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汪秀梅
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并正向深度老齡化階段發展。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指出人口老齡化是未來我國的基本國情。目前,家庭養老是我國主要養老方式,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的接受度普遍不高,迫切需要養老模式革新。在此背景下,通過社區養老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成為研究重點。
目前,吳江區正在推行社區養老服務的精準配置改革。2020年底,吳江區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占比為28.1%,處于老齡化社會。一方面,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有利于人均預期壽命提升;另一方面,1949年后兩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逐漸向老齡化發展。未來,吳江區人口老齡化將呈現基數大、增速快、壽齡高的特征。現有養老服務設施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有必要進行養老服務的精準配置。本文基于吳江區老齡化現狀選取區內11個社區進行研究,共覆蓋7個鎮4條街道,涵蓋不同老齡化程度的社區。
通過對吳江區養老服務設施現狀、設施可達性等方面研究進行文獻收集,分析吳江區養老服務現狀;采取問卷調查方式了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利用空間分析法與定量分析法進行數據分析。
本文主要從家庭情況、經濟狀況、養老服務需求等方面進行問卷設計。針對社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3%進行抽樣調查,其中60~70歲老年人(自理老年人)接受調查居多。采用一對一填寫模式,回收有效問卷502份。采用樣本取樣方法選取代表性樣本,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截至2020年,吳江區新建(規劃)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9個,已布點日間照料中心及老年活動室268個,占村、社區總數的92.73%,主要集中于西南部。運營的養老機構16家,主要分布于松陵街道、黎里鎮、盛澤鎮。另設老年大學9所,分校3所,除橫扇街道、八坼街道外,其他街道(鎮)范圍內均有老年大學布點(見圖1)。

1 吳江養老設施現狀分布
吳江區養老服務設施的空間分布不均衡,可達性存在較大差異。日間照料中心在空間上呈明顯的集聚狀態,核心和邊緣等老年人口集中區域缺少布點,2.5~5.0km可達范圍未覆蓋區域主要集中于行政區交界處。醫療設施覆蓋率較高的是松陵街道和盛澤鎮,高值區位于其他鎮區中心,低值區主要位于八坼街道;可達性低的區域分布特征與日間照料中心一致。文化休閑類設施可達性分布基本一致,松陵街道和盛澤鎮可達性較高,其他以各鎮中心為核心形成小范圍可達性覆蓋。
全區老年人對于家政清潔、助餐、日常診療、健康體檢與指導以及文化娛樂類服務普遍有需求。不同街道(鎮)的老年人口數量、結構、主要來源地不同,造成主要服務需求存在差異。
1)魚行社區 魚行社區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多數,其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總體來看,老年人對文化娛樂服務和家政清潔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76.19%及35.71%。
2)目瀾社區 目瀾社區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多數,其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老人愿意入住率最低。總體來看,老年人對家政清潔服務、日常診療服務、文化娛樂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47.73%,29.55%,27.27%。
3)廟港社區 廟港社區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多數,其中月收入4000~6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總體來看,老年人對文化娛樂服務、家政清潔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64.52%及32.26%。
4)八坼社區 八坼社區不確定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提供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多數,其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老年人不確定入住率最高。總體來看,老年人對文化娛樂服務普遍有需求,占87.18%。
5)南大社區 南大社區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多數,其中月收入6000~8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總體來看,老年人對家政清潔服務、助餐服務、文化娛樂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62%,36%,32%。
6)砥定社區 砥定社區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少數,其中月收入高于8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老年人對2000~3000元/月的入住價格接受度最高。總體來看,老年人對文化娛樂服務、健康體檢與指導服務和助餐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86.27%,37.25%,35.29%。
7)江陵社區 江陵社區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少數,其中月收入在4000~8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老年人對2000~3000元/月的入住價格接受度更高。總體來看,老年人對文化娛樂服務、家政清潔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40.91%及25.00%。
8)東門社區 東門社區不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少數,其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總體來看,老年人對文化娛樂服務、家政清潔服務、健康體檢與指導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45.28%,35.85%,33.96%。
9)銅羅社區 銅羅社區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多數,其中月收入高于6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總體來看,老年人對家政清潔服務、健康體檢與指導服務、起居照顧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82%,42%,36%。
10)橫扇社區 除退休前為農民、個體戶及月收入過萬的老年人外,其他職業和收入且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多數,其中月收入高于6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總體來看,老年人對家政清潔服務、日常診療服務、健康體檢與指導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60.42%,45.83%,41.62%。
11)鎮西社區 鎮西社區愿意在適當年紀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退休老年人占多數,其中月收入在6000~8000元的老年人愿意入住率最低。總體來看,老年人對家政清潔服務、中醫理療服務、助餐服務普遍有需求,分別占50%,32%,28%。
本文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對不同社區老年人需求差異進行總結,結合社區老齡化程度、設施可達性進行綜合分析,從供需角度發現各街道(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盛澤鎮中西部地區缺少日間照料中心布點,同時日間照料中心助浴服務供給不足;②江陵街道老年人受費用、照顧需求影響,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的意愿不高,社區東部缺少日間照料中心布點,娛樂服務供給不足;③八坼街道老年人對文化娛樂服務的需求量較大,但街道未建立老年大學,也不在其他街道(鎮)老年大學的服務范圍內;④橫扇街道以初老老年人為主,有一定文化娛樂需求,但保留未建立老年大學,也不在其他街道(鎮)老年大學的服務范圍內;⑤黎里鎮內缺少日間照料中心布點,同時醫療、娛樂、助浴等服務設施的可達性較低,此外,區內老年人有一定的文化娛樂服務需求,鎮區內雖設有汾湖高新區老年大學及其金家壩分校,但調研社區不在服務范圍內;⑥平望鎮北部缺少日間照料中心布點,現有日間照料中心的助餐服務、文化娛樂服務供給不足;⑦七都鎮以初老老年人為主,有一定文化娛樂服務需求,鎮區內雖設有七都鎮老年大學,但調研社區不在老年大學的服務范圍內;⑧松陵街道高齡老年人較多,已有日間照料中心的醫療服務供給有待完善;⑨同里鎮屬于重度老齡化社區,高齡老年人占比較高,社區內養老服務功能較完整,有待進一步優化;⑩震澤鎮屬于深度老齡化社區,然而老年人普遍不愿意入住社區養老機構,社區缺少日間照料中心,現有日間照料中心內醫療服務、文化娛樂服務供給不足;桃源鎮北部和南部日間照料中心可達性差,現有日間照料中心服務供給不足,此外,區內老年人有一定的助餐服務、醫療服務需求,但服務供給缺失。
依據各街道(鎮)老齡化程度及老年人需求等,在已有社區養老服務基礎上,對當前社區養老設施提供的服務內容和服務規模進行調整,具體對策如下:①盛澤鎮增加社區中西部養老服務載體設置,在已有日間照料中心內增設助浴服務,少量增加上門家政清潔、助餐和文化娛樂等服務;②江陵街道增加社區東部養老服務載體布點,增設文化娛樂服務場地,著重加大社區內文化娛樂服務供給,少量增加醫療服務及家政清潔服務的供給;③八坼街道增設養老服務載體布點,增加老年大學分校建設,普及老年人教育服務,根據需求適量增加文化娛樂服務、醫療服務和上門家政清潔服務;④橫扇街道在社區周邊1.0~1.5km覆蓋范圍內增加養老服務載體布點,加強老年大學分校建設,普及老年教育服務,根據需求適量增加上門家政清潔服務、醫療服務以及文化娛樂服務;⑤黎里鎮在社區內均勻增加養老服務載體布點,在社區西北部加強老年大學分校建設,普及老年教育服務,根據需求適量增加家政清潔服務、醫療服務、助餐服務及文化娛樂服務,少量增加助浴服務供給;⑥平望鎮增加社區北部養老服務載體布點,增加已有日間照料中心助餐、文化娛樂服務的供給,在新增養老服務載體中適當加大家政清潔服務、文化娛樂服務、助餐服務、醫療服務的供給;⑦七都鎮在社區西南部增建老年大學分校,普及老年教育服務,加強已有日間照料中心文化娛樂服務的供給;⑧松陵街道增加已有養老服務載體中醫療服務的供給規模和供給質量;⑨同里鎮增加已有養老服務載體內文化娛樂服務的供給規模,優化其他類型服務的供給質量;⑩震澤鎮在社區中心增加養老服務載體布點,加大已有日間照料中心醫療服務的供給,在新增養老服務載體中適當增加醫療服務及文化娛樂服務的供給比例;桃源鎮在社區南部和北部增加養老服務載體布點,增加已有設施內助餐服務、醫療服務以及文化娛樂服務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