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何 珊 李冰峰
深圳市筑道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 歐陽霜娜
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數字化設計研究院 沈興偉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催生人們的多樣化需求。為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各類商業建筑應運而生。其中,商業綜合體以購物為消費主體,結合娛樂、餐飲、辦公等形成多功能有機整體,各功能相互聯系,運轉高效。目前,商業綜合體的經營狀況良莠不齊,空間活力差異明顯。商場的活力就是其發展的生命力,消費人群越多,活力值越高,生命力也越強,一旦活力缺失,將面臨商家撤出、店鋪空置、商場衰敗等一系列問題。綜上所述,對商業綜合體的空間活力進行預判和提升極有必要。
關于不同形式的商業綜合體評析,部分學者表示線性模式是最理想的動線模式,可達性極強,易于匯集人流且空間活力穩定。調研發現,不同的線性商業綜合體的活力有所差別,且同一綜合體的內部活力存在較大差異。研究針對線性綜合體展開,從空間角度切入,明確其內部空間活力的差異,探究原因并提出活力提升策略。
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天虹購物商場(奧體中心店)為研究對象,項目位于紫陽大道南側,地鐵奧體中心站附近,4條公交線路可達。依托北側瑤湖大學城,項目有大量、穩定的客群,交通便利且區位優勢明顯。商場根據周邊環境準確定位,打造以大學生等年輕客群為主體,兼顧家庭客群的潮玩體驗青春集中營。
商場為“一”字形布局,無中庭,共6層。內部商業空間沿商場南北側呈棋盤狀,門店體量小且并列排布,消費界面連續完整。在東西走向的內街中部置入1排店鋪將走道分為南北兩部分。商場每層布局大致相當,為便于分析,選擇首層進行模擬。將主要公共空間劃分為A通道和B通道,設置7個代表性觀測點,并對其進行人流觀測(見圖1)。

1 研究分區及觀測點示意
空間句法理論由比爾·希利爾及其團隊提出,主要研究建筑或城市的空間形態。該理論結合多學科進行科學計算,將空間轉換為數據進行量化處理,分析各空間存在的關聯。對于空間可達性和可視性的研究需要借助空間句法軟件輔助分析。分析空間可達性時涉及的變量為整合度和穿行度。整合度從全局角度考慮到達空間的效率;穿行度是指某一空間被最短路徑穿行的可能性。可視性相關變量為視線整合度和視線平均深度,視線整合度與視線平均深度值互為倒數,即視線整合度越高,視線平均深度值越低,可視性越好。
可達性是指到達某個空間的難易程度。在商業綜合體中,可達性越高說明該空間越容易到達,開展消費活動的概率越大,故空間活力越強。
不同色彩的軸線表示空間整合度的差異情況。紅色軸線表示空間整合度較高,藍色軸線表示空間整合度較低。紅色軸線密集區域主要對應商場中部的A通道,屬于整個商場整合度的核心區。同時A通道連通1、3號出入口,空間整體可達性較好。B通道主要對應綠色軸線和藍色軸線,空間整合度較低。同時根據軟件計算得出,A通道的平均整合度為14.12,B通道的平均整合度為5.74,故A通道的可達性較強,而B通道及其南側空間可達性較弱。此外,商場中A通道的穿行度較高,說明該空間被通過的可能性較高,而B通道的穿行度明顯低于A通道。
可視性是指空間被看見的可能,可視性高的空間視域更開闊,可增加顧客舒適度,減輕其不踏實感,同時在商業綜合體中也更易促進顧客的消費行為,提升空間的活力值。空間可視性分析包括視線整合度和視線平均深度兩個方面,利用軟件計算商場視線整合度得出視線整合度最高的位置位于A通道,尤其是1號入口與A通道連接處及附近區域的視線整合度最高,可視性最佳,故消費活動發生的可能性高,空間活力強,視線整合度以該區域為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B通道及其以南區域的視線整合度較低,4號門附近最低。此外,視線平均深度與視線整合度的計算結果一致,即A通道的可視性較高,B通道的可視性較低。
筆者對商場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行人計數法采集人流量數據,計劃選定7個有代表性的觀測點,調研時間為2022年3月4-7日,共4天。獲取該觀測點的交通穿行量,對數據進行匯總計算,分析各節點的每小時平均人流量,得出7號觀測點的每小時平均人流量最多,故活力最強,3號觀測點次之,4號觀測點的每小時平均人流量最少,故活力最弱。
對商場空間進行活力分析,從軟件計算及調研結果來看,兩者吻合度較高。首先,受空間布局以及交通流線的影響,A通道(5號觀測點)的空間活力高于B通道(6號觀測點)。由于1、3號門廳位于商場東西兩端,連通A通道,使得A通道穿行度較高。商場呈東西向“一”字形布局,缺乏中庭等大尺度空間,顧客進入商場后習慣性地沿A通道東西向行走,且因置入中部商業空間,A、B通道在視線上隔離,B通道缺乏視線引導,故可達性和可視性較差。同時商場內部空間活力受外部環境影響,1、2、3號門廳均設于北側,面向城市交通,且有大量學生客群,由北側進入商場的客流較多,故A通道的便捷度很高;而B通道南側僅有4號門廳面向住宅小區,客流量明顯低于北側。
空間句法分析顯示1號門廳區域的整合度及穿行度最高。理論上,1號門廳空間較大,可視性、可達性均比3號門廳有優勢,活力理應更高,但調研發現3號門廳的人流量卻高于1號門廳。主要原因是受外部環境影響,3號門廳東側50m處有地鐵口和公交站點,1號門廳與之距離較遠,故通過公共交通出行的顧客多選擇3號門廳。7號觀測點的人流量是其中最高的,但軟件分析該區域的活力度偏低,因該區域為垂直交通,前導空間雖小,但其作為垂直交通自身對客流具有較大吸引力,故空間潛在活力較強。
通過實地調研,結合商場的平面圖,引入空間句法軟件,對商場進行模型建構,獲取商場整合度、穿行度、視線整合度及視線平均深度的定量數值,解讀商場的可達性和可視性,且結合實地測量的人流量數據綜合分析空間活力以及分布規律,得出周邊環境、空間形態、流線組織等因素對空間的活力影響較大,故從上述3個方面對線性綜合體提升提出相應策略。
1)周邊環境 外部環境主要考慮與城市的關系,商業綜合體在城市中的選址影響其商業定位,定位層次決定商場規模大小,同時影響商場活力。相較于其他類型綜合體,線性商業綜合體規模較小,多為區域型綜合體。選址首先應考慮交通便利性,其次是人流密度與消費人群,最后根據周邊人群的消費水平進行準確定位。
2)空間形態 利用空間句法軟件可對商場空間形態布局的合理性進行有效判斷,對于空間活力較低的區域進行優化,提升空間活力。相較于其他類型綜合體,線性商業綜合體內部空間狹小,在設計或優化時需考慮為易聚集的空間預留較大的通行空間,以應對人流高峰期的聚集擁堵情況。同時,線性商業綜合體的空間形態較為單調直白,內部活動過于單一,缺乏多樣性,應考慮注入不同的公共空間形態,結合多尺度、多層次的空間進行布局,增加空間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室內外空間互相滲透,可通過視線穿透或人流穿行等形式擴大首層開放性,引導消費者進入商場,從而提升商場活力。
3)交通流線 商業綜合體的交通流線一般分為外部流線和內部流線。外部流線需要結合周邊環境,加強與城市公共交通之間的聯系并提高到達商場的便利度,同時準確分析商場出入口數量需求和位置設置,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費者進入商場。內部流線應清晰明確,線性綜合體流線較為簡單,應避免出現斷頭路,強制顧客原路返回會影響消費者體驗。建立連續循環、清晰明確的交通流線,系統地引導人流,可有效地提升商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