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效梅
(臨洮縣林業和草原局,甘肅 臨洮 730500)
牡丹(Paeonia × suあruticosaAndrews)屬于芍藥科芍藥屬落葉灌木,分枝少,花生于枝頂,花期4—5月,花色多樣,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等顏色。牡丹按花形可分為單瓣形、重瓣形和臺閣形等,其種子加工后可制作牡丹油,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1]。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S. G. Haw &Lauener)T. Hong & J. J. Li]亦為芍藥科芍藥屬,因花瓣內面基部有深紫色斑而得名。其花體大、色澤艷麗,是園林綠化和旅游觀賞的重要花卉[2]。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十分適宜紫斑牡丹的栽植,素有“隴上花都”之稱,有牡丹栽植歷史1 600多年。近年來,臨洮縣大力發展牡丹花卉產業,紫斑牡丹品種增多,種植面積擴大,牡丹花卉產值逐年增加[3]。此外,臨洮縣緊緊依托牡丹花卉產業,大力發展旅游業,形成了以曹家坪原野牡丹園、王家大莊牡丹園、朱家坪牡丹園為代表的紫斑牡丹觀賞基地,顯著提升了臨洮紫斑牡丹的知名度,促進了紫斑牡丹產業的快速發展。
紫斑牡丹催花技術是指打破紫斑牡丹休眠后將其置于溫室培養,使紫斑牡丹在自然花期之前開放的技術。張雙羽等[4]用300 mg/L的赤霉素處理牡丹種子,可使種子提前15 d生根。利用紫斑牡丹催花技術可以使紫斑牡丹在春節前后的市場需求旺季上市,可以有效增加其經濟效益。研究紫斑牡丹催花技術,能夠調節紫斑牡丹的花期,提高紫斑牡丹栽培效益,促進牡丹產業發展。
臨洮縣紫斑牡丹品種多樣,當地傳統紫斑牡丹品種有281個,引進的紫斑牡丹品種有40多個[5]。適合臨洮縣春節前后催花的紫斑牡丹品種有藍珍珠、祝福、美夢、紅斑玉蝶和玉獅子等。藍珍珠花色為藍色,屬于托桂形花形,外花瓣舒展,內花瓣頂部有花藥斑,花藥呈黃色,花蕾平圓。“祝福”是皇冠形花形,花色為粉色,內花瓣質地較硬且有褶皺,花蕊中雄蕊較少,花藥呈鉤狀,花蕾呈桃形,長勢較快。“美夢”屬于臺閣形,花色為藍色,內花瓣褶皺有黑色硬斑,花藥呈鉤狀白色,花蕾呈桃形,成花率高。紅斑玉蝶花形為托桂形,花色為白色,外花平展,外花褶皺有少量紅斑,花藥為黃色,花蕾呈桃形。玉獅子花形為繡球形,花色通白,外花瓣狹長,房衣半包、呈白色,花蕾呈桃形,生長快,成花率高。
植株的優劣是影響臨洮縣紫斑牡丹催花效果的關鍵。因此,在催花前的準備過程中,技術人員要選擇優質的紫斑牡丹植株。紫斑牡丹苗木主要選擇三到六年生植株,株形以直立形和半開張形為主,枝條粗壯,根系發達,根長35 cm左右,枝條保留6~10枝,保留6個以上腋花芽枝、2個頂花芽枝,無機械和病蟲害損傷,花芽縱徑1.0 cm、橫徑0.6 cm,花芽飽滿[6]。
紫斑牡丹的開花要經歷一個溫度從低到高的過程,所以其催花要在能模擬溫度變化的日光溫室進行。溫室規格為40 m×15 m×2 m,用透光性好、抗氧化性強的無滴膜覆蓋,留有通風口,利于通風散熱。溫度高低是影響催花成敗的關鍵因素,溫室必須配備加溫設施,棚頂要安裝自動卷簾機,溫室4個角落各配備溫濕度計1個,均勻安裝2 000 W電熱燈14個、275 W的浴霸6個、1 000 W的碘鎢燈4個,以便增加光照、提高溫度、降低濕度。此外,溫室內要設置一個5 m3的蓄水池,便于蓄水升溫。為了減少積水、有效控制溫室內濕度,溫室地面要鋪厚10 cm左右的沙。為便于排水,技術人員要在溫室前棚挖設一條排水溝。
牡丹移栽盆要選擇直徑35 cm左右的牡丹專用塑料盆。這種塑料盆輕巧、美觀,不易破碎,成本低。牡丹盆內的基質則為爐灰渣和牛糞(體積比2∶1)混合物。這種基質不僅透水、透氣性較好,而且營養豐富。
在春節前60 d,技術人員要從產地起苗,最好保證紫斑牡丹植株處于0 ℃低溫下20 d時間,以滿足休眠需要。在起苗前,技術人員要用稻草將植株裹住,防止在運輸過程中損傷枝條和花芽,對枝條的根部也要用麻繩進行纏綁,防止根系折斷。植株運送到栽培溫室后,要根朝外、枝向里,在溫室晾曬2 d左右,促使根系軟化。在植株上盆前,技術人員要仔細檢查枝葉、花芽和根系,修剪斷根、枯根,剪除弱枝、次生枝和枝條中部以下腋芽。此外,對于上盆所用的基質,技術人員要及時運送到溫室,均勻分堆。技術人員要準備一個150 L大口徑塑料桶用來浸根,浸根液由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組成,溶液濃度在3 000 mg/L左右。浸根液與水混合均勻后,將植株根部放入其中浸泡20 s,適度晾曬后便可上盆。
由于臨洮縣處于黃土高原中部,深秋和初冬氣溫較低,相比北方其他栽植區,紫斑牡丹的上盆時間可提前到農歷9月底。紫斑牡丹上盆前,技術人員要先適當修剪粗根和長根,再將紫斑牡丹的根系在花盆中均勻鋪開,使根尖凹陷于盆底部,保證植株的根位于花盆中部。技術人員把根部放好后向花盆內填充基質,在填充的過程中,用木棍沿盆邊將基質搗實,切勿傷及根系。在上盆的過程中,剪根、盤根、填基質要同時進行,提高上盆效率。上盆完成后,花盆按照南北方向擺放,擺盆的數量依據溫室寬度而定,盆與盆之間的間距以葉片不相接觸為宜,一般600 m2的溫室可擺放2 500盆紫斑牡丹。花盆擺放完成后,技術人員需要立刻澆一次透水,水中拌入100 mg/L的高錳酸鉀。紫斑牡丹上盆之后,技術人員要及時解開植株的綁繩,不但要剪去枝條上的枯枝、枯葉,還要剪去多余的枝條和花芽,強壯枝保留2個花芽,一般枝頂部保留1個花芽,在距離花芽1 cm處斜剪,其他花芽全部剪除。
根據生長情況,臨洮紫斑牡丹催花管理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上盆到露芽期,時間為7 d左右。紫斑牡丹上盆以后,在適當的溫度、水分條件下,休眠芽萌發,芽尖外露。此時,技術人員要控制好溫室環境,模擬自然界溫度的變化促進紫斑牡丹花芽萌發。此期白天溫室溫度控制在15 ℃左右,晚間的溫度控制在7 ℃左右。經過7 d的培育,紫斑牡丹花芽開始萌發。在溫室溫度調節過程中,技術人員要依據植株的生長要求緩慢升高溫度,尤其是晚間的溫度不能過高,達到紫斑牡丹催芽效果即可。紫斑牡丹花芽的萌發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在上盆3 d后,每天08:00—09:00都要澆透水,保證基質全部澆透。第一階段溫室內的水分要保持在80%以上,對于植株和表層基質,技術人員要用噴霧器進行噴灑,時刻保持基質濕潤。當太陽升起后,技術人員需要盡早揭開覆蓋物,保證6 h的光照時間,以利于紫斑牡丹生長。此外,對于未經過自然低溫深休眠的植株,技術人員要用400 mg/L赤霉素涂抹花芽,加速其生長,一般每隔2 d涂芽一次,共處理3次。對于第一階段出現的病株、死株或生長發育不良的植株要及時淘汰,防止病原感染其他植株。
第二階段為顯蕾期至透色期,時間為40 d左右,是紫斑牡丹催花的關鍵階段。在上盆10 d左右,花蕾開始顯現時,技術人員要適當增加溫室內的溫度,通常白天溫度控制在18 ℃,晚間溫度控制在14 ℃。由于紫斑牡丹花蕾對溫度變化十分敏感,因此,技術人員需要保持溫室內溫度穩定,尤其是當寒流、強降溫天氣到來時,要做好防寒增溫措施,防止花蕾受到降溫影響。上盆28 d后,紫斑牡丹進入展葉期,這期間白天溫度控制在20 ℃左右,晚間溫度保持在15~20 ℃。白天要加大溫室通風,保證溫室環境適宜紫斑牡丹生長。紫斑牡丹形成花蕾后生長迅速,需水量很大,技術人員要增加澆水和噴水次數,每天噴水一次,隔7 d澆透水一次。相比于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需要增加光照時間,晚間需要補光5 h。假如遇到陰天,則需要全天對溫室進行補光,早晚增加2 h的補光時間。紫斑牡丹花蕾直徑達到1.5 cm后,技術人員可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如300 mg/L赤霉素涂抹花蕾,進一步促進紫斑牡丹生長。在涂抹植物生長調節劑時,技術人員可用毛筆或者牙刷蘸取藥液后在花蕾最大直徑處進行涂抹,涂抹次數和劑量要依據花蕾的發育情況而定,涂抹過多會造成花蕾發育畸形,影響牡丹開花后的觀賞效果。對于長勢特別好的,在花蕾處只涂抹一次植物生長調節劑即可,而長勢不好的要依據生長情況涂抹1~5次。此外,技術人員要做好牡丹植株的抹芽工作,及時抹除無用芽,摘除多余的葉子和側枝,讓紫斑牡丹顯蕾,特別是對花蕾生長影響較大的葉片要及時摘除,一般每個花蕾保留3~5片葉。當葉柄長度大于5 cm時,技術人員要及時進行壓柄。壓柄是為了將向上生長的副葉柄壓彎,保證花蕾營養成分供應充足。摘葉和壓柄常用于枝葉較多、生長旺盛的紫斑牡丹品種,如美夢、紅斑玉蝶等。在展葉期,技術人員要每隔7 d噴灑1次葉面肥。第二階段施肥以磷酸二氫鉀、硫酸亞鐵和復合肥等肥料為主,技術人員在施肥過程中最好保持氮、磷、鉀均衡使用。
第三階段為綻口期至盛開期,在紫斑牡丹上盆50 d后,花朵即將開放,達到綻口期,綻口至盛開為10 d左右。紫斑牡丹開花后,溫室溫度要保持在10~15 ℃;如果要及時進行上市銷售,溫度需要提高到25 ℃以上,并增加光照時間,3 d后花朵便會盛開,保證及時上市。花朵開放后要減少澆水,改為用水噴灑葉面。由于上盆牡丹的方向始終是南北朝向,因而在出售前14 d要將花盆方向調轉,以保證出售時花莖筆直,增強觀賞效果。晴朗天氣,為減少陽光照射下的水分蒸騰,技術人員可用遮光網和草簾對溫室遮陰。為增加紫斑牡丹的觀賞性,防止花朵下垂,技術人員可對牡丹進行固定造型,將花莖用鐵絲固定在木桿上。固定過程中,技術人員要一手抓住花朵,一手拿住鐵絲,防止碰傷花朵。此外,組盆也能增加牡丹的觀賞性和經濟價值。從盆中移出牡丹植株后,技術人員要對其進行適當剪根,將三五株組合栽種在一個瓷盆中,放入基質后適當壓實,澆透水,將瓷盆表層鋪以雨花石,株體系上紅飄帶。依據紫斑牡丹花朵數量對盆花進行有效分級,提升紫斑牡丹出售價值,大于7朵為一級,5~7朵為二級,小于5朵為三級。
紫斑牡丹催花過程中常見的病害有根腐病、莖腐病、灰霉病、葉斑病等,蟲害有介殼蟲、螻蛄、地老虎等。技術人員需要在催花過程中積極防治病蟲害,保障紫斑牡丹正常生長發育。紫斑牡丹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以化學防治為主,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輔。在牡丹上盆后,技術人員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對植株進行噴灑,可起到有效預防病蟲害的作用。
起苗過程中,紫斑牡丹苗木根系很容易遭到損壞,加上基質澆水量大增,往往會造成破損面感染,導致根腐病發生。對此,技術人員可在催花期用95%綠亨一號3 000倍液進行澆灌,15 d澆灌1次。莖腐病是澆水量過多、室內濕度過大導致。因此,為防治莖腐病,在紫斑牡丹催花期間,技術人員要避免過度澆水,并向葉面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灰霉病常發生于光照不足、濕度大、溫度低的環境,發病時牡丹根莖會產生霉變,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對此,技術人員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同時要增加光照,保持室內環境干凈整潔,防止降溫過度,及時清除雜草、枯葉,摘除病枝、病花,避免病害傳播。葉斑病常發生于溫度過高、通風不暢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可用800 mg/L農用鏈霉素噴灑防治,每隔15 d噴灑1次。
上盆前,技術人員用石硫合劑噴灑牡丹植株可有效預防介殼蟲。噴灑石硫合劑要在介殼蟲若蟲期進行,這一時期蟲體的介殼尚未形成,蟲體比較容易被殺死;在介殼蟲幼蟲孵化期,技術人員可噴灑40%氧化樂果1 000倍液進行防治,7 d噴灑1次,噴灑兩三次;對于介殼蟲成蟲感染的枝葉,技術人員要及時將其剪除銷毀,防止介殼蟲成蟲感染正常植株。螻蛄喜歡啃食牡丹嫩芽,除了用黑光燈誘捕外,技術人員在栽植的基質中拌入適量5%辛硫磷顆粒劑也可有效預防該蟲害。地老虎同樣會對牡丹的嫩芽造成危害,技術人員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灌根對其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