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云
(作者單位:河南廣播電視臺法治頻道)
從理論上來說,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的60年代,即約翰·麥卡錫于1964年在報刊上發表了有關人工智能主題的內容,在該內容中,其將人工智能定義為: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做出特定行為,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技術類型。經過近六十余年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由原來的概念、理論或者想法,轉變為實實在在的技術和產品。尤其是以2016年AlphaGo 在圍棋比賽中的勝利為標志,人工智能開始在醫療、安防、交通、家居、制造、金融、零售、通信、教育、農業等領域得到了大范圍的應用。《2021 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257 億元,相關企業數量達到6425 家。這說明,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人工智能產業形態正在逐步形成和快速拓展[1]。對于媒體領域而言,人工智能在內容采編、內容播報、內容整合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凸顯,以人工智能為支撐的智能化媒體業態發展形勢喜人。作為人工智能在媒體領域應用的重要方面,人工智能與播音主持工作的融合成為近年來廣電媒體重點關注的課題。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根據研究與實踐情況,筆者將人工智能的特點概括為三點:第一,智能化。人工智能是在了解人類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基礎上,通過生產與人類智能接近或者相似的智能機器人來替代人工,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第二,工具化。人工智能運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替代人的行為,或者彌補人的行為缺陷,是人實現預定目標的工具和方法。第三,科學化。人工智能的目標需要通過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科學技術和方法來實現。
播音主持是以播報信息和主持節目為主要工作內容的職業類型。廣電領域通常按照語言的組織和轉化要求,將播音主持工作劃分為有稿播音主持和無稿播音主持兩種。其中,有稿播音主持是指播音員或者主持人要按照他人已經撰寫好的現成稿件播報內容和主持節目,是將書面化的稿件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進行播報的形式;無稿播音主持是播音員或者主持人面向聽眾時,沒有現成的稿件,主要通過自己的語言靈活創作的播報形式。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播音主持工作開展的要求和參照的標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要求播音主持提高對相關信息的播報速度。而傳統播音主持雖然在信息播報的質量方面表現得比較好,但在播報速度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而人工智能由于具有智能化、自動化、快捷化等特點,所以成為播音主持在工作中重點利用的技術。結合播音主持工作實踐而言,人工智能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2]:
從傳播學角度來看,播音主持是通過主持廣播電臺、電視臺的節目實現特定信息的傳播。在播音或者主持節目中,播音主持需要按照要求將準備好的播音或者主持內容進行準確、流暢的播報[3]。而播音主持信息播報得是否標準,直接影響著節目受眾接收、理解信息的效果。在傳統播音主持工作中,即使是有豐富播音主持經驗的人員,也會出現錯報或者發音不標準的情況,而這些問題的產生往往是播音主持個人情況與工作環境綜合影響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客觀性。換而言之,在傳統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主持難免會出現一些信息播報不標準的情況。相較于以人為主導的傳統播音主持工作而言,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播報則會借助相應的程序和算法,對要播報的信息進行精準化的處理,最終生成標準化的語言,實現對稿件內容的準確播報。并且,人工智能播報聲音的大小、速度、音色等都可以通過參數的設置來進行靈活的調整,使信息播報方式與受眾接收信息的喜好相匹配,從而保證信息播報標準。
在信息播報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的播音主持工作主體仍然是以人的形象呈現的,只不過負責信息播報的播音主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虛擬開發出的人物,這種通過技術制作出的播音主持與真人在外貌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差異,所以能夠保證受眾接收信息時的真正體驗。當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形成的虛擬人物的發音、眼神、表情等方面都是通過相應的程序進行調節和控制的,這就使得人工智能播音主持的綜合表現能夠根據受眾的信息接收興趣、愛好或者感受進行靈活、精準的調整,使用新穎的播報形式,從而為受眾提供優質的體驗。同時,受眾對人工智能播音主持存在較大的好奇心,所以當得知自己看到的畫面、聽到的聲音是由虛擬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發出的,就會感到神奇和新穎[4]。
融媒體環境下,受眾在信息需求方面的變化,決定了播音主持工作要不斷優化,播音主持需要加強學習播音主持知識,提高自己的播音主持能力[5]。在學習方面,人工智能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其本身具有智能化的學習模型,能夠在海量數據的支持下,自動進行學習,從而靈活調整播音主持方式,使信息播報的方式和風格能夠更好地滿足受眾接收信息的需求。同時,除了自動化的學習,人工智能還可以獲取外在的人的學習能力,即人將自己在播音主持工作方面掌握的新方法、新規律,通過更新程序等方式融入負責信息播報工作的人工智能系統中。
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應用的優勢,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性能,使得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應用擁有了技術和現實方面的可行性。作為一種趨勢和發展方向,人工智能如何被應用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需要有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加以支撐[6]。下面筆者分別從播音主持工作中的主要內容——播報內容生成、語音播報、內容解答入手,提出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無論是有稿播音主持,還是無稿播音主持,都需要提前了解要播報的信息內容,在短時間內做好精細化的準備,而這就是播音主持內容生成的過程。在播音主持內容生成方面,人工智能依靠相應的程序和算法,以設定的關鍵詞為核心,對數據庫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處理,并經過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主題提煉、模板匹配等一系列流程,形成符合該關鍵詞的播音主持內容。相較于傳統以專門的編輯或者記者為主導的播音主持內容生成方式相比,這種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的播音主持內容生成方式不僅效率高,而且撰寫的內容基本上都能達到播音主持稿件撰寫的基本要求[7]。目前,個別地區的廣播電臺、電視臺已經開發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播音主持內容生成系統,編輯只需要在系統中輸入相關的關鍵詞,并設定內容生成的規則和模板,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內容完整且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播音主持稿件內容。當然,考慮到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播音主持內容生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其雖然可以借助系統自帶的檢錯和糾錯功能對稿件進行檢查,但仍然會出現語法錯誤、語義不準確等問題,這就需要有相應的編輯人員對人工智能生成的播音主持內容進行再次檢查,以保證播音主持內容的準確性和合 理性。
語言播報是播音主持按照工作要求,對相關內容進行播報。在語言播報過程中,播音主持除了要保證播報內容的準確性,還要注意增強播報內容的藝術性和客觀性,使受眾能夠感受到播音主持工作的魅力。廣播電視行業在語音播報過程中應用人工智能可以從前端接收、中間處理、終端輸出三個方面入手。在前端接收方面,主要是借助人工智能中的聲學前端技術,接收相應的語音信號、文本信號,以獲取語音播報的語音學習樣本數據。在獲取和利用學習樣本數據的過程中,為了保證獲得數據的質量,就需要借助相應的聲音處理技術,對聲源發出的聲音進行定向拾音處理和降噪處理,使人工智能系統能夠更好、更容易地分辨出語音信號。在中間處理方面,為了保證語音數據的質量,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對前端接收到的一些無效的、無用的或者格式缺失的語音信號數據進行識別和剔除。在終端輸出方面,經過中間處理后的語音數據會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檢查和修正后,通過終端設備輸出準確、標準的語音內容,供受眾收聽。在終端輸出方面,目前有些節目已經實現了智能機器人播報節目信息,即機器人按照設定的聲音參數和播報模板,對經過加工處理的內容進行自動化、標準化的播報[8]。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播音主持的工作內容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播報,還要與受眾進行互動,這就要求播音主持除了要進行信息播報,還要對受眾反饋的問題進行解答,以增強信息傳播的效果。在內容互動方面,人工智能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問題解答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機器人客戶端系統中會有智能對話模塊,該模塊會根據受眾在接收內容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對數據庫中的相關數據進行智能化的搜索、整合,最終形成相應的答案,并將其自動推送給受眾,實現與受眾的互動。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獲取答案的數據庫中除了包含各種語音數據,還包括圖像、手勢及面部表情等數據信息,這些信息涉及熱點關鍵詞的方方面面,是系統進行智能化尋找、整合和推送答案的內容資源基礎。當然,人工智能除了可以回答受眾提出的問題,還會根據受眾提出的各種訴求,與受眾進行深度的交流,具備多種社交功能。二者深入交流之后,智能系統會向受眾征求服務滿意度和改進建議,在之后系統升級的過程中,通過自動化的學習功能對受眾反饋的問題或者建議進行深度分析,得出系統優化的具體方向和方法,使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更加精準有效。
雖然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在當前人機協同的工作模式下,相關人員在運用人工智能時仍要注意一些問題,以保證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首先,加強應用效果分析。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應用并不是簡單地讓機器人替代播音員和主持人,而是打造以智能化為特點的播音主持工作模式,為受眾提供豐富且舒適的體驗。因此,相關人員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要注重對應用的效果進行分析,并通過持續優化來提高人工智能技術與播音主持工作要求的匹配度,提高人工智能應用的整體效果。
其次,提升播音主持的人機協作能力。人機協作是當前播音主持工作開展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平時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主持要注重對人工智能技術和方法的掌握與運用,借助先進的技術來替代傳統以人為主導的播音主持內容生產、加工和播報等流程,使自身從繁雜、瑣碎的播音主持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優化播音主持工作方式上。
隨著媒體的深度融合,傳統廣播電臺、電視臺的節目制作和播出方式的創新和優化有了更先進技術的支持,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隨著播音主持工作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加,人工智能被應用于播音主持工作中是現實的需要和趨勢。結合播音主持工作開展的內容和流程,筆者將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應用分為播音主持內容生成、語音播報和內容互動三個方面,這也是播音主持工作的嘗試與創新。對于播音主持來說,其在工作過程中應用人工智能既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必然,其需要做的就是發現和彌補人工智能在內容生成、內容播報、內容互動等方面的不足,為受眾提供更好的聽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