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興華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數字貿易學院教授
大唐襪業是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的一個成功樣本,在50 多年的成長過程中,先后經歷萌芽、自生成長、快速發展、國際化擴張和轉型升級等不同階段,形成了獨特的生產經營系統,展現了市場與政府的協同效應,推進了和諧的城鎮化建設。建議大唐襪業通過促進產品個性化、完善產業鏈、推進數字化,實現新的發展。
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優勢產業,有利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對構建新型工農關系、促進城鄉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唐襪業是浙江省諸暨市的縣域特色優勢產業,它以大唐街道為核心,輻射暨陽、陶朱、浣東、暨南、五泄、馬劍、浬浦、牌頭、安華等街道和鄉鎮,年產襪子占世界產量的1/3。大唐襪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歷程,飽含了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豐富內容,其中的發展邏輯、經驗和舉措值得各地借鑒。
大唐襪業始于20 世紀60 年代末的農村,經歷了萌芽、自生成長、快速發展、國際化擴張和轉型升級等5 個時期,至今已有50 多年的成長歷史。
——在嚴峻的環境中孕育而生。1969年鐘家襪廠創辦,這是一家以16 臺手搖襪機起家的村辦襪廠,也是諸暨的第一家襪廠。鐘家襪廠的創辦引發了周邊農民的織襪熱情,因為當時農民在生產隊做一天農活的收入是0.4 元,而織一天襪的收入可高達1元。不過,基層政府以“割資本主義尾巴”為名,不允許農民家庭置辦襪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一些農民在家中偷偷織襪,并在外陳火車小站、“金三角”地帶、紹大線和杭金衢公路交叉路口等處銷售襪子。襪子銷售活動不斷被驅趕,但又不斷地出現。這種襪業生產經營的緊張狀況在1978年后才得以緩解。
——改革開放早期自生成長。改革開放后,限制農民家庭從事襪業生產經營的政策逐漸被撤銷,同時,隨著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農民的勞動力自主性增強,因此農民發展襪業的積極性得到釋放,至1983 年底,大唐庵村一帶有超70%的農戶織襪。此時期,農戶已沒有“割資本主義尾巴”的顧慮,大膽采用手搖襪機織襪,襪子織多了,就手提裝滿襪子的竹籃到公路邊叫賣,一時間很成氣候。
——鎮政府成立后快速發展。1988 年9 月,大唐庵鎮政府成立,這是一個因襪業發展而成立的鄉鎮政府,1992 年大唐庵鎮并入冠山鄉,改名為大唐鎮。鎮政府成立后,“以貿興襪”的發展思路得到較好的貫徹:一是大唐輕紡市場、襪機市場、輕紡襪業城、襪業城先后建成,功能不斷完善,勞動力市場、聯托運市場不斷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襪業生產。二是區域營銷深入開展,大唐襪業的區域品牌形成,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此時期,大唐襪業發展迅速:一是織襪設備升級,從手搖襪機升級到電動襪機,再升級到電腦襪機。二是產業鏈延長,從單純織襪延伸至原料生產和設備生產。三是出現了一些規模襪業企業。襪業的發展也推動了城鎮建設,一座新型城鎮在鄉野誕生。
——“入世”后國際化擴張加速。2001 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市場需求旺盛,大唐襪業充分利用前期積累的產能,積極進入國際市場,國際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尤其在2004 年受到美國“襪子特保案”沖擊后,大唐襪業應對國際貿易糾紛的本領增強,襪業穩步發展,至2013 年襪子年產量達到56.029 億雙。
——2014 年后進入轉型升級軌道。2014 年大唐鎮開展了以“三合一”(廠房、倉庫、居住場所合為一體)企業整治、淘汰燃煤鍋爐、管實流動人口、規范出租房管理、取締無證照經營、規范個體稅收征管秩序為內容的“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克服產品質量不高、勞動力漲價、環保壓力增大等影響襪業發展的因素,推動襪業轉型升級。研發織襪一體機,推進“電商換市”,襪業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2015 年起推進特色小鎮建設,2019 年大唐鎮并入百年古鎮“草塔鎮”,成立大唐街道,大唐這座小鎮在體制上融入縣城,成為縣城的一個組成部分。
——大唐襪業發展的成功之處在于形成了獨特的生產經營系統。這個生產經營系統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襪業生產。大唐襪業生產從手搖襪機織襪起步,形成織襪家庭積聚。家庭生產方式解決了生產利益主體模糊的問題,實現了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充分結合;在襪業發展過程中,從部分織襪家庭中衍生出企業生產方式,與家庭生產方式形成共生關系,實現了生產過程中產品的互補和技術供求的匹配。另一個部分是平臺運行。大唐襪業生產的主體是家庭和小微企業,這些生產主體的有機聯結有賴于平臺(包括市場平臺和品牌平臺)的運行。市場平臺為襪業生產主體提供了原料、勞動力、設備和產品交易的場所,品牌平臺為這些主體提供了統一的對外經營的標識。平臺運行促進了襪業廠商協作效率的提升,而襪業廠商的協作促進了平臺的有效運行。
平臺與襪業廠商兩者良性互動,結成襪業集群。大唐襪業集群隨著技術進步和分工擴大而不斷成長,在發揮家庭生產優勢的同時,較好地克服了個體生產規模不足的缺陷,通過規模協作和分工協作,形成緊密的協作網絡,保證了生產的連續性、自我特性和效率。
——大唐襪業是市場力量與政府力量各司其職、協同作用的結果。市場力量和政府力量有各自的作用領域,市場力量的作用領域在生產,生產的決策和實施由市場主體自主決定;政府力量的作用領域在平臺,平臺的建設和運行受政府指導。市場力量和政府力量各司其職、作用邊界清晰,促成了有效率的產業集群,推動了襪業發展。
——襪業發展與城鎮發展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大唐襪業是農民創業選擇的結果。襪業的發展促進了大唐建制鎮的設立。以建制鎮所在地大唐庵村為基點,建設襪業市場、工業園區和商住區,形成鎮域空間。襪業與市鎮的有機結合、同向互促,解決了產業的地域依托、市鎮的產業培育、人的城鎮化等問題,形成了大唐城鄉協調、工農協調和人地協調的良好局面。
大唐襪業從總體上看是一種鄉土工業,但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這種鄉土工業經營粗放、缺乏市場競爭力,也不能簡單地用做大做強企業為標準來否定家庭經營,更不能簡單地以城市規模經濟為準則忽視大唐襪業在市鎮發展中的作用。
大唐襪業使大唐鎮(街道)具有了“世界襪都”之譽,賦予了市鎮或小城鎮新的內涵,即市鎮或小城鎮的經濟功能不再囿于一域,完全可以具有國際影響力。大唐襪業從總體上看是一種鄉土工業,但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這種鄉土工業經營粗放、缺乏市場競爭力,也不能簡單地用做大做強企業為標準來否定家庭經營,更不能簡單地以城市規模經濟為準則忽視大唐襪業在市鎮發展中的作用。相反,大唐襪業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今后大唐襪業發展的著力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促進產品個性化。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大唐襪業要加強細分市場研究,注重襪子新型原料的應用,進一步改進生產工藝,提高襪子品質,滿足人們在襪子穿著的舒適性、美觀性等方面的個性化要求,實現市場需求的敏捷響應。
——完善產業鏈。大唐襪業的產業鏈總體上是完整的,但仍存在終端市場控制力不強,貼牌生產、接單生產較為普遍等問題;同時,在原料開發和產品設計等方面還相對薄弱。對此,大唐襪業要加強自有銷售渠道建設、原料和產品研發攻關,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形成更為完善的集群生態。
——推進襪業數字化。一方面促進貿易數字化。推動網上襪業城建設,積極開展B2B、B2C貿易,加快襪業原料、設備、產品等交易的數字平臺化;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建設,進一步拓展襪子國際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推動數智生產。加強工業互聯網建設,加快區塊鏈技術應用,提升襪子生產經營過程的可追溯性;進一步推廣織襪一體機,推進數智襪廠建設,提高襪業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