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會議明確了2023年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提出了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重要任務:以及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總體目標。
為了達成明年經濟運行目標,會議就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從內需、產業體系、企業、外資以及風險等五個方面做出了工作部署。會議強調了“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等內容會議特別重視消費和房地產這兩個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領域,并做出一系列具體的工作部署,將對2023年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產生關鍵的積極影響。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內生動力,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消費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的9年時間里,最終消費支出對于GDP的貢獻率保持在55%-69%的區間,貢獻率持續大于資本形成,表明我國內需增長已形成以消費為主要動力的格局。疫情發生3年來,消費反復受到沖擊,各類市場主體不同程度遭受負面影響,部分民眾收入減少,防御性儲蓄情緒傾向提升,居民消費行為受到來自疫情因素的抑制,導致消費需求明顯不足,消費預期轉弱,對GDP貢獻率明顯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僅為41.3%,遠低于去年同期的65.4%。可見,由疫情帶來的消費轉弱拖累了2022年經濟增長,同時也表明消費是明年經濟能否有效恢復的關鍵。
正因如此,本次會議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并提出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會議明確要求,“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為明年消費的恢復發展指明了方向“可見,房地產和汽車兩大耐用品消費將在2023年消費恢復中扮演重要角色,會議還強調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要“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業問題的改善將有助于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市場預期,緩解消費的后顧之憂,進而推動消費恢復發展。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是在城市化已經完成的發達國家,房地產依然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城市化尚處在發展過程之中,未來仍有不小的成長空間。有足夠發展空間的城鎮化將為房地產業穩定發展提供支撐,房地產業仍將持續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目前,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和對消費等方面拉動的間接貢獻仍為30%左右,因此,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是經濟運行轉好的關鍵。2022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步入下行,包括銷售、投資、開工等方面都趨于下行,,房地產投資增速自年初以來持續下降,至11月累計同比增速已降至接近-10%,對投資帶來了不小的拖累,并對經濟增長形成負面壓力。因此,轉變房地產,市場運行態勢、促其企穩回升對于明年經濟整體好轉至關重要。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度重視房地產業。會議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尤其是,時隔多年再次明確指出要支持剛性和改善住房需求。即明年的政策,一方面會滿足剛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有望加大對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支持力度。與此同時,明年會更好地處理好房企及其相關的金融風險“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全面下行、房企資金狀況偏緊的局面,明年住房制度管理工作或將從供需兩個方面進一步給予支持。
展望2023年,房地產政策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并進一步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政策目標,突出“因城施策”,推進“保交樓”等房地產項目的工程建設。明年住房金融總體上將進一步回暖,推動居民購房成本小幅下降;將加大住房金融供給側支持力度,加快推進支持房地產“金融十六條”及“三支箭”政策落地,房企開發貸及非銀融資指標有望邊際改善,有效化解房企金融風險“地方政府也將積極發力,調整相關政策,推動存量房去庫存,支持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綜合來看,明年房地產市場將經歷觸底、企穩和回升的過程。
干工作要抓主要矛盾。鑒于消費和房地產業是當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同時也是經濟運行中的薄弱環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癥下藥,統籌施策,加力舉措,將推動包括明年消費和房地產在內的多領域走向恢復和回升,從而達成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總體目標。▲(作者是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
環球時報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