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君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山東 濟南 250399)
當前是一個全球化時代,我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發展要與時俱進。低碳理念作為一種先進的社會發展理念,將其科學有效地融入城市規劃領域,不僅能夠優化改善城市生態生活環境,降低對各種傳統能源的消耗,還可以推動我國城市生態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各地區政府在城市規劃中要樹立起低碳城市發展理念,科學結合當地城市實際發展情況和綠色生態城市發展趨勢要求,合理引進應用低碳理念與技術方法,以此進行城市規劃發展方案設計,讓城市格局布置變得更具合理性與先進性。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規劃工作中的實踐應用,強調在各個建設施工環節中合理融入低碳節能技術,優化配置利用好社會資源,以此降低對能源的消耗,杜絕產生各種污染情況,以最低成本創設出健康和諧的人類生存生活環境。為達到綠色生態城市環境建設目標,城市規劃設計人員必須深入研究分析應用低碳設計理念及內容,根據城市發展情況和需求,科學有效地控制能源消耗,調配使用各項資源。與此同時,規劃設計人員在城市規劃工作中,還需注重對城市各個區域空間的安全高效使用,要循環利用并處理好各項廢棄物,避免其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破壞,影響城市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規劃工作中的應用強調各生產施工環節的節能減排,建設施工方不僅要選用綠色清潔技術和環保材料,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還必須注重科學布局城市綠化工作,降低施工建設成本,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規劃建設工作中的應用要重視城市建設與周圍生態環境的有機協調發展,通過綜合利用不同自然元素,科學保障城市建設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統一發展。在傳統城市規劃建設中,相關工作者會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并容易造成大量社會資源的浪費。而基于低碳城市理念,城市規劃工作者則需要科學依照低碳發展理念,加強研發推廣應用各種低碳能源技術、節能技術,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此降低對社會能源的消耗使用,杜絕產生各種污染物,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雖然我國地大物博,但是實際能夠被支配使用的土地資源也是極為有限的,為了打造宜居的生活居住環境,就必須注重在城市規劃設計中融入自然元素,最大程度發揮生態自然資源的價值,從根本上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通過將自然元素實踐應用在城市規劃建設中,不僅能夠起到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作用,還可以降低城市建設施工整體成本,為廣大城市居民創建出一個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大大提升人們對城市社會建設發展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從我國當前城市建設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城市在建設工作中都過于關注社會生產經濟效益,一定程度忽視了低碳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工作。部分城市將工作重心與精力放在城市經濟水平提升方面,而不會將資源投入到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作上,不能充分發揮低碳城市發展理念的價值作用和大力引進使用低碳技術,只是盲目追求社會經濟效益,一味提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能力,對于低碳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重要性認知水平不足。當地政府無法有效發揮出自身在市場上的主導作用,呼吁各產業領域的企業合理規劃使用清潔能源,降低對傳統能源的消耗,并通過采取節能清潔技術,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促進城市生態經濟建設和諧穩定的發展。由此可見,各地區政府在城市規劃建設發展中,加強節能減排理念的推廣宣傳,是現代城市建設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
在現代化工業生產活動日益頻繁的發展背景下,城市碳排放量也在急劇增加,由此引發了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威脅到人類社會的和諧健康生活。為此,全球各個國家更需要加強低碳城市的規劃創新研究工作,大力提倡發展應用清潔能源技術與低碳技術,降低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程度。然而實際情況是,雖然我國相關專家學者已經對社會環境碳排放的實際內容與結構進行了充分研究,還是無法科學高效處理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的根本問題,并未科學合理制定出先進完善的溫室氣體排放工作計劃。當前,我國各地區的低碳城市規劃研究工作整體進展較為緩慢,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不應該只是當地政府的責任和義務,市場企業與研究所機構需要通過參與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科學構建一個專業完善的碳排放信息化平臺,及時傳遞最新的能源消耗數據信息,方便相關人員進行數據整理分析研究,得出城市碳排放具體成分,并根據實際結果研發設計相關技術設備,推動我國低碳城市規劃建設穩定持續發展。
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發展離不開城市環境衛生科學管理工作,該項工作的開展往往關系到低碳城市發展的實際程度與綜合質量。伴隨著全球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低碳城市規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區政府必須高度重視低碳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需要創新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模式,切實落實好各項優化改進措施,提升低碳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仍在沿用傳統城市生態環境管理模式,無法科學有效滿足現代化低碳城市規劃建設發展需求,塑造先進文明的城市形象,為當地居民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除此之外,在低碳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由于規劃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無法科學準確對低碳城市理念的效用與影響展開評估,一定程度忽視了各產業生產環節中的節能減排問題,缺乏對生產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嚴重阻礙了我國低碳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的順利發展。
在低碳城市發展理念下,政府必須科學有效地制定相關扶持激勵政策,指導各地區加強低碳城市規劃布局工作。在傳統城市規劃設計工作中,相關人員往往只是按照當地城市實際發展情況和發展趨勢進行城市功能空間的布局設計,未充分考慮融入低碳城市理念的重要性,導致我國大多數城市規劃設計布局工作不夠合理。對此,各地區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大力發展當地經濟的同時,還必須綜合考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管理工作,要在城市規劃設計布局中合理體現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采取科學統籌規劃的方式,最大程度利用好城市土地資源。相關城市規劃設計人員要全面掌握低碳城市理念的具體內容,并深入實際開展調研分析工作,結合民眾對城市生活環境的需求進行空間合理布局,在兼顧城市商業價值基礎之上打造宜居生活環境。規劃設計人員要善于將自然元素加入城市規劃設計中,將城市建筑群與周邊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融合在一起,并對城市交通體系與格局展開科學合理安排規劃,確保能夠實現與周圍生態環境的完美銜接,推動我國城市的低碳化、個性化發展。政府在規劃建設低碳城市時要按照6個步驟進行,分別是了解溫室氣體排放現狀、分析未來排放前景、設定低碳發展目標、給出重點領域行動方案、評估技術與項目減排潛力、提出實施保障措施。當地政府要將各個行業領域的低碳適用技術需求評估納入低碳城市發展路線中,使其能夠服務于低碳城市發展目標的實現。城市低碳發展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城市低碳發展路線圖編制的技術路線
在低碳城市理念下,城市規劃建設工作要加大對先進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加強對創新節能型建筑的優化設計工作。建筑行業作為我國大多數城市經濟建設發展的支柱產業,各個地區城市每年都要新建眾多的建筑項目,而與其他行業項目相比較,建筑施工所運用的環保節能技術和新型綠色材料的力度并不強,甚至有些城市仍然在沿用傳統建造施工技術,完全忽視了對新技術、新材料的創新研究應用,從而導致能源的大量消耗使用,并產生大量的污染廢棄物,影響到周邊居民的健康生活環境。對此,政府要及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要求建筑行業朝著生態環保施工建設方向發展,合理引進應用低碳技術與新型環保材料,加大對各種再生能源、低能耗技術產品的利用,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建筑質量評價體系,對建筑環保節能建造數據量化處理,明確建筑行業的科學建造標準。政府要發揮市場主導作用,促進城市建筑規劃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開發商以及材料供應商的合作交流,共同圍繞生態環保型建設目標努力奮斗,開發更多能夠循環利用、低消耗的新型建筑材料,并投入應用到城市規劃建設中,減少對傳統能源的消耗使用,以此實現節能降排的低碳城市發展目標。
在低碳城市理念背景下,為實現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工作目標,各地政府必須構建科學有效的綠色城市交通系統,大力發展公交、地鐵等新能源交通。在構建低碳城市交通系統過程中,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要利用不同方式推廣宣傳低碳城市發展理念,培養市民養成良好的低碳生活習慣,注重健康綠色出行,降低對傳統能源的消耗使用。為了配合市民的綠色出行,城市規劃設計工作者要結合當地廣場、公園以及綠地等區域范圍,建設以行車道、散步道為主的“城市慢行道”,幫助市民實現基本的健康綠色出行生活需求,倡導市民以自行車、步行等綠色方式出行。此外,低碳城市規劃建設者要根據當地城市發展需求,合理規劃設置鐵路軌道、公共交通等交通路線,方便市民快捷出行,減少或者限制對機動車的利用。在綠色城市交通系統優化設計中,設計者還需要注重城市交通環境的美化和安全工作,完善城市交通系統配套基礎設施,引進應用自然生態資源,確保構建高效節能、綠色優美的生態交通系統,滿足現代低碳城市規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
根據現代生態環保型社會建設發展要求,低碳城市理念的應用尤為重要。政府要及時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引導各地政府加強對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工作,安排專業人員深入市場進行調研分析,結合城市實際建設情況和城市居民需求,優化城市規劃布局,綜合運用低碳技術,科學打造綠色城市交通系統,推動低碳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