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們的中藥材二維碼追溯系統,通過掃描可以直接看到中藥材種植、加工、檢測、銷售等各環節的關鍵信息。”近日,在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里,正在查看產品質量的公司統計員譚艷芳說。
一身粗布工作服,一頭利索短發,走路帶風的譚艷芳,身上散發著淡淡的中藥味兒。藥材包裝袋上印上二維碼,得益于譚艷芳的積極建言。2020年,在譚艷芳的努力下,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啟動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依托條形碼、二維碼等載體建立從中藥材種植、采購、原料入庫到生產領料、加工、質量檢測、物流運輸、銷售等環節的全程跟蹤管理系統,實現產品的全過程可追溯、流通跟蹤與監控。
“亳州是生我養我的家鄉,是四大藥都之一,有著全國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譚艷芳說。作為一名藥廠的工人,如何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出一份力,一直是譚艷芳關注的焦點和努力的方向。藥廠里的統計工作容易得罪人,譚艷芳長期從事成本核算,從來都是一絲不茍,對不公平的事情充滿了“火藥味兒”。
在平凡的崗位上,她時刻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將摸索多年的業務技能和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傳授給年輕職工,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努力做好“傳幫帶”。“簡單的事情堅持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無論干什么工作,只要有一顆不怕困難的心,再難的事也不難,最后都能成為響當當的行家里手。”譚艷芳說。
中藥材種植是中醫藥產業的“第一車間”。2009年以來,協和成藥業先后在譙城區十八里鎮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2000畝。公司就委派譚艷芳負責基地建設、日常管理等工作。為打消農民的顧慮,譚艷芳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宣傳,有時一戶能跑十幾趟,白天見不著人,晚上再找,最終企業順利地與農民簽訂了流轉合同。
土地流轉過來后,她每天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農戶如何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種植,如何管理藥材種苗。不僅如此,為了能夠達到規范化、標準化種植,譚艷芳還牽頭與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農業大學開展技術合作,對農戶進行免費培訓,解決了病蟲害防治和產業化生產的難題。如今,采取“基地+企業+農戶”方式引導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的示范區,已經吸引了多家企業入駐,也帶動了大批農戶致富。
在譚艷芳看來,勤奮就是做事多想點、多干點。為了摸清一個消耗指標,為生產提供第一手可靠數據,她自愿放棄節假日休息,加班加點,無論多晚,直到取得數據為止。
從普通農婦到藥廠工人,從藥廠工人到全國勞動模范,從全國勞動模范到黨的十九大代表,從黨的十九大代表到黨的二十大代表……“黨的二十大代表這個身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將繼續做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螺絲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譚艷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