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斌
(作者單位:平涼市廣播電視臺)
融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媒體傳播形式給傳統媒體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網絡社交平臺的跨越式發展讓大眾獲取信息變得更加便捷。但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現階段仍處于不可替代的地位。為了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媒體行業的發展要求,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應不斷提升自身的采編能力。融媒體時代,大眾對新聞節目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節目中能夠融入更多的音頻、影像資料、文字解說等內容,因此快速提升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越來越迫切。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隨著各種網絡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快速發展,新聞的傳播途徑更加廣泛,受眾獲取新聞的渠道也變得多元化。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若要保持自身在新聞行業的地位和影響力,就要不斷地提升新聞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讓其不斷創新新聞播報內容和形式,從而有效提高受眾對廣播電視新聞的關注度,提高廣播電視新聞在媒體行業的影響力。融媒體的興起,使得新聞的傳播速度加快,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為了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新聞記者必須提高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不斷創新新聞的采編形式,拓展自己的采編思路[1]。同時,新聞記者必須要認識到融媒體時代提升新聞采編質量的重要性,不能為了增加閱讀量,就發布不實信息,必須要確保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和可讀性,以便滿足大眾的閱讀需求。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社會各界對新聞的需求不同,關注角度也不一致?;诖耍侣劜删幑ぷ髡呔托枰獜亩喾矫?、多角度進行新聞采訪和編輯,深入了解新聞事件背后發生的故事,不流于表面,從而進行新聞的深入報道。同時,新聞記者還要提煉新聞素材中的關鍵內容,做到既能全面報道又不煩瑣,從而提升新聞的采編質量,保證新聞的完整性,并根據融媒體時代新聞的傳播渠道和受眾比較喜歡的新聞播報形式,通過圖文結合、現場直播互動等方式,不斷豐富新聞的報道形式和內容[2]。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只有改變傳統的新聞采編模式和思維,適應融媒體時代媒體行業的發展,才能推動廣播電視新聞發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融媒體時代,抖音、微博、快手等應用程序迅速崛起,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聞事件發生時,可能新聞記者還未趕到現場,附近的群眾已經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將新聞發布到了網絡平臺。此種背景下,大眾已不單單依靠傳統媒體來獲取第一手新聞資訊,了解社會發展動向,從而導致廣播電視臺受到較大程度的沖擊[3],同時新聞采編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融媒體時代,互聯網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廣播電視臺成為廣播電視節目傳播的重要依托,在這種新型傳播格局下,廣播電視臺需要對采編、運營、推廣工作進行融合,提升采編人員的創作能力、運營能力及專業能力。為了適應新的工作要求,采編人員需要經歷一個重要轉型期,學會多種技能,如有的記者需要學習并掌握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無人機拍攝等技術,有的記者則需要學會網絡直播等。融媒體時代,每一個記者都要身兼多種技能,要能夠完成圖片的拍攝、視頻的采集、節目的編輯制作等工作,具備多種能力。融媒體時代,記者的能力應該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第一,團隊協作能力。記者要學會與其他部門人員合作,發揮自己所長,分工明確,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第二,科學的統籌和管理能力。當新聞事件發生后,記者要能夠統籌規劃新聞采編活動,及時前往事件發生現場,還原事件真實情況,組織完成新聞采編工作。第三,隨機應變能力。在新聞采訪中,應變能力是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對新聞采訪而言至關重要。新聞采訪的內容、目的和環境等都存在差異,新聞采訪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記者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快速作出反應,及時調整采訪計劃,從而有效確保新聞采訪的質量。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廣播電視臺節目內容傳播的渠道和方式更加豐富,而且廣播電視臺傳播的內容和形式也變得多種多樣。傳統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載體較少,節目對人們的視覺和聽覺感官產生的影響較小,受眾對此類節目的接受感相對較弱。而在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可以制作融合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的新聞來激發受眾的興趣,讓受眾全方位、立體化地了解新聞事件來龍去脈的同時,在腦海中形成更直觀、更深刻的印象[4],給新聞采編工作帶來較大發展機遇。
2.2.1 新聞采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廣播電視臺的采編工作人員來說,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使新聞素材獲取更加細致、便捷,進一步拓展了可供選材的范圍和方向,這給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新聞記者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搜集相關的新聞素材,并對搜集到的新聞素材進行分析、整理,然后將其轉化成完整的新聞報道。而且,新聞記者可以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實現相互協作,進行線上交流,完成新聞采編,簡化了搜集素材的中間環節。另外,在節目制作方面,運用智能技術可以使新聞排版更加快捷,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2.2.2 新聞素材獲取難度降低
在信息化、網絡化背景下,每時每刻都有信息的產生和傳播,海量信息的增多降低了新聞記者獲取新聞素材的難度,新聞記者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實時關注網絡上的新聞動態,也可以通過檢索查找自己所需的新聞素材,拓寬了新聞來源的渠道。
融媒體時代,如何快速選取和報道最準確、最真實、最能引起大眾關注的新聞,是對新聞記者采編能力的一個考驗[5]。新聞記者要通過不斷加強對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的培養、加大深入基層和扎根基層的力度、培養自身的新聞敏感性、創新新聞采編方法等路徑,來提高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從而適應融媒體時代發展要求。
豐富的采編專業技能和較強的專業素質是新聞記者做好新聞采編工作的基本條件。融媒體時代,媒體技術更新換代頻繁,新聞記者要與時俱進,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提高自身采編能力,以滿足時代對新聞采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聞記者通過豐富自身的專業技能,尤其是學會應用新型編輯軟件,掌握扎實的采編技巧、技能,既可以讓新聞稿件的質量得到保障,又可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新聞記者的工作不單單是對新聞事件進行采訪,還需要進行后期加工編輯,因此其要提高采編能力,還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聞業務知識、理論知識、文學知識等,打牢文字功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此外,廣播電視臺還要組織培訓,邀請經驗豐富的采編工作者傳授工作經驗,對新聞記者進行采編技能培訓。提高記者的采編能力,無論對記者本身還是廣播電視臺來講,均是受益者[6]。因此,新聞記者在激烈的競爭中要不斷學習,從自身業務水平上下功夫,豐富自身知識,提高自身的撰寫能力,通過豐富專業技能和提高專業素質來逐漸提升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
所有的新聞都是跑出來的,對于新聞記者而言,其要想第一時間獲取真實、準確、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就必須深入基層、扎根一線,如此才能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素材。融媒體時代,若想提升自身的采編能力,無論是傳統媒體記者還是融媒體記者,都要深入基層、扎根一線,切身貼近和關注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生活,從而進一步拉近與廣大群眾之間的距離。在新聞內容方面,新聞記者要注意避免同質化,在節目制作上融入自身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能夠在同一新聞事件中發現不一樣的新聞點。在搜集新聞素材時,新聞記者要結合不同媒體平臺受眾的需求進行有目的的搜集。另外,廣播電視臺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以及后期的加工編輯、宣傳時,都要以人為本,傾聽大眾的呼聲,關注大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向政府部門反映并幫其解決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7]。與此同時,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編工作時,還要積極地傳遞社會正能量,引導輿論正向發展,抨擊社會不良現象。新聞記者深入基層、扎根一線,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從而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使新聞更具有人情味,這也是提升自身采編能力的重要途徑。
新聞敏感性是衡量新聞記者采編能力的重要標準,新聞記者只有具備較強的新聞敏感性,才能準確、及時地抓住新聞的關鍵點,提高新聞采編工作效率。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獲取新聞素材的方式更加便捷,信息種類也更加豐富,這也給新聞記者開展采編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只有具備較強的新聞敏感性,才能快速有效地選出人們關注的熱點新聞,在開展新聞采編工作時,才能有效挖掘出真正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制作出高品質的新聞報道。一個優秀的新聞記者應獨具慧眼,能夠運用自身敏銳的洞察力發掘新聞的價值,在采編工作中做到舉一反三、由淺入深,通過微小的細節發現更深層次的內容,并制作出高質量的新聞節目,進而引發聽眾或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除此之外,新聞記者本身的判斷力也直接影響著新聞采編質量。融媒體時代,各種信息更新速度可謂是瞬息萬變,面對海量的信息,要想快速有效地篩選出真實、有價值的新聞,新聞記者就需要具備一定的判斷力和辨識能力,只有判斷準確,才能保證新聞采編工作高效開展[7]。筆者通過研究發現,新聞采編能力較高的新聞記者都具備極強的新聞敏感性和判斷力,能夠從眾多新聞中發現大眾感興趣的新聞內容,結合自身的觀點編寫出真實有內涵的新聞稿件[8],并采用獨特新穎的編輯形式進行深度報道,在高效完成新聞采編工作的同時,引起受眾的廣泛關注,提高廣播電視臺的收視率和影 響力。
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加廣泛,在這種形勢下,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要想占據主導地位,就必須在新聞內容和報道形式方面推陳出新,形成自己的新聞特色。因此,新聞記者必須要高度重視對新聞內容和報道形式的創新,走高質量、高品質路線,從而贏得大眾的認可[9]。新聞記者作為深入一線的工作人員,能夠近距離接觸新聞現場,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料,能否在短時間內整合新聞內容、抓住新聞關鍵點,是對記者采編能力的重要考驗。比如,2022年初新春時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節目中心派出60多個記者團隊深入基層,深情打造“新春走基層”系列報道。這些記者充分把握了春節這一特定時刻,采訪那些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勤勞奉獻的人,將這些人的感人故事通過廣播電視節目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激發人們奮進。另外,新聞的報道形式也十分關鍵,所以廣播電視臺記者不能再依賴于傳統的新聞播報形式,要根據融媒體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地創新新聞報道模式。
互聯網日益成熟,深刻影響并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給新聞傳播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廣播電視新聞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作為新聞記者,既要有一定的危機意識,努力提高專業素養,創新采編工作,也要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樹立全新思維和意識,讓自己的新聞作品更加滿足大眾的需要,力爭讓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邁上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