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繼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13)
向家壩水電站是金沙江梯級開發中的最后一個梯級,工程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同時改善航運條件,兼顧防洪、灌溉,并具有攔沙和對溪洛渡水電站進行反調節等綜合作用。工程樞紐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擋水壩、左岸壩后廠房、右岸地下引水發電系統及左岸河中垂直升船機等組成。工程的主要內容為右岸引水發電系統工程、右岸EL288.00~384.00m壩基開挖與支護工程、排沙洞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310m混凝土生產系統工程的設計、建設與運行等。工程范圍包括引水系統工程、廠房系統工程、尾水系統工程、右岸EL288~384m壩基開挖與支護工程、右岸灌溉取水口及連接隧洞工程、排沙洞工程、防滲排水工程、壓力鋼管制安、閘門及啟閉機安裝工程、機電及金結預埋件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EL310m混凝土生產系統建設與運行、安全監測配合、建筑二次裝修配合等。
以向家壩水電站土建工程為例,開展施工管理實踐研究,在保證經濟、合理、安全、環保的前提下實現工程項目的投資、質量、進度最優化。
根據提供的施工規劃方案,結合向家壩水電站土建工程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以滿足施工生產為前提,按照“有利施工、就近施工、便于管理”的施工規劃管理原則,進行施工規劃的總體布局[1]。臨建設施的施工規劃,力求“布局合理、布置緊湊、使用方便、管理高效”,具體規劃過程中,盡量避免設施之間的干擾,同時避免與其它標段形成干擾和影響[2];施工規劃時,做到能充分發揮各生產設施的生產能力及工作效率;運行管理時,力求各系統運作方便,與生產進度、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和機械設備相適應,并充分考慮環境保護以及衛生、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總體規劃應做到整齊美觀,設施結構經濟合理,并盡量減少遷移[3]。所有設施均按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防。
1.2.1 混凝土拌和系統場地規劃管理
前期采用布置于田壩El310場地旁的臨時拌和站(HZS60站,生產能力60m3/h),規劃面積4000m2,后期采用田壩EL310拌和系統(生產能力240m3/h)。規劃布置于右岸YB1場地內(詳細的布置采取專項措施申報),占地面積5000m2,建筑面積360m2,棚建面積300m2。倉庫型式采用單層活動板房或者磚混結構,房與房之間間距5~8m,排距2m。庫房包括工具配件庫、電器庫、小型機電設備庫、辦公室及值班室等;周圍用2.0m高鋼絲網圍欄保護。
1.2.2 鋼筋加工廠場地規劃管理
鋼筋加工廠規劃布置于右岸YB1場地內(詳細的布置采取專項措施申報),主要承擔該工程全部鋼筋、錨桿以及鋼模板的加工制作,占地面積3500m2,建筑面積60m2,棚建面積100m2。
1.2.3 臨時汽車修配廠場地規劃管理
臨時汽車修配廠位于第二層灌排廊道洞口排沙洞明渠段平臺。計劃修建輔修間及工器具房400m2(其中棚建面積300m2),占地面積4000m2,滿足約15臺汽車、設備停放。
1.2.4 機械修理廠場地規劃管理
機械修理廠規劃布置于新灘壩,占地面積4000m2。計劃修建輔修間及工器具房450m2(其中棚建面積350m2),占地面積4000m2。滿足約20臺汽車、設備停放;試驗室。前期布置于新灘壩,占地面積600m2,建筑面積230m2,后期遷至YB5場地。
2.1.1 質量管理目標
該工程的質量方針:認真貫徹執行GB/T19001-2000質量體系文件和質量計劃,嚴格按照計劃要求和國家有關規范施工[4]。質量管理目標為無質量缺陷,單元工程合格率100%,優良率85%以上,無質量事故發生。
2.1.2 質量管理制度
為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主要執行以下管理制度:
(1)實行“三檢制”,班組自檢、施工隊復檢、項目部質安部門終檢,所有的檢查均按要求如實記錄填寫并保存;
(2)堅持持證上崗,選派經過技術培訓并取得相應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管理隊伍;特殊工種和主要技術工種持證上崗;
(3)堅持質量一票否決制,質檢員對發現的問題持一票否決權,堅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施工,不合格工序項目不驗收簽證;
(4)堅持技術交底制度[5],工程開工前進行總技術交底,未經技術交底不得施工;
(5)執行質量獎懲制度,對質量意識強、質量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對工作責任心不強、質量意識差、質量工作做得差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
(6)堅持工程開工前編制施工方案,報監理單位審批,根據審批后的方案組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對重要工序進行旁站[6]。
根據0184/XJB合同,對工程進水口、進水塔、引水洞、地下廠房、母線洞、主變室、灌排廊道、進廠交通洞、尾水洞、排沙洞和灌溉洞等主要部位的混凝土原材料進行了質量檢測。
2.2.1 水泥質量管理
水泥由業主統供,施工單位按有關標準和要求進行抽檢。施工期間,進場的水泥品種主要有葛洲壩、華新、雙馬中熱42.5級和峨勝、雙馬、華新、騰輝42.5級普硅水泥。其中,中熱水泥品質檢測620組,普硅水泥檢測456組,水泥品種檢驗結果滿足向家壩工程質量標準要求,合格率均為100%。
2.2.2 粉煤灰質量管理
2 006年9月15日至2012年5月13日期間,運至向家壩工地的粉煤灰,以200t同一批號、同一品種、同一級別粉煤灰為一個取樣單位,同一批號不足200t也作為一個取樣單位。粉煤灰按批次共檢測605個批次,均為I級灰,合格率100%。
2.2.3 外加劑質量管理
2 006年6月22日至2012年2月25日期間,工程使用的外加劑品種為減水劑和引氣劑兩種。減水劑主要有高性能減水劑為JM-PCA(I)和緩凝高效減水劑為JM-II(C);引氣劑主要有AIR202和ZB-1G。外加劑依據向家壩工程標準按批量檢驗,抽檢92組,合格率為100%;
2.2.4 骨料質量管理
2006年9月16日至2012年6月5日期間,混凝土粗細骨料為馬延坡砂石加工系統的人工骨料。
細骨料:進場品質檢測826次,細度模數平均值為2.66,合格率99.9%;石粉含量平均值為15.5%,合格率為66.1%;生產過程中檢測細度模數、石粉含量1994次,檢測表面含水量8131次,全檢51次,其中細度模數平均值為2.68,合格率為99.2%;石粉含量平均值為14.9%,合格率為82.0%;表面含水率平均值為5.1%,合格率為90.0%;表觀密度、云母含量等結果合格率均為100%。
粗骨料:進場檢測870次,其中小石中徑篩余合格率為86.0%,大石超徑合格率為88.6%,其余檢驗指標合格率均在91.4%以上;生產過程中檢測854次,檢驗結果基本滿足向家壩工程質量標準要求。
2.2.5 鋼筋質量管理
2006年7月13日至2011年11月24日期間,根據規范要求對進場鋼筋和鋼筋接頭按批次進行品質檢驗,進場原材料抽檢97組,鋼筋焊接頭檢驗258組,鋼筋套筒接頭檢驗251組,合格率100%,檢驗結果全部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要求;混凝土、砂漿、凈漿等強度抽檢。2006年9月9日至2012年5月27日期間,混凝土、砂漿和凈漿等取樣抽檢8160組,檢驗結果全部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要求。
施工過程中實行的“三檢制”制度使整個合同施工期間,施工質量良好,未發生任務質量缺陷和質量事故,施工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0184/XJB合同工程通過創建樣板工程,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施工期間共獲得了22個樣板工程,見表1。

表1 0184/XJB樣板工程統計臺賬
0184/XJB合同工程共有單位工程6個,合格6個,合格率100%,優良6個,優良率100%;分部工程39個,合格39個,合格率100%,優良37個,優良率94.87%;分項工程213個,合格213個,合格率100%,優良202個,優良率94.84%;單元工程13093個,合格13093個,合格率100%,優良11606個,優良率88.64%。
該工程施工中嚴格執行各項紀律,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建立成本管理責任制,按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獎罰分明,建立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查閱和銷毀制度,保證了會計檔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閱,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該工程(XJB/0184)合同原始總金額約為13.66億元(包括為工程施工、完工和缺陷期修補所需的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風險費用等一切費用),實際完工金額正進行完工量清理中。截止目前,共已發生變更258項,變更效果良好。該合同于2006年5月辦理第1期結算,至2016年3月共辦理110期結算,合同共已結算總金額為1491124598.49元,其中合同內已結算總金額為1062211387.97元,變更已結算總金額為428913210.52元,剩余金額待竣工結算時進行結算。
(1)信息管理。結合工地特點,為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與業主、監理、設計及其它相關單位的聯系,采用寬帶網的方式進行數據資源共享與溝通,采用計算機制圖和記錄文件,保證了工程文件的美觀和質量。
(2)文件管理。成立了資料室專門負責資料管理,資料室配備了微機和復印機,按照標準對文件進行了系統分類,制定了文件管理制度。定期對業主、監理和項目部發文進行分類立卷歸檔,往來文件在計算機上建立目錄,便于文件的歸類和查找??⒐べY料所包括的內容主要由下列資料組成:綜合管理文件;技術管理文件;質量保證文件;質量試驗檢測文件;施工記錄文件;質量檢查評定文件;合同經濟文件;完工驗收文件。
通過工程施工管理的實踐,充分認識到施工管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只要施工現場管理得當,物料可以節約,人工、材料、設備費用可以減少,現場不會出現工傷事故、質量事故、火災事故等,可以得到直接的經濟效益和間接的社會效益。進行施工現場管理時,應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重視施工質量的管理,不斷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在保證經濟、合理、安全、環保的前提下實現工程項目的投資、質量、進度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