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商丘市睢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南 商丘 476100)
肉鵝發育期短,機體生長快,能夠很好的適應生長環境變化,長期以來具有不俗的市場銷售價格。目前肉鵝養殖尚處于發展期,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1.1 肉鵝場的選址。肉鵝飼養場地盡量建設在空氣干燥、地勢高于周邊、排水好的地方,地面以沙性土壤為佳。同時,盡量選擇在牧草豐富且品質優良的地區,可以滿足飼養需求。
1.2 肉鵝舍的建造
1.2.1 育雛舍。雛鵝對溫濕度的變化敏感,育雛舍應該采用良好的保溫材料以及配置先進的溫控設施,定期通風,周邊不宜有高大建筑遮擋,以保證鵝舍的干燥。育雛舍的高不應低于2 m,且基礎面高于外部地面30 cm左右為宜,以便糞便及垃圾清理。合理配置養殖密度,每舍飼養數量在100只左右。
1.2.2 肉鵝舍。肉鵝育雛結束進入生長期,將會以極快的速度生長。此時羽毛快速發育,肉鵝自身抵御溫度變化能力提升,肉鵝舍相對育雛舍的溫度管理要求低。肉鵝舍在建設時,應封閉下部或以百葉窗通風,以防敵害的攻擊。鵝舍上部要做好透風和透熱設計。
1.2.3 育肥舍。肉鵝在發育期結束,其體重及機體尚輕,需要進行育肥以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育肥期,肉鵝喜黑暗安靜環境,育肥舍應做好遮光隔音處理。養殖密度為:大型鵝3~4只/m2,中小型鵝5~8只/m2。
飼料配制方案需要根據肉鵝的種類、生長時期制定,精確足量的提供肉鵝生長所需養分,同時避免浪費。合理利用當地資源,就近采購牧草及其他飼料,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選擇多種口感好的飼料結合飼養,調動肉鵝食欲,且提供肉鵝生長所需的不同養分。飼料在采購階段,要嚴格管控,選擇品質較好的飼料,避免發霉變質、蟲害的飼料,避免藥物含量高的飼料。
飼料的搭配使用,是減少肉鵝養殖時間、降低養殖成本的有效手段。顆粒飼料制作過程復雜,成本高于粉狀飼料,可選擇配制成粉狀飼料喂養。喂養前,將精飼料與粗飼料混合,避免肉鵝挑食。
3.1 牧草的選擇和種植。首先,要選用適宜當地情況、生長情況好的優良草種。其次,規范種植管理,加強牧田日常管理。為了保證牧草的生長發育,需要種植戶對牧田精細管理,精耕細作、科學播種、及時灌溉施肥,提供充足的牧草生長所需水分與養分,定期清理雜草,中耕松土。最后,牧草合理使用。成熟的牧草可以放牧,也可以加工成飼料。放牧飼養,有容量低和過度放牧破壞牧草的缺點;收割后制作飼料,可以供更多的肉鵝使用,可以保護牧場健康。
3.2 雛鵝選種。4周齡以內的肉鵝稱為雛鵝,雛鵝的選擇直接決定肉鵝的后期發育。養殖人員應根據市場需求選擇雛鵝品種。如獅頭鵝、朗德鵝適宜做肥肝的原料,太湖鵝、四川白鵝、皖西白鵝、浙東白鵝適宜做肉鵝的原料。
4.1 鵝流感。鵝流感是商品肉鵝易感傳染性疾病之一,它是鵝類感冒的一種。誘發主因是鵝舍溫度控制不穩定,溫度波動大,肉鵝難以適宜溫差變化,著涼患病,季節變更時常發。肉鵝患該病以后,可以明顯觀察到精神狀態不佳,食量減小,有流清鼻涕或粘稠鼻涕。因此,要求養殖戶做好鵝舍溫度管理,定期查看并記錄肉鵝發育狀態。當有疑似感染流感病例時,馬上隔離并救治,阻斷傳播路徑,對鵝舍進行消殺,注意溫度、食物、鵝舍衛生條件等。也可以將抗病藥物與飼料混合喂養,增強肉鵝抵抗力。
4.2 小鵝瘟。小鵝瘟發病快,傳播快,一旦在鵝舍出現,將會迅速蔓延,尤其是幼齡雛鵝易感染,常見于鵝齡小于30天的肉鵝。因此要做好小鵝瘟的防治工作。①優選種鵝,選擇體質好、抗病性強的種鵝。育鵝前,安排種鵝接種小鵝瘟疫苗。②雛鵝破殼后,接種弱毒苗,通過雛鵝自身免疫系統培育抗體。通過科學防疫,提升雛鵝的抗小鵝瘟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