業走聯合發展之路,實現聚集效益;借助農民豐收節、旅發大會等平臺做好特色農產品品牌宣傳推廣;通過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工業游等方式,讓游客走進田間地頭、走進企業、走進車間,強化品牌認知度和認可度,提升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