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心

老年人要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加強防騙意識。家人和朋友也要多給予老年人關愛,幫他們共同守護好錢袋子。
“我沒有詐騙,是借,不是騙!”直到站在二審的被告人席上,盧明還是倔強地叫囂著,想為自己爭取一個“清白”。三年里,他以農村獨居老人為目標,用借錢的方式實施詐騙,獲取18萬余元的不義之財。2022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裁定。
今年75歲的許正風老人住在福建南靖縣的一個村子里,開了一家小超市。2013年初冬的一個午后,許老伯正坐在超市門口曬太陽,時不時打個小盹兒,這時,一個精瘦的男子走過來,主動和許老伯搭訕:“老伯,看你的精神頭很好,70歲還不到吧。”許老伯聽了有些開心,正巧一人無聊,和男子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起來。
男子叫盧明,自稱是剛調到附近派出所當協警的,讓許老伯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盡管找他。臨別,兩人互相交換了電話號碼,盧明還說過幾天給許老伯帶上好的茶葉。
茶葉是許老伯的心頭好,自此盧明隔三岔五來超市和他一起泡茶聊天。盧明很會順著許老伯的心意,說一些討他歡心的話,許老伯覺得這個比自己年輕30多歲的小老弟為人熱情又靠譜,兩人成了忘年交。
半個多月后的一天下午,盧明穿著一套藍色制服,腋下夾著一個黑色公文包,來到許老伯的超市,說自己已經正式轉為在編民警,特意來和他分享喜訊。許老伯覺得小老弟把他當自家人,打心眼里高興。盧明天花亂墜地吹噓著,自己成為民警之后手握重權,方圓百里只要他一句話,什么事情都能搞定。
盧明邊說邊從黑色公文包里掏出一個“手銬”和一把“手槍”,讓許老伯開開眼界。許老伯有所不知的是,盧明的這套制服其實只是保安服,并不是警服,所謂的“手銬”和“手槍”,都是網購的仿真品。有一次,盧明故意說自己要去辦一件事,“手槍”帶在身上不放心,暫時放在許老伯家里,許老伯像看寶貝似的守著。
一天后,盧明過來取“手槍”,臉色很差,說他哥哥借了別人的高利貸,被追上門,急需5000元應急。“我爸媽很早就去世了,哥哥一直照顧我,我們兄弟相依為命,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也活不下去了。”盧明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自己的大部分錢都買了銀行理財,一下子拿不出來。許老伯猶豫了一下,決定拿出自己的部分養老錢,給小老弟應個急。
“不行不行,我怎么能拿你的錢呢。”盧明越推辭,許老伯越鐵了心,當天就去銀行取了錢,塞到他手里。此后,盧明往許老伯的超市跑得更勤了,不僅帶茶葉,還會搞點小酒小菜,兩人喝上幾杯。
2014年,盧明說自己已調到當地市政法部門擔任科長,還拿出一張印有自己照片、姓名、工作單位的“工作牌”,許老伯替小老弟感到高興。那天,盧明還給許老伯幾千元錢,說剩下的之后再還清,許老伯對他視如親人,更加深信不疑。
2015年底,盧明得知許老伯的孫女大學畢業后,想找份好一點的工作,苦于四處碰壁。“我有門路可以幫忙,保證給孩子找個穩定又賺錢,還有面子的活。”盧明拍著胸脯,說得頭頭是道。許老伯非常高興,當即說事情辦完后,一定好好感謝。
兩三天后,盧明又來了,欲言又止的樣子,許老伯再三追問,他才支支吾吾地說,工作是有眉目了,只是需要3萬元“走關系”。許老伯視孫女如掌上明珠,自己省吃儉用,但給孫女花錢一擲千金,從不心疼。他二話不說,立馬從銀行取了自己所有的養老錢,交給盧明去托門路。可是,許老伯怎么也沒想到,盧明拿了錢之后就不太露面了,給他打電話也經常不接,即使接了也說不上兩三句,找個理由匆匆掛了。
一晃大半年過去了,孫女的工作還無著落,許老伯很著急,不得不把事情向家里人全盤托出,大家都懷疑他上當受騙了,讓他趕緊報警。許老伯急了,不停打盧明電話。終于有一天,他拎著一個水果籃出現了。“對不起,錢花了,事情沒辦成,我很難為情,不知道該怎么說。”盧明一臉歉意,再三保證一定把3萬元錢還給許老伯。
許老伯有些生氣,臉色鐵青,盧明開始打“感情牌”,說著一些噓寒問暖的話。許老伯雖說有兒有女,但他們都忙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一個人居住,有時難免孤單,想到這段日子盧明的“陪伴”,不禁有些動容。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許老伯決定原諒盧明,至于還錢的事情,等他手頭寬裕了再說。他還向家里人解釋,現在托人辦事難,盧明肯定也是盡力了,別怪人家。
這之后,盧明又像以前那樣,很勤快地往許老伯的超市跑。他告訴許老伯,他妻子沒有工作,身體不好,兩個孩子的開支不小,他還要接濟生活不如意的哥哥,經濟壓力很大。“我這點工資,只能勉強供一家三口溫飽,我和一個朋友投資了養殖場,想著可以賺點外快。”盧明繪聲繪色地描述著自己的投資藍圖,一副勵志上進的模樣,然后開口向許老伯借錢。
許老伯支持盧明,像著了魔一樣,頻頻借錢給他,盧明投資的名堂也越來越多,比如開加油站、開發商業地塊等等,偶爾幾次借錢,他主動打了借條。不僅如此,盧明還經常來許老伯的超市拿煙酒或生活用品,每次都是賒賬,還說自己是公務員,跑不了,讓許老伯別擔心。
通過許老伯的關系,盧明還認識了他的三個親友,他們都是獨居老人,其中有一個是殘疾人士。盧明和他們打得火熱,以類似的方式多次向他們借了4500元至6.5萬元不等。
2016年11月,盧明突然毫無征兆地消失了,許老伯怎么也聯系不上他.2017年初,直至盧明的手機號碼停機,他才意識到整件事情是個騙局。
許老伯報了警,由于盧明有借條,借貸過程中有過還款等行為,這件事情屬于民間借貸,警方沒有馬上立案。許老伯又著急又難過,病倒了。雖說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但他難咽下這口氣,這些年一直硬撐著尋找盧明的蹤跡,可始終沒什么線索。
2021年5月3日,許老伯在朋友的建議下,來到南靖縣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接待室。“我被騙了,那可是我的養老錢!請檢察官主持公道。”他聲淚俱下,一吐滿腹委屈。
檢察官意識到,該案看似是一起有借有還的普通民間借貸糾紛,但實為以占有為目的、針對老年人的詐騙犯罪。顯然,這是一起以農村留守老人為詐騙對象、涉案金額較大的刑事案件。
5天后,公安機關以涉嫌詐騙罪對盧明立案偵查。同年7月,盧明被抓獲歸案。到案后,他始終辯稱自己是借款不是詐騙,還說錢都被他用在了吃喝玩樂上,揮霍一空。很快,盧明網購仿真手槍和手銬、變更手機號碼以及銀行流水等證據被一一固定。2021年11月,南靖縣人民檢察院對他提起公訴。
庭審中,盧明一再辯稱自己的行為是有借有還的借貸關系。檢察機關指出,盧明利用農村老人文化水平不高、信息相對封閉、辨識能力差的特點,騙取老人們的信任,進而以找關系、投資等事由騙取他們的錢款,最后以拒接電話、更換號碼進行逃避。由此可見,盧明主觀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目的明顯,與民間合法借貸有本質區別。
南靖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盧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189100元,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此外,他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殘疾人、老年人的財物,應酌情從重處罰。最終,法院判處盧明有期徒刑5年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責令退賠各被害人相關款項。
一審宣判后,盧明不服,他始終認為自己與許老伯等人之間是民間借貸關系,不屬于詐騙,遂提出上訴。2022年5月,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養老詐騙犯罪性質惡劣、侵害對象特殊,嚴重危害老年人合法權益,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社會危害性大。騙術千萬條,防范最重要。老年人要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加強防騙意識,家人和朋友也要多給予老年人關愛,幫他們共同守護好錢袋子。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本文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