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繼華李浩閆自綱
本文通過對國內快遞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運營情況的研究,對快遞物流園區的特點、選址要求、功能構成及建筑設計要點進行了分析總結,可以為快遞物流園區的規劃設計提供建議。
隨著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快遞產業在最近十多年來飛速擴張。2017年后,幾大快遞企業上市成功,更是加速了快遞物流園區的建設速度。快遞型物流園區即是指郵政、順豐、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為開展自身快遞、物流業務,投資建設的物流園區。快遞企業自建園區規模大多在80~200畝之間。快遞物流園區通常規劃三個功能:(1)快遞分揀區,包括分揀中心;(2)倉儲配送區,包括倉庫、物流中心、冷庫等;(3)綜合配套區,包括展示交易中心、電商辦公樓、公寓等。
按照快遞物流的作業模式,快遞物流園區可分為樞紐級中轉場(一級),區域中轉場(二級)和集散點(三級)的三級物流體系。樞紐級中轉場必然選擇在快件流通量最大最集中的地區,比如上海、杭州、廣州等特大城市周邊;區域中轉場則一般選擇在快件流通量較強,有一定輻射能力的二、三線城市周邊,如泉州、濰坊等;集散點則分布于有該快遞公司業務的各城市郊區。快遞物流園區是屬于干線運輸與城市配送交互的站點,所以在某城市的具體選址往往是靠近其高速入城收費站附近,擁有便捷交通條件的區位;大型的快遞物流園區往往還會有大量空運業務,所以這類園區最好是選址在距離機場最近的位置,如空港園區內。
根據快遞園區的功能要求,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規劃,使得快遞分揀區、倉儲配送區、綜合配套區劃分明確,彼此聯系方便又便于獨立管理。其中部分快遞園區含有國際快件業務,還需要注意快件分揀的空側與陸側區域要進行物理分隔,實現完全分開管理,符合航空安檢、海關監管的要求。各功能區內應根據作業或倉儲規模,合理確定主要作業建筑單體的規模體量。同時結合地塊規劃設計條件和作業流程特點,確定合理的建筑形似、層數、層高等關鍵參數。總平面布置應針對不同功能區的使用需要,合理組織車流和人流。功能區的位置和道路的布置,應保證車流順暢、徑路短捷、減少折返;同時注意人車分流,應避免運輸繁忙的車流與人流交叉。園區主出入口應開設在便于進出的主要市政道路上,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開設2個或以上出入口,減少車輛內部往返運輸。園區主干道寬度不宜小于9m,其余消防道路寬度不應小于4m。物流道路轉彎半徑不宜小于15m。其余道路轉彎半徑不宜小于9m。
快遞分撥中心是進行快遞收件、分揀、發件的主要作業場所,是快遞物流園區的核心功能建筑。
(1)建筑外形和場地設計。快遞分撥中心設計時首先應滿足收發貨垛口數量的要求。收發貨垛口數量取決于快件收發件總量和對應收發貨路由的數量,大型快遞園區垛口規模通常要求達到數百個。所以,分撥中心多設計為四面開敞,沿周邊密集布置裝卸垛口的形式。當常規矩形建筑設計無法滿足垛口數量要求時,通常設計為“E”型指廊式,以增加建筑周長,實現布置更多收發貨垛口。在快遞業務量不斷增長和政府對土地集約利用的雙重要求趨勢下,將分撥中心設計為多層建筑成為主流。多層分撥中心尤其要注意豎向交通的合理設計,最好能設計架空平臺、上層建筑局部縮進等方式,通過上下車坡道連接,實現車輛上樓作業,提升作業效率。在建筑布置收發貨垛口的四周,還應規劃足夠的貨車作業場地。通常集卡車單側裝卸場地寬度不宜小于30m,雙側裝卸場地寬度不宜小于45m。部分主要為大型貨車的園區,雙側裝卸場地寬度需做到55m。
(2)建筑平面設計。建筑平面設計應注意結合分揀設備分布置,進行合理規劃。通常,建筑外圍四周為收發貨區,主要布置伸縮皮帶機、爬坡皮帶機等。內部為分揀作業區,主要布置矩陣式分揀機、交叉帶分揀機等。為便于設備布置,建筑柱網應盡可能大;但同時考慮結構的經濟和理性,柱距宜取11~12m。

圖1 分撥中心平面布局圖
現場辦公、衛生間、樓梯間等輔助設施,應布置在不影響分揀操作的邊角區域。為滿足分揀流水線上下樓層貫通,建筑樓板需結合設備布置要求,做好樓板開洞預留。建筑防火分區、疏散等設施的設計應滿足《物流建筑設計規范GB51157-2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等相關規范要求。其中,防火分區大小可按照“布置密集自動分揀系統設備的區域”來定義,并按規范要求設計。

表1 布置密集自動分揀系統設備的區域的最大允許防火分區建筑面積
(3)建筑層高設計。建筑層高應滿足分揀設備安裝、作業要求。目前分撥中心自動化程度普遍提高,為充分利用空間,設備多層布置較為普遍,分撥中心層高要求通常應達到7~12m。
快遞物流園區主要建筑類型為分揀中心、單、雙層倉庫、商務辦公樓、宿舍等。結合筆者單位規劃設計的多個該類型物流園區投資情況,以及各企業公布的項目投資情況分析,將投資折合為建筑每平方米造價進行統計發現,快遞型園區造價為2200~3000元/平方米(不含地價和物流設備)。快遞分揀中心要求分揀自動化程度高,設備投入很高,例如順豐義烏園區僅2條自動化分揀線投資即高達1億元以上。

表2 快遞物流園投資統計
筆者所在單位是國內專業的物流園區規劃設計單位,已設計了數十個快遞物流園區。其中位于上海的某快遞園區,用地面積128畝,總投資8億元,是該快遞公司在全國最大的快遞轉運中心。

圖2 上海的某快遞園區總平面圖
該園區設計為三大功能區:物流倉儲區、分揀作業區和生活配套區。項目新建分撥中心、物流倉庫、宿舍等建筑,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其中分撥中心單體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大的快遞分揀單體建筑。該建筑設計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其中一二層為長280m,寬110m矩形,垛口數量達到200個;三四層建筑局部縮進,外輪廓設計為指廊型,垛口數量達到175個。同時利用二層頂板作為裝卸平臺,通過東西雙側坡道上下車輛,實現車輛上樓作業,提升作業效率。分撥中心一二層規劃為進港作業,三四層為出港作業。設計采用了當前國際最先進的全自動雙層交叉單分揀系統,并配套立體矩陣式分揀系統、雙層擺臂,雙層轉盤等智能化設備,內部皮帶式輸送機總長度達到13公里,上下四層樓無縫連接,實現快遞包裹不落地分揀,分揀作業能力日均500萬件,是全國快遞分揀自動化作業的最高水平。
快遞物流園區屬于物流園區中的一個特有類別,其規劃建設必須符合快遞企業使用和相關規范要求。快遞物流園區其選址、功能規劃、建筑設計等都有相應的特點,本文對此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總結,可以為快遞物流園區的規劃設計提供較好的參考借鑒。
引用出處
[1]羅勇,袁波.國際航空快遞轉運中心的規劃設計[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2(5):62-64,66
[2]石芳.大型郵政分揀中心消防設計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0(3):220-223
[3]康文慶.基于模糊層次綜合評價法的快遞物流園區選址[J].《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360-366
[4]雷迪雅.快遞分撥中心布局規劃方法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0(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