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忠東
今年10月6日,兇手潘雅·卡姆拉布在對泰國東北部農磨蘭普府一所日托中心實施的暴行中,殺害38人,其中包括24名兒童。
事發前,卡姆拉布帶著獵槍、手槍和砍刀去托兒所接自己的兒子,發現孩子不在后情緒激動,先開槍打死4名工作人員,其中包括一名懷孕8個月的老師。其他的老師趕緊鎖上幼童們所在房間的門,然后試著翻墻出去尋求幫助。然而,兇手用腳踹門,強行進入,并開始拿著刀殺害正在午睡的孩子們,其中一名2歲的兒童在睡夢中被殺害。他隨后駕駛一輛皮卡車逃離現場。其間,卡姆拉布還駕車撞向路人,并向其中一些人開槍,打傷了幾個人。
卡姆拉布作案后回到家中,警察們包圍了他的房子,他在家里殺死妻子和孩子后開槍自殺。尸檢顯示,兇手在襲擊發生前的72小時內沒有服用過毒品。不過他在事發幾小時前因涉嫌使用和銷售毒品被指控,原本計劃于10月7日接受最終判決。卡姆拉布曾是一名警察,今年1月因服用毒品Yaba(俗稱“瘋藥”)被開除,后于6月被解雇。Yaba是一種含有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體化學成分)和咖啡因的毒品,可以讓人極度興奮。
大規模殺戮事件在泰國非常罕見,這起前所未有的惡性襲擊震驚了泰國,并促使人們呼吁對毒品采取更強硬的立場,防止下一場大屠殺。
10月7日,泰國內政部次長素提蓬主持召開會議,就預防與解決毒品問題和強化槍支持有資格審查進行了討論。會上,素提蓬以默哀38秒的方式對農磨蘭普府槍擊案38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對遇難者家屬表示深切同情。此次會議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訓,為防止此類惡性案件的再次發生,要求相關部門嚴格預防,大力打擊毒品犯罪,加大槍支持有資格審查力度。另外,會議還就如何向槍擊案遇難者家屬提供援助進行了討論。
10月10日,泰國政府發言人阿努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一直致力于根除毒品,命令警方積極打擊非法藥物,將吸毒者送去接受戒毒治療,以恢復公眾信心。在這起大屠殺發生后的幾天里,各地警察要求排隊站到成堆被查獲的毒品旁邊拍照,以起到警示作用。警方隨機進行毒品搜查,逮捕罪犯,并將吸毒者帶進戒毒所。

泰國一所日托中心發生殺戮事件,38人被殺害,其中包括24名兒童 (圖/視覺中國)
10月12日,泰國總理兼國防部長巴育因托兒所襲擊事件,已將禁毒列為國家緊急議程項目,宣布了一系列應對毒品問題的“強硬措施”,下令打擊毒品犯罪,包括加強戒毒管理。命令各省省長在本月底之前制定出一份打擊行動的目標清單,以解決他們所在地區的毒品問題。一名政府部長說,所有這些措施相當于是一場“對毒品的戰爭”。
在泰國,瘋藥、海洛因和搖頭丸被列為第一類非法麻醉品,這意味著與其他毒品相比,這類毒品的相關罪犯將受到更嚴厲的處罰。任何被發現使用或持有瘋藥的人將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和2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3. 84萬元)的罰款。持有的毒品超過20克將面臨更長的監禁,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被判處死刑。如果巴育總理的想法被納入立法,那么僅持有5粒瘋藥的人將被判處終身監禁。
巴育總理在對毒品宣戰的同時,表示要嚴查槍支管制,以防止大規模槍擊事件。泰國擁有東南亞最多的槍支,大約有40%流通的槍支沒有許可證。雖然泰國對公眾持證購買槍支有嚴格的管控措施,但是警察和士兵更容易獲得槍支。在該國近年來發生的大規模槍擊事件中,兇手基本是士兵和前警察。
2020年2月8日下午,泰國現役軍人賈克潘托馬在呵叻府軍營持槍射殺自己的長官和同事后,偷悍馬車逃出軍營,沿路射殺平民后逃進Terminal 21百貨公司。整起事件造成包括槍手在內至少30人死亡和58人受傷。泰國安全部隊在發生槍擊案的商場內將槍手擊斃,有3名警察犧牲。事件導火索是槍手與軍營里的上校軍官發生個人土地糾紛,而槍手本人也聲稱自己是為了“復仇”。
在泰國,將冰毒壓成藥丸并與咖啡因混合被稱為“瘋藥”,引發的暴力犯罪幾乎每天都成為頭條新聞。
聯合國今年5月的一份報告指出,2021年,東亞和東南亞緝獲了創紀錄數量的甲基苯丙胺近172噸,首次記錄到超過10億片甲基苯丙胺片劑,總數是10年前的7倍。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冰毒非常容易獲得且價格低廉,一片劑冰毒的批發價是10泰銖(約合人民幣1.93元)。冰毒在泰國被稱為“冰”,價格也很便宜,但不如其壓制的、注入咖啡因的同類產品那么普遍。
泰國禁毒委員會秘書長威猜介紹說,販毒集團集中在泰國、緬甸和老撾邊境的東南亞金三角地區。泰國北部與緬甸有500多公里的邊境線,是東南亞湄公河流域毒品走私的主要渠道。毒品從清萊、清邁、夜豐頌等府進入泰國。進入泰國的毒品90%來自金三角,10%來自阿富汗和南美,除了本地販賣,其余輸往越南、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毒品進入泰國分為陸路和水路,陸路通過泰緬邊境的山區運輸,或者以大巴、私家車等為交通工具運送到泰國境內,水路則通過湄公河販運流入,后分銷給泰國、越南、柬埔寨和其他國家的毒販。
為了打擊毒品泛濫的趨勢,泰國實施“全國合力打擊毒品”行動,由軍隊、司法部、教育部等8個部門共同協調。在邊境地區主要由軍隊負責,在內地主要由警方和禁毒委員會負責,全面加大對毒品的打擊力度,其中加強邊境阻截是重點。除了邊境地區眾多的檢查站外,在通往內地的主要道路上也設置了檢查站,包括軍隊、警察、地方政府和情報部門,形成立體、多層次的堵截。
泰國禁毒委員會第五區主任蓋叻說:“從邊境到內地的沿途道路,安裝的監控設備越來越多,通過現代科技提高禁毒能力。軍警在北部、東北部設立了幾百個固定和非固定檢查站,全力堵截毒品進入泰國。除了固定的24小時檢查站,還派人到附近山間道路進行不定點設伏,軍方也派士兵在邊境巡邏,防止毒品入境。”
泰國禁毒委員會不僅收繳毒品,還要打擊販賣網絡,尤其是幕后指使,從人員、經濟上斬斷販毒的鏈條。過去20年間,泰國政府以武力打擊和宣傳教育為手段,以資金和技術作為后盾,與販毒、制毒和吸毒行為展開了不懈的斗爭,當地新聞援引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財政年,泰國當局查獲了2.72億片甲基苯丙胺,8691公斤冰毒晶體和484公斤海洛因,價值108億泰銖(約合人民幣20.79億元);有14.4萬人因與毒品有關的罪行而被捕,其中重要毒販4200人;沒收資產73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3. 98億元)。預計在2023財政年將繳獲10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91.6億元)。
威猜指出,在目前還無法鏟除毒品的現實情況下,切合實際的做法是不讓毒品進入泰國,流入社區。只有建設強大的社區,與政府共同反對毒品,才能取得禁毒戰爭的勝利。要通過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讓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勞工以及高危地區人員遠離毒品、不受毒品侵害。由于18~25歲青少年是主要的吸毒人群,泰國教育部已經把禁毒知識列入小學到高中必讀教材,防止青少年染上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