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旭暉,吳 佳
(1.撫州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西 撫州 344000;2.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經濟和文化日益全球化,文化趨同現象日益嚴重,人們開始重視城市獨特的地域文化,并將其視為城市歷史的精神寄托。我國地域廣闊,文化底蘊豐厚,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傳承和發揚地域文化成為研究熱點[1-4],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主題公園是市民日常休閑娛樂的公共活動場所,更是展示城市文化特色、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的場所。地域文化代表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沉淀,各種歷史、民俗和傳說等文化為城市主題公園的設計和構思提供了豐富的素材[5],使城市主題公園具有不可復制的場地獨特性。當前許多主題公園盲目的照搬國外設計理念,沒有很好地繼承和延續城市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致使其缺乏可識別性。因此,城市主題公園應以地域文化為切入點,立足于當地傳統文化底蘊,既要考慮城市居民休閑娛樂的需求,更要考慮當地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將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到城市主題公園建設中,是提升城市品位、避免文化趨同、創造出高品質的城市主題公園的重要途徑。
撫州市位于江西省的東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撫州在歷史上被稱作臨川,湯顯祖曾留下“遠色入江湖,煙波古臨川”的不朽詩句。臨川郡的建制最早可追溯到三國吳太平二年,在隋朝時,廢郡立州,改臨川郡為撫州,撫州歷來以歷史沉淀悠久、文化氣息濃厚而著稱江右,是一個浸染翰墨書香、有夢有戲的地方。
文化是撫州的根,“臨川文化”是一個特定的文化概念,源于1989年由江西文聯主辦的《文藝理論家》開辟了“臨川文化研究”專欄[6]。“臨川文化”的定義出自于1993年羅傳奇和張世俊所著的《臨川文化史》,書中指出臨川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以臨川古治屬為核心,且包含了贛東十二個縣市的文化[7]。臨川文化最耀眼的就是才子文化,王勃廣為流傳的《滕王閣序》中“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凸顯了臨川文化的風采。除此之外,臨川文化還包括戲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豐富的地域文化[8]。
人是文化的最高形態。臨川作為文化名人薈萃之地,自古文事昌盛,人杰地靈,素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美名。在這片土地上,先后孕育出了眾多才子名人,如王安石、湯顯祖均為其中姣姣者,前者是“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后者是“東方的莎士比亞”,兩人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其影響都極為深遠。除此之外,北宋宰相晏殊是詞壇領袖人物、曾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陸象山被譽為“百世大儒”,還有哲學家李覯、教育家吳澄等,臨川歷史上的文人墨客層出不窮,他們都是臨川才子文化的杰出代表,奠定了臨川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獨特的影響力。
臨川素有“戲曲之鄉”之稱。明代著名戲曲大家湯顯祖在家鄉潛心創作出藝術珍品《臨川四夢》,使得臨川名揚天下。《臨川四夢》不僅是中國戲曲的奪目篇章,更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牡丹亭》享譽國際經久不衰,可謂千古絕唱,讓湯顯祖和英國的莎士比亞齊名,被世人贊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臨川是江南地方戲的發源地之一,臨川的戲曲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戲班十分活躍,其中臨川的宜黃二黃腔、廣昌孟戲皆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一直采用方言傳唱、備受戲劇界青睞的撫州采茶戲更是為撫州當地人民喜聞樂見,充滿著生活氣息,并展現了濃郁的地方傳統文化。
“臨川派”鄉土建筑屬于贛系建筑,其建筑風格厚重古樸,在中國傳統建筑中堪稱獨樹一幟。歷來形成的塔、臺、樓、閣等文物古跡鱗次櫛比,其代表有撫州玉隆萬壽宮、樂安的流坑古村和廣昌驛前明清古建筑群等,其中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樂安流坑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中臨川文化古建筑保存十分完整,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共有260余處[9],被譽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活化石,放眼望去,清一色的青磚、灰瓦和馬頭墻,散發出濃厚的贛系建筑風格,建筑平面多為長方形,整體布局極為樸實素雅,體現了臨川才子獨有的審美情趣和我國古代民居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蘊。
儺是“臨川文化”中璀璨的民俗文化,號稱“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撫州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形式多種多樣,節目豐富多彩,是我國著名的“儺舞之鄉”。儺舞是古時用于祭祀驅邪的一種民間儀式舞蹈,包括起儺、跳儺和驅儺等程序。江西共有十個“儺”縣,“臨川文化”區就占有六縣,南豐儺舞與樂安儺舞都極富有遠古氣息,經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南豐儺舞更是我國最古老、最系統、最完整的古代舞蹈,至今仍襲而不衰,蜚聲中外。在南豐石郵村儺神殿的碑序上就記載有“既載周禮,復見魯論”,其歷史久遠可見一斑,其儺神廟民俗風味最濃。
撫州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都十分豐富,先后建有夢湖主題公園、三翁花園、名人雕塑園等多個城市大型主題公園。臨川文化是江西省撫州市城市主題公園最大的亮點和魅力所在,代表了撫州本土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沉淀。在城市主題公園的設計和建設中,注重充分挖掘臨川文化的內涵,綜合才子文化、戲曲文化、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特色,運用不同的表達手法進行分析提煉并應用到城市主題公園的設計中,彰顯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弘揚城市歷史文脈底蘊,進而達到向游客交流和傳播臨川文化的目的。臨川文化在城市主題公園中的應用和表達的途徑具體可以歸納如下。
在城市主題公園中,就文化表達而言,園林小品是最直接的載體,也是城市主題公園的點睛之筆。園林小品種類繁多,有雕塑、石碑、路燈、鋪裝、座椅、指示牌等。撫州才子文化獨具特色,歷史上文化名人眾多,經典詩詞源遠流長,均可提煉設計成為園林小品的元素。如撫州名人雕塑園中,將臨川才子文化的代表人物都塑成塑像,并撰有名人生平的碑文,讓游人超越時空近距離地觸摸這些偉人,在觀看行走之間感受到“才子之鄉”的歷史底蘊。園中還設有一條“名人詩詞長廊”,那些經久流傳的詩句佳作直觀清晰的呈現出才子文化,洋溢著濃郁深厚的臨川才子文化氣息。
景觀是展示城市主題公園特色的窗口,在景觀設計中隱喻、詮釋的表達手法,使游客通過暗示、回憶、聯想等移情于場地文化歷史,可營造出極具地方傳統文化氛圍。如撫州夢湖的夢島就是以湯顯祖《臨川四夢》中的《牡丹亭》為核心設計的景觀島,所有的景觀設計都冠以“夢”為名,曲折蜿蜒的夢橋、荷風四面的夢亭、古色古香的夢園,使得人們聯想到那因夢生情,感夢而死,再因愛而生的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故事,仿佛置身于《臨川四夢》中的戲曲情境,再現《牡丹亭·驚夢》中那“姹紫嫣紅開遍”的美景,心中延伸出無限的詩情畫意,最終達到與戲曲中的感情共鳴。
建筑見證了城市歷史發展的軌跡,反映了人們的文化追求。隨著歲月的變遷,城市中一些歷史建筑早已湮沒,結合記載再現昔日歷史建筑風貌是一種重要的表達途徑。通常采用“象形”的手法,對城市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場地等模擬再現。如科甲盛興之時臨川有一座“三元樓”,寓意臨川才子連中“三元”,是勉勵讀書人之標志性建筑,由于歷史原因此樓已不復存在。在撫州名人雕塑園中,根據文獻資料采用漢白玉材質重新打造了三層寶塔式建筑,深入挖掘地域歷史遺跡,保留并豐富了當地人對城市的記憶,也讓游客在游覽“三元樓”時,切實感受臨川文化歷史。
民俗風情,最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原汁原味”,它是人類長期生活中產生的一個重要文化信息。在城市主題公園的活動中,通過深度融合民風、民俗、民間藝術等無形的歷史文化,常常能給游客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撫州名人雕塑園,在特定的節日都會以演繹的形式,充分表現當地民俗精華。舞龍燈、游園燈會、儺舞表演等多種形式融入到城市主題公園中,再現了具有歷史淵源和傳統風貌的生活場景,營造出古臨川多姿多彩的文化氛圍。圍繞民俗故事精心打造各種文化活動,喚醒了城市居民對臨川民俗活動的記憶和歸屬感,也強化了游人對臨川民俗文化的喜愛和認同感。
作為城市名片,主題公園往往具有特定的主題,其獨特性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將臨川文化應用到城市主題公園中,從立意上就凸顯了主題公園的特色,喚醒城市居民對歷史沉淀下來的文化氣息。如向戲曲大家致敬的撫州三翁花園(見圖1),在命名上就凸顯了主題公園的特色,“三翁”指的是中國臨川戲曲家湯顯祖、西方與之交相輝映的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這三位戲劇巨匠。富有文化氣息的主題令人耳目一新,給人以感情的歸屬,彰顯出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展示出城市獨特的文化底蘊,從而提升了城市品位。
主題公園是一個區域精神文化的載體,將臨川文化融入到城市主題公園,更有利于繼承和發揚城市源遠流長的歷史的積淀。如撫州名人雕塑園(見圖2),通過臨川才子文化的挖掘和提煉,精心塑造了撫州歷史中涌現的66位文臣武將、書畫名家等名人雕塑,深入刻畫了他們的歷史典故和卓越貢獻,呈現出人才輩出的臨川才子文化,展現出一幅生動輝煌的歷史文化畫卷,從而將該主題公園打造成為臨川文化教育基地,在傳承和發展臨川地域文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得城市居民在游玩時煥發著自豪感,提升了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具有豐富的感染力,個性鮮明的多元文化體驗,往往帶給游客耳目一新之感。當城市主題公園烙印上臨川文化的元素時,往往讓游客體驗更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增強了主題活動的參與感。如以“臨川尋夢”為主題,在文昌里上演出一幕《尋夢牡丹亭》的大型實景文化體驗。全息投影技術打造出如夢似幻的燈光、聲響、水幕……結合園林實景演出,無不讓游客沉浸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故事情境,湯顯祖戲曲文化就是臨川在漫漫歷史長河沉淀下來的文化底蘊,游客均表現出極大的滿意度。
文化是城市之魂,只有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城市主題公園才會煥發出活力和生命力,城市環境才會充滿著魅力和吸引力。城市主題公園是地域文化的載體,也是展示城市風貌、體驗文化傳承的窗口。融入地域文化的城市主題公園,更能喚起城市居民對歷史的回憶和對該地區的自豪感及歸屬感。在江西省撫州市城市主題公園建設中,通過科學而嚴謹的設計策略和表達手法對地域文化進行分析提煉,充分挖掘并融入臨川文化,有助于打造主題特色鮮明、蘊含文化內涵的城市主題公園,不僅提升了城市的品味,推動了臨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也給城市居民和游客帶來了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滿足游客的多樣文化體驗需求,進一步提升人們對城市主題公園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