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 勤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0)
目前,市場中連鎖企業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相較于傳統企業,連鎖企業往往有著更為突出的品牌效應,在商品、服務、促銷、人才等方面也具有不錯的優勢,市場競爭實力雄厚,為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但當前,連鎖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還存在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導致連鎖經營管理模式對企業的推動作用難以得到進一步的發揮。本文就此方面做出探討,期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作用。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模式,連鎖經營管理,在當前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尤其是從事商品流通業、餐飲業的企業中,已經較為常見,如永和、味千等企業,都堅持運行連鎖經營管理模式,提升了餐飲市場的多元化程度,促進了餐飲市場的規模化發展。
在實行這一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企業各分店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經營管理上,呈現出同樣的標準、同樣的流程與同樣的內容,促進了企業品牌效應的提升,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1]。總之,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強化對連鎖經營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相較于傳統企業,實行連鎖經營管理的企業,提供給消費者的商品、服務,具有更強的統一化、標準化特點,因此企業在研發商品、服務的過程中,能夠更為有條不紊地調動各種資源,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攻克商品或服務中存在的缺陷,久而久之,企業的產品、服務,在質量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滿足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
在運行連鎖經營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企業采取的管理策略,具有更強的規模化特點,這無形中減少了企業在研發、采購、運輸等環節中消耗的成本,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價格優勢,提升了企業產品、服務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在運行連鎖化經營管理的前提下,企業采取的促銷手段,大多具有明顯的統一化、規模化、標準化特征,因此企業可結合實際情況,對促銷手段做出進一步的完善,在保證促銷規模、促銷力度的基礎上,提升促銷手段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獲得更為良好的銷售效果。
相較于傳統企業,連鎖企業采取的管理手段,及其生產產品的風格、質量,以及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的水平,大多都是一致的。因此,口碑良好的企業,其產品、服務大多在市場中有著極強的影響力、號召力,這為企業帶來了一筆可觀的品牌優勢,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相較于傳統企業,連鎖企業對資源的分配與調動,尤其是對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的分配與調動,更具統一性、及時性、有效性,這為企業帶來了充足的人才優勢與物流優勢,強化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企業實行連鎖化經營管理的重要意義之一,是提升企業的品牌效應,但當前許多企業的管理者,都缺乏足夠的品牌形象意識,難以應用強有力的管理手段,完成對企業分店的標準化管理,導致許多分店的服務水平十分落后,影響了企業的口碑,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當前仍有許多企業,在運行連鎖經營管理模式時,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十分落后,未在各分店之間建立起及時、有效的溝通渠道,影響了企業的運營效率;部分連鎖企業不重視對人才隊伍的建設,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在專業素質上十分落后,崗位責任意識也不強,難以勝任對連鎖企業的經營管理;當前市場對連鎖企業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還存在許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導致連鎖企業在物流配送上的核心優勢難以被長久保持,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連鎖企業加強對自身品牌的建設,為自己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產品、服務在市場中的影響力、號召力,提升其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引導消費者做出更多的購買決策。企業應做好如下工作:首先,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品牌建設方案,從對產品、服務的營銷、宣傳著手,設計科學合理且切實可行的戰略,初步打響品牌在市場中的號召力;其次,在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后,企業可通過社會營銷、公共關系管理等手段,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在市場中的影響力、號召力;最后,在品牌效應已經相對穩固、需要對其做出進一步的延伸的階段,企業可加強對多種營銷活動的組織,以及對新產品的研發與推廣,以更為長遠的眼光,促進企業品牌的發展。
相較于傳統企業,連鎖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兼顧對多個分店的管理,管理難度較大,而對信息的搜集、流通與共享,又深刻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的效果。因此,連鎖企業有必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強化對信息共享渠道的開發與完善,讓來自各分店的數據信息,能夠更為及時、全面地在企業內部流通開來,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率。
連鎖企業可積極借鑒其他企業的經驗,調研市場中應用率較高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應用,或聘請專業的開發人員,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為企業打造專門的信息管理系統。在運行該信息管理系統的過程中,企業可利用該系統,搜集各分店的經營信息,篩選其中具有較高價值的部分,為后續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2];也可借助該系統,構建更具自動化特色的庫存、訂貨、配貨系統,提升企業的銷售效率,實現對各分店銷售活動的統一化管理,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企業的連鎖化經營管理,離不開先進人才的支持,因此為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企業還應不斷加強對人才隊伍的管理,通過一系列的手段,提升人才的專業素質,督促其認真執行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企業應做好如下工作:首先,應結合自身的戰略目標,分析自身的發展需求,結合當前企業在人才儲備方面的實際情況,制定對人才的選拔、考核、培訓機制,在后續的經營管理過程中,不斷完善對這一機制的建設,整體提升人才隊伍的水平,全面發揮連鎖企業的人才優勢,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實力。其次,應重點建設對人才的培養制度。企業應加強對培訓平臺的開發,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對人才的培訓活動,同時加強對優秀管理人才的維系,完善薪酬體系建設,激發管理人才的工作熱情,提升人才隊伍的凝聚力,督促其更好地落實各項管理任務。最后,對連鎖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一項復雜且具有系統性特點的任務,為防止部分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企業還應加強對監督機制、獎懲機制的建設,全面發揮其對企業人才的約束、激勵作用,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應加強對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解決當前企業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不足,全面發揮連鎖企業在物流配送上具有的優勢。一般來講,連鎖企業采用的物流配送方式,大多集中于如下三種類型:自主建設物流配送中心,進行統一配送;選擇第三方供應商,由其負責物流配送[3];合建配送中心,實行社會配送。企業可結合自身需求,選擇具體的物流配送模式,同時還應不斷分析該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不足,結合信息技術,提升其科學性、合理性、及時性,利用其更好地實現對企業資源的統一調配,全面發展規模化物流配送,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為企業謀求進一步的成長發展。
連鎖經營管理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強化對這一推動作用的發揮,相關工作者應加強對企業目前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研究,采取一系列的管理舉措,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最大化發揮連鎖企業在商品、服務、品牌、價格等方面的優勢,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