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新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要說收獲,自然就和糧食有關?!懊褚允碁樘臁?,糧食對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2年,國家和地方層面的立法立規都在“糧食”主題上有所動作,以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和糧食質量。
2022年6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黑土地有“耕地中的大熊貓”之稱,性狀好、肥力高,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大部分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但是由于長期的高強度開發和利用,加上風蝕、水蝕等侵害的影響,黑土地的土壤酸化、沙化加劇,水土流失嚴重,長此以往,將威脅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
《黑土地保護法》明確,國家實行科學、有效的黑土地保護政策,保障黑土地保護財政投入,綜合采取工程、農藝、農機、生物等措施,保護黑土地的優良生產能力,確保黑土地總量不減少、功能不退化、質量有提升、產能可持續。違反規定,盜挖、濫挖黑土的,依照土地管理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從重處罰。非法出售黑土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非法出售的黑土和違法所得,并處每立方米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明知是非法出售的黑土而購買的,沒收非法購買的黑土,并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2022年9月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現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制定施行,個別條款在2018年進行了修正。2022年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國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在實行源頭治理方面,規定開展日常檢查,重點檢查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購買和使用、農產品生產記錄、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等情況。對控肥、控藥、控添加劑,科學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提出明確要求,加強農產品生產者的內部質量控制;明確儲存運輸環節的監管要求,防止對農產品造成二次污染。此外,2022年修訂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還規定,國家建立健全農產品產地監測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向農產品產地排放或者傾倒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生長期糧食作物的安全需要保障。在安徽,《安徽省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規定》于2022年8月10日起施行。根據相關報道,近年來,一些地方割青毀糧、工程鏟苗等問題時有發生,給糧食安全帶來威脅。該規定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貯生長期水稻、小麥;農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當加強糧食作物生長期田間管理,科學施肥,抗旱排澇,及時開展病蟲草害防治;不得違法在耕地上開溝、挖塘、造林,損毀糧食作物,不得違法割青毀糧。同時,規定要求區分情形,穩妥處理,杜絕“一刀切”,并對自然災害造成糧食作物達不到正常產量的可以青貯作出例外規定。規定的施行,可以為保護生長期糧食作物提供法治保障。
反對食品浪費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山東,《山東省反食品浪費規定》于2022年7月28日起施行。該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該規定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學校、幼兒園開展反食品浪費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督促其將反食品浪費納入教育教學內容。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食材采購、運輸、儲存、加工、配送、銷售等環節的節約管理制度和規范,將反食品浪費理念融入菜單設計、菜品制作,并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費。

糧食是國家的戰略物資,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法律法規在不斷完善,來保護糧食安全、保障糧食質量、反對糧食浪費,而我們每個人也要主動去了解關于糧食、關于農業的相關法律知識,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從不浪費一粒米做起,共同守護我們的生存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