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濱
(廈門魯班源房屋營造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房建工程主要包括各類住房建筑建設過程中的混凝土澆筑、配套線路安裝、管道鋪設、室內外裝修等工程。此類工程包括最新建設出來的房屋、改造之后的房屋、擴建之后的房屋等建筑物的勘察、規劃、施工等具體工程。對于房建工程施工而言,混凝土澆筑至關重要[1]。房屋整體架構建設出來之后,需要使用混凝土對屋內進行柱澆筑、梁板澆筑、樓梯澆筑等。其中,柱澆筑過程中,很容易接觸到鋼筋與預埋件,形成澆筑裂縫[2];梁板施工過程中,一般采用推進式澆筑方法,受梁板長度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澆筑強度不同的情況;樓梯澆筑過程中,普遍采用低層到高層的澆筑方式,隨樓層變化隨打隨抹,澆筑裂縫情況更加嚴重[3]。無論是采用哪一種澆筑方式,一次澆筑時均容易形成裂縫現象,影響施工質量。但一次澆筑無縫施工技術,在減少混凝土澆筑的膨脹系數方面有優勢。本文僅對房建施工中一次澆筑無縫施工技術的研究進行介紹,為房建工程施工選用提供參考。
中盈糖倉綜合體(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為38090.70m2,地上建筑面積27213.26m2,地下建筑面積10877.44m2。該建筑梁柱采用混凝土進行施工,地下室為框剪結構,上部為框架結構。建筑基礎板采用混凝土澆筑的形式,澆筑長度132.58m,總寬度為82.04m?;A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選用C30,抗滲等級為P6。由于該建筑工程為大面積的混凝土澆筑施工形式,擬采取一次澆筑無縫施工技術,確保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在房建工程一次澆筑施工過程中,受力鋼筋的綁扎至關重要。在進行一次澆筑之前,增加受力鋼筋的綁扎距離,并在混凝土澆筑板與鋼筋之間以周圍墻體隔斷,減少混凝土澆筑時受力收縮現象[4]。受力鋼筋與混凝土澆筑板之間的距離越長,板間受力時的澆筑膨脹系數越小??紤]到施工補償收縮情況,無法使所有澆筑板與鋼筋隔斷,本文對鋼筋拉力與應力進行平衡,公式如下:

式中:
ε——受力鋼筋彈性模量;
Pδ——混凝土截面積;
M——鋼筋拉力;
K——受力鋼筋應力;
κc——平衡系數;
Fs——混凝土抗壓應力;
η——拉力系數。
在此基礎上,利用泡沫板隔離鋼筋,固定澆筑區域,見圖1。

圖1 澆筑平面布置示意圖
工程中的澆筑板按照圖1中方式布置,在受力鋼筋與澆筑板之間隔斷的前提下,進行一次澆筑。在結構允許的條件下,混凝土澆筑板與泡沫隔斷之間緊密澆筑,泡沫板隔斷在受力作用下開始收縮,代替混凝土澆筑收縮情況[5]。此時,受力鋼筋產生的剪應力使泡沫板形變,代替混凝土澆筑板的裂縫。同時,泡沫板隔斷受到混凝土澆筑板與受力鋼筋之間的約束,限制了泡沫板隔斷的形變情況。即綁扎好受力鋼筋之后,阻斷了混凝土澆筑板的收縮裂縫,提高了澆筑質量。
在做好澆筑前準備工作后,采用分層澆筑混凝土結構層的方式,對工程進行推移式的連續澆筑施工。該工程混凝土澆筑面積較大,對混凝土進行配比,見表1。

表1 混凝土配比
從表1可知,采用中砂、卵石、碎石、粉煤灰、礦渣粉、抗裂劑等材料,配制成更加適宜工程的混凝土?;炷两涍^配比之后,振搗20min,減少混凝土配比時產生的氣泡[6]。隨后,進行多次振搗,從根本上減少施工冷縫。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以分批下料的方式進行澆筑,厚度控制在550mm左右,見圖2。

圖2 分層澆筑示意圖
從圖2可知,澆筑分為三層,三層澆筑坡度一致,混凝土邊界長度不同。第一層澆筑的混凝土邊界長度較短,混凝土自動滑落到下一層上,延長第二層混凝土澆筑長度,剩余混凝土再次滑落到第三層上,延長第三層混凝土澆筑長度。此澆筑方式為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點一點增加澆筑長度。在一次澆筑過程中,使用分層澆筑的方式,不僅能夠避免施工冷縫,還能保證澆筑質量。
使用分層澆筑混凝土之后,混凝土表面仍存在較多的氣泡,靜置后變為澆筑裂縫,影響施工質量。在分層澆筑完成之后,以先柱后梁的方式,刮平施工表面。工程中的混凝土柱澆筑完成之后,采用粗抹的方式,進行抹面操作,粗抹時間較短,此時混凝土表面平整,基本不存在氣泡,即可保證混凝土澆筑表面的無縫施工質量[7]。梁板澆筑完成之后,采用精抹的方式進行抹面操作。此時混凝土溫升情況采用如下公式計算:

式中:
T——混凝土表面溫度;
m——混凝土密度;
Tmax——最高絕熱溫升;
F1、F2——混凝土比熱系數;
R——混凝土用量比重。
由于本工程施工時處于秋季,在澆筑完成之后10min進行精抹,抹平后靜置10min,以施工人員踩上無腳印為最佳抹平狀態?;炷两涍^精抹之后,利用機械抹平并壓實;機械接觸不到的區域,輔以人工抹平方式進行壓實。此時,混凝土膨脹應力曲線如圖3所示。

圖3 混凝土膨脹應力曲線
在圖3中,βmax為混凝土最大膨脹系數;βmin為混凝土最小膨脹系數。當X=0時,混凝土膨脹應力在βmax與βmin區間內張拉?;炷凉纹綁簩嵵?,其膨脹系數固定在βmin左右,澆筑后產生裂縫的可能性較小。
養護過程中,嚴格檢測混凝土的實時溫度數據,當混凝土與覆蓋物之間的溫差>25℃時,在覆蓋物上降溫,減少混凝土內部溫度;當混凝土與覆蓋物之間的溫差<15℃時,適當減少混凝土上的覆蓋物,增加散熱效果,如圖4所示。

圖4 澆筑養護
在圖4中,薄膜覆蓋減少了混凝土與外界空氣接觸面積,再在薄膜外層降溫,保證混凝土澆筑濕度,進而減少澆筑之后混凝土再次形成裂縫。在分層澆筑基礎上,不僅提高了混凝土表面的保溫效果,還減少了混凝土施工冷縫現象。在混凝土澆筑完成時,施工區域遇到了冷空氣天氣,立即增加混凝土表面覆蓋物,同時覆蓋上保溫板,減少混凝土表面熱量散發的同時,使其表面始終保持適宜施工的狀態?;炷琉B護終凝之后,有效降低了混凝土澆筑之后的膨脹系數,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混凝土一次澆筑的無縫施工條件。
為了驗證本文設計的無縫施工技術是否具有實用價值,對上述施工技術進行分析驗證。在房建工程中一次澆筑無縫施工技術施工完成之后,利用混凝土強度檢測儀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如圖5所示。

圖5 混凝土強度檢測儀
使用混凝土強度檢測儀檢測出施工之后的混凝土強度,并將其代入到下式中,計算出混凝土澆筑之后的膨脹系數。

式中:
αP——混凝土澆筑之后的膨脹系數;
δ——混凝土收縮應變系數;
T0——澆筑前混凝土溫度;
Tt——一次澆筑后混凝土溫度;
t——收縮開始混凝土的強度值;
μc——混凝土延伸值;
Fm——澆筑時間;
CT——混凝土受拉狀態。
計算出混凝土澆筑后的膨脹系數,隨機選取出JZQY_1~10,得出膨脹系數指標(見表2)。

表2 施工膨脹系數指標
從表2可知,使用無縫施工技術之后,混凝土膨脹系數越大,混凝土熱脹冷縮性能越強,澆筑后產生裂縫的可能性隨之增加;反之,混凝土膨脹系數越小,混凝土熱脹冷縮性能越弱,澆筑后產生裂縫的可能性隨之減少。本文計算出混凝土澆筑后的基礎膨脹系數,將其作為施工基礎值。在此條件下,使用本文設計的房建施工中一次澆筑無縫施工技術后,混凝土澆筑后的膨脹系數較小,混凝土的形變可能性隨之減小,澆筑后產生裂縫的可能性隨之降低,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果見圖6。

圖6 一次澆筑無縫混凝土紋理圖
從圖6可知,使用一次澆筑無縫施工技術之后,混凝土紋理更加平滑,不存在裂縫現象,可以滿足房建工程的施工需求,符合本文研究目的。
近些年來,隨著工程建設方面發展迅速,建筑規模逐漸向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條件提供了保障。但是,隨著建設規模的擴大,建筑物基礎體積不斷增加,混凝土一次澆筑需求量也相應增加?;炷烈淮螡仓^程中出現裂縫的現象成為施工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所研究房建施工中一次澆筑無縫施工技術,通過綁扎鋼筋、分層澆筑、刮平表面、密封養護等方式,能有效減少澆筑裂縫的存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房建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