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忠, 陳 露, 張晉霞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過互聯網傳輸技術把傳感器、機器設備、人和物等連接在一起,通過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實現遠程控制和過程管理的一種智能化的網絡。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是萬物互聯的網絡,它包括互聯網及互聯網上所有的資源[1]。物聯網的概念最初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Kevin Ashton 提出,后經國際電信聯盟(ITU)、歐洲智能系統集成技術平臺(EPOSS)等機構不斷更新完善,其內涵也日益豐富。由于物聯網涉及智能感知、射頻識別與嵌入式系統等多種信息通信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情景,因此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2]。
物聯網產業體系是指物聯網所有相關產業的集合,按三次產業劃分,可以分為物聯網制造業和物聯網服務業。其中:物聯網制造業指的是與物聯網前端感知設備(如各種傳感器、智能芯片、通信模組等)、網絡通信設備與智能終端設備相關的制造產業。物聯網制造業它既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資金密集型產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制造過程工序多,工藝復雜,較適合高、中、低端人才就業。物聯網服務業主要涉及物聯網網絡通信服務、應用服務與應用集成服務等,物聯網服務業多為知識密集型產業,對人才的要求較高,較為適合中、高端技術人才就業。
按功能層次劃分,通常可以將物聯網產業劃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四個層次。感知是前提,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樞紐,應用是目的。由傳感設備、智能芯片和元器件、網絡通信、軟件平臺、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環節構成的生產服務體系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
物聯網相關技術、標準和產業發展近年來得到了各國政府的普遍重視。2016 年,美國商務部、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先進制造國家項目辦公室向國會聯合遞交的首份國家制造創新網絡年度報告和戰略計劃中,把物聯網相關技術做為重塑美國制造業領先優勢的重要基礎。歐盟亦組建了物聯網創新平臺(IoT-EPI),計劃在未來創設一個屬于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的物聯網生態系統。日本總務省和經濟產業省也推動2 000 多家國內外企業組成“物聯推進聯盟”,并于2016 年10 月與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德國工業4.0 平臺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期共同促進物聯網標準合作。國內知名市場調查機構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 年中國物聯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市場發展前景報告》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物聯網全行業收入(物聯網全行業,包括設備、網絡、平臺、連接、解決方案、數據分析和安全等)預計為7~8 萬億美元。
早在2000 年以前,我國就啟動了傳感網相關技術的研究。2006 年6 月,由科技部等十五個部委一同編制的《中國射頻識別技術政策白皮書》中就提出了推進射頻識別技術和互聯網等相關技術有效結合的宏偉目標。2009 年8 月溫家寶總理在無錫視察時提出重要指示,“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迅速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國’中心”[3]。2009 年11月,國務院批準無錫設立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探索物聯網發展之路。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已從2009 年的1 700 億元上升至2018 年的1.2萬億元,預計2020 年達18 300 億元。
互聯網產業的快速增長為發展自由貿易港物聯網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物聯網產業是互聯網產業鏈的延伸,互聯網產業為智力型產業,是知識經濟,其物流成本占企業經營成本的比重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政府引導等各種環境條件下能快速成長。近年來,海南自由貿易港互聯網產業增長有目共睹。“十三五”期間,互聯網產業年均增長超過30%,2016 年—2019 年,全省互聯網產業營業收入一年上一個臺階,分別達322 億元、430 億元、602 億元、824 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36%,2020 年上半年全省互聯網產業營業收入接近500 億元,同比增長60.6%以上,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12 個重點產業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互聯網產業占GDP 比重達5%左右,在12 大產業中占比排第6 位。全省互聯網注冊企業近30 000 家,僅海南軟件園注冊企業就超過4 000 家,有上百家互聯網企業年營業收入超過8 000 萬元,形成了海南生態軟件園、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三亞創意產業園、陵水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幾個重要的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吸引了百度、阿里、騰訊等一批互聯網龍頭企業以及華為、中興、科大訊飛、中國電子、中國電科等一批高科技進駐海南,培育了易航科技、我房網等一批優秀本土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已經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繼旅游、房地產、油氣化工后第四個千億級的產業,為發展自由貿易港物聯網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南物聯網產業發展空間巨大。物聯網屬于產業互聯網,它與傳統以個人生活體驗為中心、發展格局已基本固化的消費互聯網有著明顯的區別。它主要以生產者為用戶,通過在生產、交易、融資和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網絡滲透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將互聯網滲透到各行各業及其相關產業鏈,因此具有十分巨大的發展空間。物聯網產業上下游產業鏈長,服務行業眾多,既需要大量中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的中低端人才,能夠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經營過程物流成本占比低,十分適合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實際。僅以物聯網感知制造業為例,其傳感器產業鏈上游包括研發和設計技術、軟硬件以及相關測試技術等;產業鏈中游包含各類傳感器(如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的制造和封裝等;產業鏈下游則涉及工業控制、汽車電子、智慧農業、環境監測、數字安防、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和智能家居等眾多應用領域。此外,海南豐富而獨特的南海資源開發也為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果能結合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如海洋牧場、油氣勘探等有計劃地實施南海物聯網應用示范建設,海南不僅可以很好地發展深海物聯網產業,促進以海洋電子為核心要素的海洋物聯網產業鏈的形成,而且可以推動海洋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海南相關產業的轉型和升級。
與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產業相比,海南物聯網產業增長相對緩慢,產業發展面臨一系列瓶頸,主要體現在:
1)產業不配套。海南物聯網產業主要集中在軟件及系統集成等應用領域,大都屬于物聯網服務業,在RFID、芯片設計、傳感傳動、自動控制、網絡通信與處理等物聯網設備制造領域幾近空白。去年洋浦經濟開發區落地的湖南中大檢測海南智能傳感器及終端生產基地項目是為數不多的制造項目之一。
2)物聯網產業聚集度低。特別是物聯網相關硬件產品和設備的制造,目前主要分布在洋浦經濟開發區、復興城、海口國家高新區等幾個園區,由于物聯網制造業剛剛起步,分散于不同的幾個產業園區導致產業集聚度低,產業缺乏相互依賴致使生產運營成本相對較高。
3)缺乏大企業大項目帶動。龍頭企業是眾多中小生產企業的依托,沒有龍頭企業的引導,就沒有中小企業的生產配套,打造本土產業鏈和產業體系也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盡管習近平總書記4.13 講話后海南省政府同國內部分知名互聯網相關硬件生產廠商進行了多方位的交流和探討,但截止目前尚未有大型互聯網企業將制造項目布局海南。
一是做好統籌規劃,對物聯網硬件制造和物聯網服務提供企業做適當的調整和部署,引導硬件制造廠商布局相對集中,如在海口國家高新區靠近軟件園區域留足空間,通過引進大企業大項目落地來帶動物聯網上下游產業的聚集與發展。充分考慮市場需求,不斷加強物聯網與上游基礎技術、下游物品渠道相互之間的聯系。通過財政政策、自由貿易港優惠的稅收政策和開放性的投資政策以及適度寬松的市場準入政策來鼓勵來自社會的多方投資,以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邀請RFID、芯片設計、傳感器件、自動控制、網絡通信設備、物聯網終端設備和軟硬件集成廠商等相關物聯網上下游廠商入駐,推進物聯網產業聚集發展;二是加快物聯網各個行業主體的細化,以發揮各自的專業所長,加快構建某個物聯網行業的生態體系,在單個物聯網行業生態體系中,達到資源共享和協同發展的戰略目標,實現某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的相對比較優勢,形成跨行業跨領域的協同體系,促進物聯網應用規模化發展。
設立省級物聯網平臺企業,實行市場化運作模式,發揮政府戰略性產業發展投資職能,參與物聯網產業風險投資、物聯網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通過設立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培育和扶持物聯網企業發展,有計劃推進公眾服務領域和重點行業的應用示范工程,通過公眾服務領域和重大應用示范項目引領,統籌協同推進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要深化物聯網在各個領域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和經濟運行中的應用,把握物聯網的滲透性強、帶動力大和覆蓋面廣的特征,拓寬物聯網技術在農業、海洋漁業、房地產行業、文化教育行業、醫療健康產業等各個行業的應用范圍,尤其要重點扶持物聯網技術在海南熱帶高效農業、海洋養殖業和海洋牧場應用。要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模式創新、物聯網企業技術創新、物聯網應用服務創新。推動兩化融合,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加快5G 建設步伐,為物聯網的普及應用提供基礎保障。
實施人才戰略,加快人才培育。一是通過產業聚集吸引各種層次物聯網人才聚集,產業集聚自然會形成人才集聚,而人才集聚反過來也會推動產業集聚,在不斷滾動發展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形成“產業集聚人才”和“人才引領產業”的互惠互利關系。二是建立人才供需預測平臺,鼓勵各類高校和職業院校有計劃開設物聯網相關專業,培養各種層次的物聯網應用技術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三是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加快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物聯網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物聯網人才培養,為物聯網相關應用技術研發、技術創新提供人才保障。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度集成和綜合應用,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要素。海南自由貿易港互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為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海南物聯網產業短板在物聯網制造業,而發展物聯網制造業的關鍵在于統籌規劃,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避免產業布局碎片化。在“互聯網+”的時代,物聯網將與各行各業相碰撞,不斷產生新的火花,不斷催生出一系列新業態、新應用,推動產業變革,從而在根本上改變社會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做好物聯網這篇文章,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