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 編
經過幾代科學家的努力奮斗,人類社會才能在最近幾十年里獲得飛速發展。科學研究并不總是像牛頓、愛因斯坦的研究一樣高大上,很多成果堪稱奇葩。這些奇葩研究看似無厘頭,卻跟人們的生活有許多聯系。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用研究告訴你:男性是真傻!相關成果發表在著名的《英國醫學雜志》上。科學家們的研究對象是達爾文獎的獲獎者。這可不是什么有關科學研究的獎項,而是為了紀念以超出常理的白癡行為方式毀滅自我,為改善全人類基因庫做出貢獻的人。通俗點說就是“作死者”。舉個例子,一名恐怖分子獲獎的原因是寄出一份炸彈郵件,因為沒貼夠郵票被退回,結果他當場打開查看,被炸死。研究人員發現,達爾文獎創建的20年間,共有318名單獨候選人參與評選,其中282名是男性!紐卡斯爾大學博士丹尼斯倫德萊姆說:我們把無意義的、沒有任何回報同時非常危險,甚至致命的冒險行為稱作“愚蠢的冒險”。他也搞不清楚為什么男性喜歡“作死”,也許是為了贏得旁人敬畏的目光,也許是為了獲得今后吹牛的談資,但太作的結果就是沒有以后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班戈大學及消費者研究機構SBXL邀請40名受訪者,模擬平時購物挑選商品的過程,并進行核磁共振掃描,觀察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的變化。結果發現,在實驗對象剛開始逛街時,此部位運作能力較活絡,過了大約23分鐘后,開始喪失金錢觀,難以抵擋特價商品的誘惑。
為測試“男性的陽剛特質代表基因健康”理論是否成立,英國蘇格蘭亞伯丁大學心理學家,通過網絡調查全球30國4500名女性的擇偶偏好后發現,醫療保健品質與女性擇偶有直接關聯:在國民健康情況較好的國家,女性較偏愛花美男;但在衛生情況較差的國家,陽剛男獲青睞機率遠高于花美男。例如,瑞典偏好花美男的女性比例最高;在醫療品質最差的巴西,女性偏愛陽剛男;至于健康水平介于中間的英國,偏好花美男的女性比例高達六成。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研人員宣布,眼神可能是治愈部分頑劣熊孩子的妙方。新南威爾士大學嬰幼兒及青少年精神醫學教授羅謝勒·倫魯特發表文章說,行為頑劣的熊孩子可分為至少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種是暴力型。這類孩子在行為失當的患者中占多數。他們在感受到威脅時極易沖動暴怒,但在事后卻會為自己的不端行為懊悔不已。治療這類孩子的有效方法不少,比如幫助孩子學習控制情緒與行為,幫助家長學會與孩子溝通等。第二類是冷酷型。這些孩子以一種更酷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叛逆,即對所有事情似乎都麻木不仁,其他人的感受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意義。以前,治療這類孩子沒有明顯有效的辦法。倫魯特正在參與的研究發現,這類孩子并不是裝酷,而是確實不善于發現其他人的感情變化。出現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是,這些孩子不太注意別人的眼睛,而它卻是人最能表達情緒的部位。基于這些發現,研究人員指導冷酷型熊孩子注意觀察別人的眼神。結果,熊孩子辨別他人情緒的能力大幅提高。倫魯特認為,現在的研究成果證明,眼神治療值得深入研究,或許能成為治療冷酷型熊孩子的一條新路。
出席一些重要的場合當然要美美噠,姑娘們免不了化化妝、涂涂指甲。可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美麗是要付出代價的。化妝品、護膚品中的某些化學成分會擾亂人體激素的自然分泌,致使更年期提前2~4年。研究人員分析了近3.16萬名女性的血樣和尿樣,發現15種會擾亂激素分泌的化學成分,包括鄰苯二甲酸鹽。鄰苯二甲酸鹽常用于軟化塑料,廣泛存在于塑料包裝制品、香水、唇膏、沐浴露、護膚產品和指甲油中。結果顯示,與體內含有這些化學成分水平較低的研究對象相比,體內這些化學成分水平高的女性,更年期平均早2至4年。這是對擾亂內分泌的化學成分與更年期之間關聯的首次大型研究。
不少女性希望自己分娩時丈夫能夠陪伴在身邊。但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丈夫陪產不僅無助于減輕產婦疼痛,還可能加重痛感。研究人員對39名女性進行實驗,比較她們在丈夫或男友陪伴和離開兩種情況下對疼痛的感受。研究人員用激光脈沖刺激這些女性的手指,監控她們的腦電波變化并要求她們對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打分。實驗結果顯示,相比伴侶離開的情況,這些女性在有人陪伴時感到的疼痛并沒有減輕,其中多人的痛感反而增加。研究人員之一、倫敦大學學院博士凱特琳娜·福托波盧說,這項研究成果表明,是否選擇丈夫陪產應因人而異,主要取決于產婦個性和對疼痛的處理方式。
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心理學教授派因解釋,學生穿超人T恤時,感到自己勝別人一籌,當他們被要求估計自己能舉起的重量時,亦傾向認為自己比穿普通服裝的學生更強壯。研究顯示,人在無意識下會體現衣服的象征性意義,這意味著人的心智能力及知覺會受衣服影響。
派因在另一項實驗中,讓一群女士分別穿泳衣及運動衫做數學測驗,結果后者表現較佳。
俗話說,養兒防老。真的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項研究顯示,養女才防老,在有兒有女的家庭中,照顧老人的責任大多由女兒承擔。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2004年開始的一項針對2.6萬余名50歲以上老人多年跟蹤調查的數據,發現女兒照顧老人的時間平均每個月達到12.3小時,兒子僅5.6小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援引報告作者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安杰莉娜·格里戈葉娃的話:“在對年邁父母的照顧上,女兒每個月所花的時間是兒子的兩倍多,或者說多花將近7小時。”研究還顯示,在有兒有女的家庭中,性別是子女承擔看護父母責任多寡的唯一重要的影響因素。“兒子如果有姐妹,看護工作就相對減少;反之,如果女兒有兄弟,看護老人的時間就增加,”格里戈葉娃說,“這意味著兒子們把看護父母的責任移交給姐妹了。”兒子大多在沒有姐妹或配偶的情況下才介入看護工作。格里戈葉娃說:“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美國多數老人的看護工作是在家中由家庭成員無償承擔,通常是成年的女兒。”她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女性通常自小承擔照料者的角色,此外,老人如果是女性,由兒子照料可能會覺得不方便。她說,盡管男性越來越多地分擔家務和照看孩子,但在護理老人方面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但最近英國卻有研究發現,不管男生女生,在面對自己心儀的對象時,潛意識里會改變自己的聲音,音調會變得較低,而女性在分別面對有無競爭者的狀況下,也會有不同的聲調,來讓自己更有機會。研究人員比珊絲基博士表示,假如一個女生所喜歡的男生沒有太多人關注,她就會提高音調;但如果心儀的對象長得像劉德華那樣,有太多異性關注的話,這個女生就會降低音調,因為這樣有助于讓她在一群女性競爭者中顯得更突出。比珊絲基表示,曾有研究顯示男性會比較喜歡音調高的女生,因為這代表女性化和年輕。這次的研究也讓她推測女性之所以會將音調降低,可能是想展示不同的價值,因為較低的音調可能代表著能力、成熟、主導性。
英國新科學家期刊刊登的研究指出,丹麥男性入伍智力測驗顯示,自1998年以來,IQ測驗的平均分數下降了1.5,英國和澳大利亞也有類似現象。研究顯示,人類已經過了智力巔峰時期,人們的智商不再上升,甚至開始下降,有些科學家悲觀地預言,我們的后代,可能要花上幾個小時,才能弄懂我們現在一看就明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