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24日,河南省谷子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以下簡稱服務團)一行8人到伊川縣開展科技服務。在呂店鎮服務團服務基地可以看到,即將成熟的大片谷子像鋪在大地上的黃金地毯,沉甸甸的谷穗兒隨風搖曳。
服務團專家一行先后來到洛陽三康米業有限公司、伊河橋米業有限公司服務基地及伊川紅谷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服務基地指導開展谷子適時收獲。服務團專家指出,谷子收獲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其產量和品質。這是因為谷子開花時間較長,同一個穗上的小花開花時間相差10 d左右,成熟期不一致。收獲過早,籽粒尚未成熟,不但產量低,而且品質差;收獲過晚,則易落粒減產,一般以蠟熟末期或完熟初期(即穎殼變黃、谷穗斷青、籽粒變硬時)收獲為宜。
“今年合作社流轉種植了300多畝谷子,我們全程機械化收割,預估每畝能產700斤以上的干谷子,合作社統種統收,一畝能賣到2000元左右。”谷子種植大戶趙俊杰興奮地說,“感謝服務團推薦的好種子和長期的服務指導。”
伊川縣地處我國小米主產區的最南端、富硒帶最北端,是全國谷物種植優勢區。近年來,在服務團的技術指導下,伊川縣大面積種植優質谷子,面積達1.33萬hm2。服務團的科技服務活動為伊川縣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