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研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智能+”概念,這無疑為數字經濟指明了發展方向。在“智能+”概念下,數字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與社會經濟進行了深度融合,大大提升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各大產業加快了升級與轉型速度,使整個社會逐漸形成了數字經濟產業鏈。而城市在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帶動下開啟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
在數字經濟時代,應當加大信息技術投資力度,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更多的價值。電網工程、交通工程、給排水工程等屬于傳統的工程項目。為建設智慧城市,促進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可以引入信息技術,加快傳統工程項目建設速度。廣東曾對廣州中新知識城智慧電網工程投資了280 億元,云南曾對昆明泛亞新區智慧交通工程投資了1.5 億元、江蘇曾對泰州市智慧給排水工程投資了82232 萬,從而保證城市經濟發展水平。
我國各大省份加大了智慧產業投資力度,以激發產業發展活力。海南曾為建設萬寧市綠色低碳產業集聚示范區投資了50 億元,江蘇曾為建設南京市河西新城區智慧產業園投資了4 億元,安徽曾為建設蚌埠市禹會區智慧城市產業基地投資了約16 億元。
勞動力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資源。我國需要加大勞動力投資力度,強化城市建設效果。2021年青山區財政局,1 ~10月共計投入就業補助244.22 萬元,便于降低就業壓力,提升就業水平。浙江省還通過提供就業信息服務的方式,為城市建設提供勞動力支持。其中,開發了“浙江省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軟件,并建設了就業與失業、失業保險金征繳和發放管理、就業培訓等信息板塊,從而保證人們有效就業。
(1)制造業升級問題
數字技術成為制造業升級與轉型的新動能。為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發展實力,傳統制造企業希望能夠及時升級與轉型。當前,有的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優化了產業發展結構,最終實現了產業升級轉型的目標。不過,有的企業升級與轉型的速度比較慢,在升級與轉型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比如,缺乏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優化產業發展方式;缺乏打造新的商業發展模式,促進自身經濟增長;缺乏開展科學技術的研發工作,難以獲得技術支撐。同時,企業也缺乏構建人才隊伍,不利于為產業升級與轉型提供智力支持。在新時代,傳統制造企業需要做好升級轉型工作,否則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2)新興產業發展問題
在數字技術發展的背景下,產業與數字技術進行了融合,逐漸地打破了產業邊界,形成了新興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等是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企業是新興產業發展的主體。為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使自身在行業中獲得競爭優勢,企業需要依托數字技術,開展產業建設活動。目前,企業數字創新的能力有待提升,以致難以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比如,技術人才數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速度。除此之外,有的企業缺乏為數字技術創新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阻礙數字技術創新發展,從而影響了新興產業發展的速度以及質量。
(1)就業問題
在數字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創造出了各種類型的就業崗位。比如,技術崗位、研發崗位等具有科學技術含量的崗位。同時,隨著新業態的發展,產生了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網絡直播等新型的就業崗位。農業、制造業則為人們創造的就業崗位并不多。整體來講,第三產業成了吸納就業人員的主要產業,而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吸納就業人員的數量處于減少的狀態(圖1)。在新的產業發展形勢下,人們應當轉變就業思路,科學就業。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偏向勞動力崗位的人員可以在新商業模式下進行轉崗。比如,普通的工人可以應聘外賣騎手崗位實現就業。在數字產業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還需要技術人才,因而產生了大量的技術崗位。但是我國技術人才的數量相對少,難以滿足企業需求。

圖1 中國三次三大產業就業占比構成(單位:%)
(2)網絡安全問題
雖然企業通過使用網絡開展運營工作而提高了經濟發展水平,但是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被非法分子竊取的重要信息,導致自身面臨嚴重的經濟損失。當前,網絡安全問題是數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由于網絡安全問題威脅著企業健康發展,企業需要做好網絡安全建設工作。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提升網絡安全建設水平,為企業以及各大主體構建網絡安全防護網,促進城市數字經濟平穩發展。然而,政府在網絡安全建設方面還不到位。另外,還缺乏明確網絡安全建設責任,不利于科學落實網絡安全建設問題,加大了網絡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1)依托數字技術,加快制造業升級轉型
企業有必要依托數字技術,科學發展制造業,為制造業賦予新的發展動能,打開制造業發展新局面。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基礎設施。制造業的升級與轉型離不開信息技術。為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應當主動地構建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比如,可以引入5G、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主動地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活動。二是將新商業模式與傳統產業相融合。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結合數字技術,構建新的商業模式。為加快制造業升級轉型,可將新商業模式與傳統產業相融合,重構制造產業價值鏈,形成新的產業業態,從而激發產業發展活力,提高經濟收入水平。三是依托大型制造企業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華為、美的、格力等是我國綜合實力強、科技發展水平高的企業。這些企業相較于中小型制造企業來講在技術、人才等方面無疑具有顯著的發展優勢。中小型制造企業既需要認識到自身在制造業升級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又需要認識到這些大型制造企業的優勢,主動與這些企業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以獲取其技術、人才資源。其中,在借助大型企業發展資源時,可以依據“改變傳統產業生產方式→推動企業內部流程再造→改變產業組織方式”的流程,科學地發展自身。
(2)加強數字創新,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企業需要加強數字創新,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持,滿足社會需求。首先,打造技術人才隊伍,支持產業發展。結合新興產業發展要求、戰略發展方向等,引進技術人才,組建技術人才隊伍,從而為新興產業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其次,加大研發力度,豐富科研成果。可為技術隊伍提供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為技術人員創設良好的研發條件,鼓勵他們發展創新,提高科研水平。最后,應用數字技術,推動產業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量子信息等屬新一代的數字技術。在發展新興產業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新興產業發展目標、方向以及任務等,選擇合適的屬新一代數字技術與新興產業相結合,便于保證新興產業取得發展成就。
(1)構建數字就業服務體系,提高就業質量
一方面,建設數字就業服務體系。搜集就業信息,了解不同企業的崗位職責、人員需求等,然后借助互聯網,打造“互聯網+就業服務”平臺,利用該平臺,為人們提供就業信息。此外,還需要掌握就業從業者的特征、需求等,科學地為其提供就業服務。另一方面,適應數字化轉型,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能力提升和人崗匹配。在企業升級與轉型的背景下,其需要越來越多的技術崗位。但是由于技術人才數量少而難以滿足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為此,有必要結合數字技術發展現狀、企業發展需求等,培養技術人才,提升他們素養,使他們更好地適應技術崗位工作。比如,針對電子產業,就可以構建電子產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與科學研究機構以及高校相聯系,從而有效培養技術人才。針對醫療產業,可以圍繞著醫療器械、藥物、醫療系統等培養研發人才,保證醫療產業發展。然后,還需要借助“互聯網+就業服務”平臺,幫助人才順利就業,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2)建立網絡安全產業,保證網絡安全
為保證網絡安全,可以建立網絡安全產業。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以便有條不紊地開展網絡安全產業建設活動。其中,在建設網絡安全產業時,要關注網絡安全關鍵核心技術。防火墻技術、病毒防護技術、身份認證技術、加密技術等就屬于網絡安全關鍵核心技術。因此,要做好網絡安全關鍵核心技術建設工作。其中,就可以通過采取密匙簽名、公開密匙核實簽名的方式,提高加密技術發展水平。二是明確網絡安全建設責任,積極落實網絡安全建設工作。其中就需要主動地研究網絡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改進網絡產品以及技術,有效解決網絡安全問題。三是制定網絡安全產業建設文件,為網絡安全產業建設工作指明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城市數字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礙。比如,制造業升級轉型的速度有待提升,就業質量也需要提升等,甚至在發展的過程中,還產生了網絡安全問題。基于此,有必要根據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問題,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促進城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