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軍
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讓億萬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主題為“健康中國,智慧醫療”的2022’中國老年健康論壇4月15日至17日在線上召開,中國老年病學的頂級學者,九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年病醫學專家以及工作者們匯聚云端,共享了一場老年健康醫學的學術交流盛宴。
本次大會主席、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黎健教授在大會致辭中指出,隨著健康中國建設和新醫改的深入推進,老齡化快速發展帶來的醫療健康需求與挑戰,疾病譜改變和醫學模式轉變的新格局,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對全社會的生活和健康既產生積極影響,又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所有這些因素和問題綜合在一起,對創新引領大健康理念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地位”,確立老年醫學和老年健康在健康主體的價值,創造性地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健康老齡化的社會發展模式和目標,將產生積極意義和重大作用。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及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院長王佩娟在大會致辭中指出:“老年人健康快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們要積極協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促進實現健康老齡化。她指出,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有效延長健康生命周期,將是老年醫學的研究重點。
圍繞老年健康話題,今年主旨論壇共有9位院士和5位專家做了學術報告,10個分論壇70多位專家學者的學術演講,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選題前瞻,緊貼現實,涉及理論、技術、規劃、人才、信息、市場、政策等多個視角,對政府、企業、社區、專家和服務機構都有吸引力。本屆論壇還設立了中西醫結合防治、老年藥學、心電、老年骨科、血液學、生理衰老與干預等10個分論壇。
在院士論壇上,中國工程院樊代明院士做了關于“整合醫學,從醫學知識到醫學知識論”的報告,通過對“醫學知識的無限性”、“醫學知識的局限性”“醫學知識的獨特性”和“醫學知識需要整合”四個方面的論述,對整合醫學進行了生動全面的闡釋。他指出,千百年來,我們醫學只注重術的發展,對學的研究不透徹和不完善,我們只注重了器的發展,忽略了道的發展。整合醫學的提出,就是研究醫學知識本質特征,價值取向,特別是形成方法的認識論,它是指導醫生合理應用醫學知識,正確防治疾病的認識論和方法學,它是利用普通的醫學知識,凝練升華成高級的醫學知識,是以知識來創造知識的認識論和方法學。
中國科學院卞修武院士曾在新冠疫情之初奔赴武漢,對新冠肺炎的遺體進行系統解剖,為我們國家戰勝新冠肺炎,認識重大疫情的病理變化和病理機制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在論壇上用大量案例從病理變化等三個方面做了“新冠肺炎病理特征與發病機制”的報告,并特別強調指出,病理學在整個醫學發展和進步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重大疫情來臨而病因不明,診療方案不足的情況下,重大傳染病的遺體解剖和相關發現對提高救治水平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德培在其報告《靶向細胞衰老,延緩血管衰老和相關疾病》中指出,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等復雜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這兩種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主要的死因。根據現在的預測,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等疾病在未來20年死亡的人數仍將繼續上升,而衰老是諸多復雜疾病的共同危險因素。為此,他從遏制衰老和衰老相關疾病的靶向細胞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延緩血管衰老和衰老相關疾病的方法。
工程院院士俞夢孫在“實現14億人民健康的原理和途徑——新時代中醫現代化系統工程”的報告中,提出了“精神文明和右腦有序”“健康飲食和食藥同源”“環境健康”和“有序性生命信息場裝備”四大工程以及實現四大工程的具體路徑。他在報告中指出,這一為實現人民健康的新時代中醫現代化系統工程巨大而復雜,我們必須迎難而上,相信它必然開花結果,中國的醫改難題(包括解決醫院的醫改在內),將為世界做試點和樣板,最終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
中國老年病學分會十分注重老年醫學領域年輕團隊的建設,每年論壇上都有大量年輕學者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今年在“青城康頤青年論壇”的分論壇上,由青年學者們做了基礎與臨床的相關科研報告,其中不乏廣大老年人十分關注的健康話題,例如中國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陸治名的研究報告《疼痛對社區老年人跌倒的影響及失能的中介效應分析》、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鵬程的研究報告《老年人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及影響因素分析》、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李榮的研究報告《百歲老人休閑活動與身體活動對CIMT的影響》、解放軍總醫院王子乾的報告《664例社區高齡老年人衰弱與失能的發生率及相關性分析》等。
論壇開幕式上還發布了全國骨科5個新技術臨床應用指南,學會團體的3個標準,同時宣布《老年病學-骨科學》的正式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指出,骨骼衰老疾病是影響我國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高,危害大,是科研人員和臨床醫生的重要課題。他介紹說,在科技部、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的支持下,老年骨骼病治療與康復器具研究方面,相關標準從立項研究編制征求意見到完成送審,回應了社會迫切需求,凝聚了專家智慧,建立了一流標準,填補了重要領域空白,為行業后續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老年病學-骨科學》一書是國內學者編寫出版的首部有關骨老齡骨科的一部醫學專著,系統介紹老年骨科疾病流行病學的特征及病理表現,臨床癥狀及最新的診療進展,對開展骨科和科研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劉維林會長強調,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近期印發了《健康中國行動2022年工作要點的通知》,總體要求是: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深入推進各項行動有效實施,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實現。在工作要點中,特別強調了要創建100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實施老年健康素養促進項目,開展老年失能預防干預、老年心理關愛、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行動,開展醫養結合示范創建活動;還包括根據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加快相關科技創新項目的啟動與實施,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為抓手,指導各地提升基層慢病醫防融合服務能力,總結制訂糖尿病等中醫特色康復方案等。通知中的工作要點和預期目標,給衛生工作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我國的衛生健康事業,成績巨大,問題突出,空間廣闊,任重道遠。