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司祺
(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甘蔗屬于甘蔗屬的統稱,為溫帶及熱帶農作物,是蔗糖制作的原料,也可進行乙醇提煉用作能源替代品。甘蔗屬于應用廣泛的糖料生產作物,適宜種植并生長于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及冬夏溫度差異明顯的地區[1]。全球有一百多個國家有甘蔗種植,甘蔗的主要生產國為印度、巴西及中國。在我國,從甘蔗生產中提取出的糖在總產糖量中占比達80%。糖是人類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用品之一,也是飲料、糖果等食品工業所需的關鍵原料。蔗糖可在市場直接銷售,不易腐爛,保存時間較長,展現出了良好的市場經濟價值,成為帶動廣大農民朋友創業增收的關鍵性經濟作物[2]。因此,進行甘蔗大規模豐產栽培技術推廣,對促進我國糖產業及特色農業發展,實現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對甘蔗栽培管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總結,力求能讓甘蔗的產量與質量均得到全面提升。
甘蔗種植需滿足適宜的光照、水分、溫度等外部條件,才可實現高產豐收。同時,甘蔗的耐寒性較差,喜水不耐澇,因此最好是在冬季溫度適宜、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之處種植。同時,因甘蔗有較長的生長期,植株偏高,且可獲得豐厚產量,在生長過程中會耗費大量土壤養分,長期連作或宿根年限時間長,必然會降低土壤肥力,使得養分平衡性喪失,也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率。而通過合理輪作則能讓該問題得到解決,還可達高產豐收的效果??刹扇〉妮喿鞣绞骄唧w包括兩類:第一是水旱輪作,讓土壤保持充分疏松,不易板結,進而起到蔗稻兼收的作用;第二是旱地輪作,甘蔗每種植1年后則需間隔1~2年進行芝麻、花生、谷子、大豆、蠶豆等短期作物種植,更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能的改善。
整地屬于甘蔗種植中的重要環節,能為甘蔗生長創造最佳土壤環境,還可實現病蟲害的防控。甘蔗喜溫喜水,根系粗壯且發達,故而肥沃、稀松及深厚的土壤對覆土層以上根莖生長發育更有利。而整地的第一步就是深耕,深耕應做到因地制宜、因地而異,且結合不同性狀土壤進行適宜的深耕深度確定[3],通??刂茷?0 cm,為后續灌溉及排水創造條件。甘蔗種植前需保證充足基肥施加,一般每公頃施加15000 kg有機肥、1500 kg鈣鎂磷肥、300 kg氯化鉀及150 kg尿素。
選擇根莖粗壯、不蒲心、不空心及蔗芽飽滿,未受病蟲害侵襲的蔗莖做種,使用生長點以下50~67 cm的一段蔗梢做種,以利刀將甘蔗砍作單芽段、雙芽段或多芽段,保持切口齊整,以防破裂。
浸種能讓種苗吸水能力提高,更利于發芽,還可殺滅種苗的一些病蟲害,因此應選擇清水浸種、藥劑浸種或2%石灰水浸種,所選擇的方法不同,浸種時間也存在差異,長則達1~2 h,短則為5~10 min,藥劑浸種主要選擇8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進行5~6 min的浸泡。催芽能讓種苗出土時間縮短,促萌芽率提升[4],主要包括蔗種堆積催芽法及堆肥釀熱催芽法,催芽時間為1周左右,在種苗根點突出、蔗芽脹起處呈現出“鸚鵡嘴”狀之際,則需下種。
甘蔗栽栽培管理過程中可采取的下種方式包括育苗移栽及大田直播兩類形式,結合下種時間的差異性,主要將其歸納為春植蔗、秋植蔗及冬植蔗等。其中春植蔗的種植時間定于清明節前,秋植蔗的種植時間定于每年立秋到霜降時,下種時間一定要合理控制,不可過早或過遲;冬植蔗主要在每年的立冬到立春時段里溫度偏高時,若溫度過低時還需覆蓋上一層地膜,使生長出的蔗苗能順利過冬。因深溝栽培對苗木的前期苗萌發與后續土壤蓄水均有幫助,對生長有利,還可增強作物抵抗力,因此甘蔗栽培時最好選擇深溝栽培??刹扇〉姆椒椋旱谝?,深溝板土法,開植蔗溝的同時下種,第2溝蔗溝開挖時,使用溝底部濕土來將第1溝種苗蓋住并鎮壓;第二,穴植聚土法,在免耕(或進行過1次耕犁)的坡地挖穴,使后面所挖耕層熟土覆蓋于前穴,把深層生土在穴外放置并風化,穴深為40 cm,穴和穴相互間間距控制在100~120 cm,保持穴直徑在70~80 cm;第三,槽植法,順等高線進行深開溝,并比壟成槽,槽深度與寬度分別為30 cm,間隔10~20 cm留20 cm左右的隔埂,形成槽狀后植蔗。
甘蔗種植需做到合理密植,實現光熱能的充分吸收,使產量及質量均有保證。甘蔗種植通常選擇雙行播種形式,保持兩行相互間間距在10 cm左右。大徑種子的種植密度為82500株/hm2;小徑種子的種植密度是97500株/hm2,可選擇單行或品字形種植,但應注意預防種徑及土壤相互間架空,蓋土厚度約6 cm;氣候稍冷的區域蓋土需盡量厚一些,溫度高、雨水充沛的地方適當蓋薄一些,蓋土結束后,按照每公頃用3000 g 40%阿特拉津與600 mL 80%乙草胺混合,并與7500 kg水充分混合后對肥料及種子進行噴灑,防控病蟲害發生,促甘蔗長勢更佳[5]。地膜覆蓋時需做到三濕,包括種子濕、土壤濕、肥料濕,地膜覆蓋后需人工破膜,一旦芽長出則需適時揭膜。
宿根蔗應選擇上年度高產、蔗株均勻分布且無病蟲害的蔗地,當甘蔗砍伐后的7~10 d把蔗葉短段切割并還田作肥,破壟松蔸。對于斷壟超過30 cm的蔗行需補種或移蔸補缺,使斷壟問題得到妥善處理。松蔸需將蔗頭附近泥土完全掘凈,注意保持原位不變,對甘蔗萌芽更有利。
結合甘蔗苗長勢情況定期查苗和補苗,補苗后需做好澆水施肥工作,促其得到更好生長。
甘蔗生長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幼苗期、分蘗期、伸長期的土壤水分需求量分別為60%、70%、50%~60%,種植者需結合甘蔗各生長時段進行所需水分量補充[6],做好灌溉或排水工作,實現良好水肥條件的改善。因甘蔗并不耐澇,因此在雨季時一定要做好排水,否則會導致甘蔗長勢受影響。
合理施肥也是甘蔗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的重要流程,除基肥施加外,還需做好追肥,施肥期間應結合種植區域氣候、土壤及肥料等多項要素[7],進行最適宜的施肥方案制定。首先是蘗肥施加,施加時間為甘蔗6~7葉期,每公頃施加225 kg尿素,112.5 kg鉀肥、225 kg不含氯三元復合肥,施肥結束后培土;其次是重施攻莖肥,每公頃施加375 kg尿素、600 kg不含氯三元復合肥、150 kg鉀肥,施肥結束后大培土。
甘蔗栽植過程中應結合情況,做好雜草清除,并進行適宜的除草劑選擇。(1)土壤處理類。新植甘蔗種下后每公頃使用3750 mL 38%莠去津,2250 g 80%敵草隆、2250 g 50%撲草凈、450 mL 25%利蔗生、2250 g 80%阿滅凈、1125 mL 43%高爾乳油,在雨后隨意選擇上述除草劑中的一種,與1500~1800 kg水充分混合后噴灑植蔗溝土表[8],噴灑結束后使用地膜進行覆蓋,可取得不錯的除草效果;(2)殺草類。每年的6—7月可配合甘蔗培土,可每公頃使用3000 g 80%阿滅凈、2250 mL 20%龍卷風,選擇其中的一種藥物與1500~1800 kg水充分混合后進行噴灑,同樣可最大程度清除雜草。
病蟲害防控是提高甘蔗產量,保障甘蔗質量的核心所在。因此,一定要通過有效措施來實現綠色防控,實現甘蔗的無公害栽培,有效提升甘蔗的市場競爭力。
(1)黃斑病。①及時清理病葉及枯葉,消除病菌孢子傳播途徑;②做好蔗田排水,保證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③每年的6—7月可使用波爾多液(0.5 kg硫酸銅、0.5 kg石灰、50 kg水)進行噴灑,或使用500~1000倍多菌靈進行噴灑預防[9];④一旦發現有甘蔗植株發病,需立即清除病株并使用10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0倍液77%氧氯化銅水溶液,或1500倍液25%丙環唑水溶液進行噴灑,間隔10 d再噴灑1次,持續用藥3次。
(2)黑穗病。①選種后使用52 ℃熱水浸泡18~30 min,或使用50 ℃熱水浸泡0.5~2 h;藥劑浸泡法則使用500倍液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或5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或500倍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進行浸泡,防控效果較好;②強化田間管理,做好施肥培土工作,促抗病力提升;③割掉的黑穗務必要集中燒毀,不可隨意丟放,避免隨風飛流出現二次傳播;④一旦發病需立即使用1000~12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噴灑,7~10 d噴灑1次,持續用藥噴灑3~4次。
(3)赤腐病。雨后是該病的高發時段,可選擇8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1000倍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噴灑進行預防;一旦發現病株需及時使用800倍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1200倍10%苯醚甲環唑,或1500倍43%戊唑醇懸浮劑,或2000倍45%咪鮮胺水乳劑進行全園噴灑,期間要做到交替用藥,避免產生耐藥性,7~10 d噴灑1次[10],可持續用藥2~3次。
(4)鳳梨病。該病發病后甘蔗植株的內部組織慢慢轉化成紅色,然后呈烏黑色,有明顯的鳳梨味道散發。發病后已無可防控的方法,只有提前進行預防,減少發病率??刹扇〉拇胧孩龠x擇出土快、長勢好、抗逆力高、豐產豐收、有較高成莖率的高糖抗病品種;②在栽植前使用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浸種,或選擇0.01%~0.02%苯萊特飽和石灰水進行24 h浸種處理;③用節間均勻、長勢較好、無病蟲害且蔗莖偏中等的植株梢頭作蔗種。
(5)甘蔗銹病??刹扇〉木C合防控方法:①進行抗病力強的品種選擇,科學施肥,做好磷肥、鉀肥的合理施加,將老葉、病葉剝離并帶離種植園,加強雜草清除,保證甘蔗園通風透氣,減少菌源的滋生;②選擇500倍液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交替性噴灑,間隔7~10天噴灑1次,持續噴灑2~3次。
(6)甘蔗條葉枯病??刹扇〉木C合防控方法:①根據地形、氣候、土壤等進行抗病高產良種選擇;②做好田間衛生管理,將病老葉進行剝離且實施集中處理;③雨后及時排水,以防濕氣滯留;④剛發病時選擇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36%甲基硫酸磷懸浮液交替使用進行噴灑,10~15 d使用1次,持續用藥2~3次,以防產生耐用性。
(7)梢腐病。①做好氮磷鉀等肥料的配合使用,不可偏施或過施氮肥,病株應及時砍挖并給予清除;②剛發病時選擇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間隔7~10 d噴灑1次,持續噴灑3~4次,將藥液噴灑于甘蔗植株的梢頭,可使防控效果大大提高。
(1)地下害蟲防治(包括金針蟲、螻蛄、金龜子、白蟻等)。①砍收后及時深耕耙地,經人工撿拾及機械作用來進行越冬老熟幼蟲的清除;②結合中耕培土,使用2000倍液2.5%敵殺死,或800~1000倍液90%敵百蟲,或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或1000~1500倍液50%二嗪農乳油進行交替噴灑。
(2)葉面害蟲防治。①綿蚜、黃蚜、薊馬、蔗飛虱等。每公頃使用750 g 3%中科蚜凈乳油與1500 g 40%氧化樂果乳油,或675 g 33%千祥與1500~1800 kg水混合后于晴天進行葉面交替噴灑,若噴灑結束遇到下雨,還應給予補噴;②螟蟲。除及時將蟲源消除外,還需做好蔗田里殘枝枯葉的清理,帶離種植田且集中銷毀,剛發現蟲害時即刻使用500倍液90%敵百蟲結晶或500倍液25%殺螟腈進行防控,能取得較滿意的控制效果。
(3)莖部害蟲(包括二點螟、條螟、大螟、黃螟、白螟、臺灣稻螟等)。①與中耕培土用藥操作充分結合,使用3.6%殺蟲雙顆粒劑、5%丁硫克百威在蔸部進行撒施;②每公頃使用900 kg 800~1000倍液80%敵敵畏,或500倍液90%敵百蟲結晶體對心葉進行噴灑,防控效果較佳。
甘蔗的砍收需做到早熟先砍、遲熟后砍;秋植、宿根蔗先砍,春冬植蔗后砍;不留宿根的先砍,留宿根的后砍;旱地先砍,水田后砍??呈战Y束后擇日清園,若條件允許可將蔗葉覆蓋于行間達到蔗葉還田的作用;若條件不允許,應及時將蔗葉帶離甘蔗園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合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