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曉如
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的這三年,對國有石油企業來說是發展環境異常復雜的三年。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并持續了三年;國際原油市場跌宕起伏,曾創下-37.63美元/桶的歷史極值,曾一度逼近130美元/桶的歷史高位;印度、歐洲等地的電荒、氣荒時不時上演,不斷拉響能源保供的警報……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類風險急劇增加,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國有石油企業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從自身來看,他們背負的沉重的歷史包袱還沒有完全卸下,機制不活、效率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
承壓推進深化再改革。“極不平凡,極具挑戰。”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的這句話,道出了百萬石油人過去三年攻堅啃硬的深切感受。
善作善成的石油人,以奮進的姿態,釘釘子的精神,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啃“硬骨頭”、蹚“深水區”,自上而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推進各項措施落實落地,上演了一幕幕大象快跑的改革大戲。
由此,“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思想少了,“大河無水小河干”的意識多了;“債多不愁”的消極思想少了,“企業不消滅虧損,虧損終將消滅企業”的進取意識強了……
觀念不斷轉變,發展活力不斷迸發,收到的是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以“三桶油”為代表,2021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大幅增長,黨和國家經濟部隊的價值得以體現。
借改革之帆,駛向一流,國有石油企業體制機制更靈活、管理效率更高、創新能力更強……在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中,中國石油居第四位,中國石化居第五位,中國海油排名65位,延長石油排名257位。
借改革之刃,鼎新革故,在提升自身發展水平的同時,國有石油企業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的能力倍增量。從不惜代價加大油氣勘探開發、保障油氣高質量供給,到全力以赴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服務北京冬奧會,到攜手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協同發展……飽含著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石油力量。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國企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表示。身為其中一分子,與有榮焉。
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國有石油企業取得的改革實效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但是,需要謹記的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龐貝卻能在一夜之間消失。步入“深水區”,改革仍存在不平衡、不到位的情況,部分改革難點仍需要攻堅發力,改革含金量需要進一步提高……
追求高質量發展,追求基業長青,改革沒有終點。期待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國有石油企業拿出更大的魄力、更有效的舉措,實現更大的發展,貢獻出更強大的石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