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圖那生?代麗曼
(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尓干縣城鄉寄宿制小學,新疆 喀什 845250)
茶思維是茶文化內容的精煉和提取,將茶思維與語文教育相互結合,不僅豐富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而且也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資源,能夠擴展學生的認知。當然教師也要將茶文化與語文教學工作合理的結合和利用,才能夠真正地發揮茶文化的價值意義,幫助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夠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
首先,茶思維是由茶文化所衍生而來,其是由中國的茶文化不斷沉淀、提煉、發展最終形成的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內容。將茶思維與語文教學的文化內容相互結合,一方面能夠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促使語文課程更具內涵。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茶思維來豐富學生的認知,拓展他們的視野,從而提升他們對語文文化和茶文化的認知。中國的茶文化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5000年前,最早的茶葉是被當作藥使用,起到解毒的功效。一直到唐代開元年間,茶文化才開始盛行,而且隨著時代的流轉飲茶之風盛行。與此同時,和茶葉相關的詩詞著作也開始增多。茶文化的出現是從中國的儒家思想開始的,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一些具有深刻認知的政治家將茶葉作為清廉的象征,提出“以茶養廉”的倡議以對抗當時的奢靡之風。后隨著時代的發展,茶文化的發展也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出發,這些茶文化的資源都可以作為寶貴的文化依據來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對提升小學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其次,隨著近些年在教育教學中的改革之風盛行,在開展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國家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以及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學相互融合的發展目標,所以無論是從語文教學本質出發還是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都應當將傳統文化作為一項重要的認知內容。反觀傳統語文教學內容,課程內容中關于傳統文化的內容非常少,此時將茶文化融入進來恰好能夠豐富語文教學的資源,也能夠更好地滿足中國現代化教學改革的發展需求,實現語文教育教書育人價值意義。
最后,將小學語文教學與茶思維文化相互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整體的文化素養水平。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歷經數千年,其所積累、沉淀的文化內容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茶文化的基礎上所衍生出來的茶精神、茶具、茶道、茶德、茶學等都是茶文化的重要構成。而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些文化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相互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們對于茶文化的認知,拓寬他們的視野,而且也能夠通過茶精神、茶德來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思想品質,提升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引導他們建立良好的文化自信心,并在這一過程中促進茶文化的進一步傳揚。在茶文化中以茶德最為精辟,它將茶文化中的一些品德認知濃縮成為簡單的八個字,包括“康”“甘“香”“和”“清”“敬”“美”“樂”。其中任何一個品德都可以作為思想道德在德育教育中的優秀資源。其中“康”就代表健康,它提倡人們要去愛惜自己的身體,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健康,讓身體處于健康的狀態。“敬”則是提倡人們要敬重長輩、尊敬師長、對同學有禮和睦。茶德所包含的內容非常的豐富,作為教師必須認識到在將茶思維、茶文化與現代語文教學相互結合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們的文化素養和自信心,也能夠進一步地發揚傳統文化。
茶文化所蘊含的內容非常豐富,而將其與小學語文教學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必須適度、合理、科學地進行選擇,幫助語文課程內容的革新,使其成為語文教學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選擇的過程中我們要秉持適度、適量,不求數量求精度,選擇茶文化中的精髓。當然作為老師也要考慮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實際認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在知識內容選擇時不能過于深奧,應當選擇更加有助于他們認知和理解的內容,從而提升他們對知識的吸收力。
茶文化與語文教學的融合不能夠僅僅依托于教師的講述,茶思維的出現更多的是在飲茶、煮茶、泡茶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要想讓學生能夠更加領會茶思維所蘊含的意義,就需要讓學生自己親身去體會、去感受,所以必須注重對茶文化設施的設置。學校可以開展專門的茶藝教學課堂,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去接觸茶藝,感受茶文化所蘊含的氛圍和文化。在茶教室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就需要考慮多元化的宣傳引導方式,教室內應當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放置配套的茶具。在進行室內裝飾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中國元素、茶元素。比如可以放入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字畫,也可以放置古琴模型以及配置對應的花草。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從視覺、聲覺、觸覺、嗅覺等多方面去感受去認知,體會茶文化所蘊含的濃郁的文化氣息,加深他們對于茶文化的認知體驗。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關于茶文化的課堂內容可以專門到茶教室進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的方式讓學生們學習“茶”這個漢字的由來和相關的結構分析,同時可以進行品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去觀察茶葉、將“茶”字結構與我們生活中所見到的茶進行分析,比如“茶”字草字頭的來源,而從結構上來看“茶”字又是由“人”和“木”字共同構成。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茶”字進行理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認知思維加深對“茶”字的理解。通過這些基礎性設施的教學引導,配合語文教學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文化素養。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構成。而將茶文化與語文教學相互融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素材讓他們進行閱讀和寫作,同時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茶文化故事,每個學生對于故事的認知理解都會有不同,鼓勵學生表達他們對于故事的感受,提升他們的閱讀和表達能力。教師也可以借助茶文化的內容作為寫作的主題,讓學生去思考、去表達。作為小學生無論是在理解能力還是在閱讀方面其整體水平相對有限,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學習表達進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對茶文化故事進一步的講解和分析,對茶文化所蘊含的內容進行剖析,就具體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解析并告訴學生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引導學生去更深刻的認知茶文化,而不是僅僅將其作為一種飲品。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去領悟茶文化、認知茶德。真正了解茶德所宣揚的節約、樸素、簡樸的人是怎樣的。讓學生能夠在下筆的時候有文化借鑒、有內容表達、提升他們在文字應用方面的能力。總體來說,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入茶思維理念就必須理解茶文化資源對于語文教學所帶來的價值意義。了解其對于語文教學的影響力,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合理設計、豐富教學內容,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任何的知識都是要建立在實踐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加深人們對其的理解和認知。對于語文教學來說,由于其自身的教學特點所以關于實踐的機會和體驗少之又少,這與實踐出真知的體驗式教學相互背離。所以在引入茶思維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茶文化的實踐課程正好可以提高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水平。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們真正地了解茶文化所具有的價值和魅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去了解茶文化,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一種新的連接,這是一種傳統文化與新文化之間的連接,也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新方式。老師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具體闡述茶葉的制作知識,結合多媒體的視頻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們了解茶葉從采摘、炒制到成為我們杯中的一縷清茶的過程。這些內容如果僅僅依靠口頭的闡述,學生們很難理解。如果條件容許,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真正的茶園去感受、體驗。在整個過程中逐步形成對于茶葉的理解和感悟。此時,教師再鼓勵學生們針對實際體驗去表達自己的體會和心得,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參與感、提升他們在于文字表達方面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增加他們的體驗感,了解書本之外的知識。當然,如果條件無法滿足到實地去體驗,則可以以學校為單位,組織茶文化節,學校可以聘請專業的茶藝師進行講解和表演,讓學生能夠去觀察和體驗。從而幫助學生去更加深入地了解茶文化,拓寬他們的認知和思維,促進他們文化素養水平的提升。
通過上文可以得出,茶思維、茶文化是中國歷史所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其所蘊含的內容具有較高的價值意義。而茶思維本身又是通過實踐體驗而不斷提煉而來。將茶文化、茶思維與小學語文教學相互結合,首先能夠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提供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其次也能夠促進茶文化的推廣和延續,讓茶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揚。當然,對于語文教學來講茶思維的融入,給教學提供了更多的知識內容和實踐可能,對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