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衛東
河北地處華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全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目前,我省現有各級各類景區景點400 多個,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產3 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 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 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1 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 處,全國十大風景名勝2 處,璀璨的歷史文化與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無論是數量規模,還是價值品位,我省都是全國旅游資源大省。
縱向看,近年來河北省旅游業發展迅猛,旅游接待能力、基礎設施建設均不斷完善,呈現了規模和質量全面躍升的良好態勢。2019年,河北省共接待游客7.83 億人次、旅游總收入9313.36 億元,分別是“十二五”末的2.1 倍和2.7倍。全省旅游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突破4000 億元,比“十二五”增長215%。同時,國家“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北京攜手張家口承辦2022 年冬奧會等,都為河北旅游業在更高水平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但是,橫向比,據文化和旅游部批準發布的《2019 年旅游市場基本情況》顯示,2019 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數60.06 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63 萬億元。我省無論在游客人數還是總收入上,都僅為全國的1/10 左右,與我省旅游資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同時,我省與山東(1.17萬億元)、河南(9362 億元)、山西(8026 億元)等周邊省份相比,還有發展空間。特別是在旅游品牌建設上,尚未形成河北鮮明的地域特色,旅游品牌還不夠響亮。如何利用和開發現有資源,更加有效地打造河北旅游名品,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已經成為我省旅游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品牌建設與地域文化融合有待進一步加強。河北省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但在旅游品牌打造上,尚未將深度挖掘燕趙文化的內涵與旅游品牌的打造有機融合,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重硬件設施建設,輕文化氛圍營造,導致在旅游品牌的打造上,與其他省份產生同質化的現象,特色不鮮明,旅游者無法對河北旅游產生深刻印象。
(二)旅游資源與其他資源的統籌融合有待于進一步加強。2018年河北省旅游和文化廳正式掛牌,在制度改革上,河北省走在了全國其他省份的前列。但一地旅游業發展水平的高低與其他行業協同聯動的程度直接相關。
(一)深挖燕趙文化內涵,打造“旅游+文化+交通”發展的新模式。
(二)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推進旅游鏈條融合發展的新方向。建議我省加強對“十四五”河北省旅游業的發展、旅游品牌的打造進行統籌規劃,堅持問題導向,梳理出影響河北省旅游業發展、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并制定具體的項目清單,明確每一項任務的牽頭部門及協同部門,發揮領導作用,發揮政策優勢,集中人力、物力并適當增加財政投入,各行業通力合作協同完善河北旅游產業鏈,豐富河北旅游產品種類,筑牢基礎設施建設,合力推進河北省精品旅游品牌的打造。
(三)創新思維培養人才,打造旅游品牌宣傳的新局面。“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品牌打造不能閉門造車,宣傳工作尤為重要。對外宣傳上,建議以“講好河北故事”為主線,建設一支會講故事、講好故事的團隊,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且全方位講好河北故事,傳播燕趙文化,展示美麗河北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