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 琛,魏婷婷,黃科燕,孔海燕
深圳市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廣東 深圳 518000
相關權威機構指出,純母乳喂養可作為出生半年內嬰兒最佳喂養方式[1],因母乳可給予嬰兒諸多不可或缺的抗體和生長因子。純母乳喂養不但對新生兒成長有促進保護作用,還可增進母子間情感的交流,預防產后出血,是全球多個國家官方認可、推薦的喂養手段[2]。但是,初產婦母乳喂養的實行受多種原因影響而導致其喂養率下降[3]。因此,如何普及母乳喂養方式已作為一件關系民生健康的重要事項被臨床所重視。品管圈活動(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在同一工作崗位上,工作相類似的護理人員圍繞某一工作目標,自發地進行質量管理活動而組成的團隊[4],是目前醫療質量管理中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工具,能創造良好的活動氛圍。而知—信—行(Knowledge,Attiudes and Practices;KAP)理論是以糾正人的行為為目標,將實現目標的過程劃分為知識獲得、信念培養、促進行為改變等步驟,只有將其分段干預并有效的結合才能發揮其有效作用[5]?;诖?,本次研究旨在了解初產婦持續性母乳喂養KAP水平現狀,并通過QCC進行標準化干預,提高母乳喂養率及產科質量,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采用隨機數表法將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深圳市羅湖區婦幼保健院產房分娩的14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70例。納入標準:于我院辦理圍產期保健卡實施圍產期保健,且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足月單胎,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母親患有嚴重妊娠合并癥、傳染性疾病等不適合母乳喂養者,新生兒經檢查確認存在先天畸形或代謝性疾病等,合并嚴重乳頭疾病或發育不良者,精神異常,溝通障礙者,不能配合隨訪者。其中干預組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8.22±2.31)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13±0.52)周;文化程度:小學18例,初中25例,高中以上27例。對照組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8.22±2.31)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04±0.61)周;文化程度:小學20例,初中23例,高中以上27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具體為:于產前檢查時發放《母乳喂養及孕產婦健康教育手冊》,了解母乳喂養的一般常識及喂養基本技能;以電話、微信方式構建咨詢平臺,解答產婦在圍產期各個特殊階段面臨的問題。產后每周以電話方式進行回訪,詢問母乳喂養狀況,隨訪至產后42 d。
干預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QCC干預。具體如下:(1)建立QCC干預小組。小組成員為具有3~5年產科護理經驗的護理人員,確定以普及母乳喂養、提高產婦自信為主題的目標。(2)現狀調查及分析。在產婦入院待產時發放一般情況調查表、母乳喂養知識問卷、母乳喂養自我效能量表。①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年齡、職業、學歷、收入情況、付費方式、產假時間、計劃哺乳持續時間、是否具備母乳喂養知識、相關知識來源、家人對喂養方式的見解、入院前有無接受相關宣傳、對代乳品了解程度、出院后照護者身份、目標喂養辦法、目標分娩途徑、產后心理狀態、懷孕是否符合計劃、有無乳頭內陷情況、有無擔心乳量不足等。②母乳喂養知識調查問卷:該問卷以母乳喂養優勢及相關技能為評估對象,共17個條目,各條目均以單項選擇形式評測,總分0~17分,分值高則反映母乳喂養知識越多。③母乳喂養自我效能量表:該量表包含技能及內心活動共30個條目,總分150分,分值越高者具備更好的自我效能。兩組產婦在入院時即獨立填寫上述3種問卷(約20 min完成),當場回收。出院時對其發放母乳喂養自我效能量表與母乳喂養知識調查表,并添加一封自備地址、郵票的信封用于量表返還,或可經網絡郵箱、QQ等方式返還電子版。(3)因素分析。針對產婦返還問卷信息與其院內護理情況展開討論分析,最終發現對母乳喂養認知水平低下是影響孕婦持續性母乳喂養的主要因素。(4)對策實施。①認知干預:a)針對母乳喂養展開對應學習、培訓,2次/周;b)針對收集的各項資料對宣教內容、時間、方法等進行相應的改進,豐富宣教形式,如采用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等形式進行;c)對產婦進行一對一的宣教,內容包括母乳喂養好處、母乳喂養頻次及技巧、乳房保養技巧及護理等,期間根據產婦學歷水平采用專業宣講或打比方的方式進行宣教,以促進產婦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幫助其認識持續母乳喂養對嬰兒生長發育及產婦自身的重要性。告知健康心態對乳汁分泌的益處,同時能減少乳汁淤積,乳房脹痛等不良現象。②信念干預:小組成員耐心聆聽產婦訴說,使產婦不良情緒均可得到有效釋放,并進行激勵式言語勸慰,通過暗示鼓勵協助產婦樹立積極樂觀的信念。加強與產婦的溝通,增強產婦對醫務工作者的信任,為產婦列舉持續母乳喂養取得優異成效的產婦,使其樹立持續母乳喂養的信心。③行為干預:注重膳食計劃的科學性、合理性;指導產婦正確的哺乳姿勢,告知其如何擠奶,并鼓勵產婦和家屬共同參與;對母乳喂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正;出院后每周通過電話進行回訪,了解其日常哺乳情況,并對其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干預至產后42 d。
比較干預前、干預后兩組產婦哺乳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母乳喂養自我效能量表評分及母乳喂養認識程度變化情況。其中成功母乳喂養指完全純母乳喂養(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其他液體食物)及幾乎純母乳喂養(除母乳外,每天添加其他液體食物≤2次)。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及哺乳頻次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哺乳情況
干預組產婦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14%,低于對照組的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例(%)
干預后,兩組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干預前,干預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母乳喂養自我效能評分(±s) 分

表3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母乳喂養自我效能評分(±s) 分
a表示與干預前比較,P<0.05;b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干預組(n=70)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n=70)干預前干預后技能內心活動母乳喂養自我效能38.12±5.31 55.69±5.37ab 44.92±6.73 66.55±5.09ab 81.33±5.82 121.48±5.37ab 82.59±5.44 109.59±5.94a 39.68±5.14 48.69±4.92a 45.55±6.29 59.37±5.84a
干預后,兩組產婦母乳喂養認知程度高于干預前,干預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母乳喂養認識程度(±s) 分

表4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母乳喂養認識程度(±s) 分
a表示與干預前比較,P<0.05;b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干預組(n=70)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n=70)干預前干預后母乳喂養認知程度18.65±4.12 38.56±2.33ab 17.64±4.21 32.62±2.29a
母乳作為母體為嬰兒提供的天然食品,其各種成分不僅易于吸收,還富含抗體、免疫細胞[6]。母乳喂養也利于母嬰情感聯系,有助于嬰兒遠期發育狀況改善。但近年來,母乳喂養率呈下降趨勢。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非常復雜,其中孕婦及其家屬對母乳喂養認識水平低下是影響母乳喂養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持續母乳喂養率意義十分重大。
QCC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以相同工作場所的人為中心,自發組成一定人數的圈的團體活動,通過群體合作,解決各種問題。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通過QCC能發現臨床問題,分析導致該問題的原因,根據其原因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能有效解決臨床問題,提高護理質量[7]。KAP理論將行為糾正的實現劃分為知識獲得、信念培養、促進改變3個步驟。KAP理論認為知識獲得是基礎,行為改變是目標,堅定信念的動力,只有將其分段干預并有效的結合才能發揮其有效作用。通過QCC對孕產婦KAP水平進行干預,能不斷分析孕產婦情況,可隨時調整方法,為孕產婦提供更符合其自身狀況的指導,有利于提高孕產婦對持續母乳喂養知識的認知水平。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出院后42 d,干預組產婦母乳喂養認知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QCC能有效改善產婦母乳喂養認知水平。分析原因可能由于QCC干預過程中,護理小組成員在充分了解產婦及家屬相關資料前提下進行個性化干預,能有效提高其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本次研究中干預組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及哺乳頻次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應用QCC對初產婦進行干預,能有效改善其哺乳情況。通過QCC干預,使產婦及其家屬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且多樣化及個性化的宣教措施亦使其知識掌握程度得以進一步提高,明確母乳喂養對產婦自身及嬰兒產生的效益。良好的心理干預等也能有效改善產婦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及時有效的行為指導也能提高產婦母乳喂養技能,減少母乳喂養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本研究證實QCC干預能明顯改善初產婦持續母乳喂養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組產婦自我效能明顯高于同期對照組,說明QCC干預能有效改善初產婦持續母乳喂養的自我效能,分析其原因為自我效能與產婦認知水平密切相關。相關研究顯示,個體自我效能更佳者對健康需求更高,自我效能較高的患者常把原因歸咎于自身,在行為改變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其個體動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行為[8]。通過提升產婦自我效能,可堅定其持續哺乳喂養信念,樹立持續母乳喂養行為。
綜上所述,通過QCC對初產婦進行規范化的健康教育,不僅能提高持續性母乳喂養KAP水平,使產婦具備更佳的自我效能,有效促進產后母乳喂養狀況改善,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而且實施難度較低,無需投入大量成本購置設備,免受諸多因素制約,易于醫務人員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