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易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易縣 074200)
在畜禽養殖過程中,不論是大規模、中小規模,還是散養戶,畜禽疫病防控都尤為重要,近年來發生的非洲豬瘟、禽流感等給畜禽養殖業帶來了重大影響。疫病的發生不僅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還會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影響人們身體健康[1]。國家出臺了《關于加強基層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及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都為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做出了指導,因此,加強動物疫情防控對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2.1 嚴格選址、規范建場。養殖場選址嚴禁在規定的禁養區選址,要避開居住區、市場、學校、屠宰場等地,距離500 m以上。場址要選在交通便利、有干凈水源、地勢高且平坦的地方,建場時嚴格按照建場規劃建設,生產區、生活區、養殖區一定要分開,排污系統要雨污分離。
2.2 場區封閉管理。嚴禁外來車輛及人員進入養殖場區,對本場進出的車輛及人員實行嚴格的消毒制度,在場區入口設置消毒池,生產區入口設置消毒室,嚴格場區消毒管理。
2.3 科學飼養管理。畜禽飼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養殖環境、飼喂工具、飲用水源干凈衛生,不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根據畜禽不同生長階段合理搭配飼料,滿足畜禽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科學的飼養管理能增強畜禽的抵抗力。
2.4 加強春秋動物疫病防控。春秋季節是動物疫病的高發時期,做好春防秋防工作可有效控制疫情傳播,降低動物疫情發病率。養殖場要嚴格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制定接種免疫程序,定期進行免疫檢測,做好消殺工作。定期接種是畜禽養殖場預防疫病發生最經濟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也是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提高養殖場經濟效益,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肉產品,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2]。
2.5 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畜禽養殖場一旦發生疑似或已經發生動物疫情,要立即采取隔離措施,并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部門上報,對發病確診的畜禽嚴格按照《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爆發傳播。
2.6 做好引種地流調工作。在引進畜禽種源時,一定要對當地的畜禽疫病做調查,了解當地疫病發生的動態,查看供種單位的資質,有無嚴格的飼養制度、免疫接種程序、疫情防控制度等,選擇信譽良好、種源健康的企業,對新引進的種源要隔離飼養1個月,確認健康無病后方能與其它畜禽混合飼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